西南边陲,探秘纯手工“活化石”

来源 :旅游世界·旅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dingtong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千百年来,在相对封闭偏远的西南边陲,有些民间手艺,就像活化石一般恒久不衰。因为祖祖辈辈一代一代的手口相传,他们得以保存下来,并成为民间艺术的朵朵奇葩。
  丹青妙手,捏制两千年的藏族陶艺
  走进云南香格里拉尼西乡汤堆村之前,我只知道尼西的黑陶有些名气,并不知道尼西是藏族黑陶的发源地,更不知道孙诺七林其人。
  汤堆村距离香格里拉35公里,风景如画,去白芒雪山和梅里雪山以及四川德荣采风的摄影人但凡路过此地时都会驻足。按照藏民指引的路线,我找到了孙诺七林家。孙诺七林的大儿子洛桑恩主把我领进家,家里只见一长者和一年轻人席地而坐,正在一方长木板上捏做茶罐,阳光从窗口照射进来,长者便是孙诺七林,年轻人是他的女婿。洛桑恩主说:“爸爸65岁了,他11岁学习做陶,每天都做陶,春夏秋冬,年复一年,至今做陶已有54个年头了”。
  孙诺七林介绍说,尼西黑陶至今仍然使用世代相传的古老工艺制作和烧制而成,从采集陶土到陶品的问世大约需要一个月。黑陶的原料位于两公里外,一种是分布于地表之下的红色黏土,另一种为灰白色的粉状土。调合好的陶土需要不断地捏、锤、敲、打使之成型,最后架起松柴点火烧30分钟左右,再于木渣堆里闷上30分钟,黄褐色的泥土就会魔术般地变成黑色。制成的黑陶通体发亮,耐高温,类似于汉人使用的砂锅,是非常实用的家常器皿。
  黑陶是尼西一带藏族人生活中喜欢的物件。所以以孙诺七林为代表的制陶艺人得以祖祖辈辈靠此为生。据了解,汤堆村180多户人家中就有80多户从事手工黑陶制作。尼西黑陶的手工制陶工艺千百年来一成不变,几把木头工具和几片木板底座,就是他们全部的生产工具。所有的黑陶制品都是用粘土一片片粘成,就算是圆形器皿,也不借助转轮。
  如今的黑陶已不仅仅是藏民们的日常生活用具,它更是藏民族文化的“活化石”。
  走进豆腐人家,“酸水”点出400年温情
  云南石屏制作豆腐已有400多年的历史,逢年过节,石屏人有做豆腐的习俗,豆腐被当作赠送亲朋招待客人的上好礼品。
  闲时,不管男女老少,石屏人喜欢带上家人,邀上亲朋到豆腐摊上小坐。咬一口豆腐,品一口梭椤茶,其中滋味,妙不可言。山里来的彝家汉子,卖掉手里的山货,必定相邀到集贸市场豆腐摊上,一碟豆腐,一杯老白干,就能让一群山里的彝家汉子活得比神仙还快乐。
  石屏豆腐从原料、加工到食用,都是一门考究精致的艺术。其用料,讲究的是使用优质大豆,奇特之处在于使用境内特有的天然井水(俗称“酸水”)作凝固剂,营养丰富而不含任何有害物质。令人叫绝的是,这种“酸水”离开石屏无论如何也点制不出豆腐。曾有人用此“酸水”,请石屏的师傅到外地点制豆腐,但试了无数次都未成功,因此有人戏称石屏豆腐是带不走的石屏专利。
  石屏人吃烤豆腐,那更是一道奇特的景观。不管是县城、乡镇的小集镇,还是嘈杂的集贸市场、街头巷尾,随处可以看到手拿蒲扇用木炭火精心烤制豆腐的街边小吃。俗话说得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石屏人烤豆腐特别讲究,用来烤食的豆腐,要用新鲜豆腐发酵2~3天,再用木炭文火慢慢翻烤,这样烤出来的豆腐皮黄而不焦,豆腐膨胀如馒头,掰开来看,熟透的豆腐气孔如麻,清香四溢,再配上精心调制的佐料,保准让你胃口大开。曾有文人这样写道“眉柳叶,面和气,手摇火扇做经纪,婷婷炕前立。酒一提,酱一碟,馥郁馨香沁心脾,回味涎欲滴。”生动地描述了石屏的街边小吃。
  板蓝根作原料,白族扎染的美丽神话
  扎染是我国古老的一种印染工艺,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掌握了这种艺术,并在织物的印染中广泛应用。到了唐朝,丝绸扎染制品大为盛行,竟成为当时社会上的时髦商品。
  民族扎染主要有白族扎染和彝族扎染。白族扎染的制作方法是人工将白布扎成“梅花”、“八卦图”、“蝴蝶” 等备种花样后,放到染液里冷染10余次,展开后即成蓝底白花图案。花样朴素大方,美观夺目,而且不易褪色。可缝制服装、民族包、窗帘、壁挂等,也是很好的旅游纪念品。
  扎染分为扎花和浸染两个环节。扎花是以缝为主、缝扎结合的手工扎花方法,具有表现范围广泛、刻划细腻、变幻无穷的特点;浸染采用手工反复浸染工艺,形成以花形为中心,变幻玄妙的多层次晕纹,凝重素雅,古朴雅致。
  大理白族地区的扎染原料为纯白布或棉麻混纺白布,染料为苍山上生长的廖蓝、板蓝根、艾蒿等天然植物的蓝靛溶液。工艺过程分设计、上稿、扎缝、浸染、拆线、漂洗、整检等工序。制作时,根据人们喜欢的花样纹式,用线将白布缚着,做成一定襞折的小纹,再浸入染缸里浸染。如此反复,每浸一次色深一层,即“青出于蓝”,浸染到一定承担后,取出晾干,拆去缬结,便出现蓝底白花的图案花纹来。这些图案多以圆点,不规则图形以及其他简单的几何图形组成。
