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探索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ke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阶段,学前教育工作受到了社会的广泛重视。对于我国大学教育系统而