  傣族原生态纯手工造纸技艺,传女不传男
  傣族构皮手工造纸技艺,因取材“构树”而得名,有几百年历史。傣家人称手工纸为“洁沙”,这种纸坚韧洁白、柔软光滑、久存不陈、防腐防蛀。
  手工造纸延续了近千年,如今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继承下来,是迄今为止工艺传承最为完整的手工造纸术,至今仍然使用东汉时期造纸的完整工序,堪称中国古代造纸术的“活化石”。
  手工造纸是件体力活。每一道工序几乎都是靠手工操作,除了打料可以借用一些机器的力量以外,其它只能靠人力了。所以,愿意做这种工作的年轻人很少。当黑色的构树皮经过浸泡、蒸煮、捣浆、抄纸、晾晒之后,终于蜕变为傣族传统的白棉纸,而这个过程中的所有工序都是手工完成的。
  傣族纯手工棉纸的原料为当地产的“构树皮”,傣语称“埋沙”。其生产过程为浸泡、蒸煮、淘浆、抄纸、晾晒5个流程,共11道工序。千百年来,手工造纸技艺只传女不传男,无论是浸泡,蒸煮还是捶打,或是抄纸、砑光,都由女人来做。
  古老的手工瓦窑,再不看就消失了
  “井”字框、大弓、土括……这些老式的器件,随着瓦片、排楼砖一起,慢慢远离人们的视线了。
  曾经,“瓦”做为老房子防雨的建筑材料,延续几千年。“瓦”是以白“瓦”为上乘,青砖白瓦是古代农村建筑的高质量的要求。多少古时的大宅院,“瓦”的流线图形,淡淡的色调,给中国传统古建筑增添了光辉的形象。
  随着社会进步的发展,建筑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建筑的的屋顶防雨多用水泥浇铸所替代,“瓦”的建筑功能渐渐地退缩到部分农村和一些古建筑行业。做为“瓦窑”——这个生产“瓦”的工厂,现在越来越少,农村这种冒着青烟土包型的建筑,逐步在人们的视线中淡出。相信若干年后,大多数人会不知这是何方圣物。
  “瓦”的浇制过程简单,用泥做成“瓦”坯,晒干后放进“瓦窑”燃烧,一个多星期后便出窑。做“瓦”,进窑、出窑是非常苦的力气活,在比较窄小的“瓦窑”里干活,采光是仅靠从窑顶的空中下来的一支光,在拥挤的“瓦窑”时干活,加上炎热的窑里的余温,个个都是汗流浃背,满窑的灰尘,让人喘不过气来。
  现存的瓦窑,主要用来烧制旧式瓦片、排楼砖、清水砖,用于古建筑、寺庙、古厝的修筑,还有些私人买来修砌自家炉灶。
  编辑 刘翠霞
其他文献
在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遍地生长的时代.在人们对传统文化无限留恋的今天,历史遗留的中国古城(镇)自然成为现代人梦想的桃花源。艳遇的丽江、疗伤的凤凰、怀旧的周庄:生活着的西塘
某200MW汽轮发电机组1号、2号轴承经常出现不稳定的低频振动,通过对机组振动及运行工况的分析、试验,发现1号瓦在突发振动时的主频率与高压转子临界转速一致,且与高压调汽门
期刊
【正】流域经济是以自然河流水系为基础,以水资源综合开发为核心的大区域经济。流域经济开放开发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大江大河等流域的发展状况对所在国家、地区的
在热力循环理论中引入了'热流体'.热流体由温度、焓和熵等核心热力学参数来描述,证明了热力循环新函数-工质实际作功能力函数的存在性和回路作功能力原理的正确性,在
期刊
期刊
电动便携式出行工具是伴随现代社会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需求应运而生的产物,主要包括电动滑板车、电动平衡车等,其特点可概括为可充电、便携式。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很受年轻消费者
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惠安女服饰文化源远流长.被视为“中国服饰精华的一部分”。解放初留传至今的一首打油诗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了惠安女传统服装的特征:“封建头.民主肚,节约
与大禹有关的女性有八位,分别出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最早记载禹妻的史书《尚书》中只有涂山氏;在其他较为可靠的史料中,因字义和文化的变化产生了涂山氏妾说和仪狄说;东汉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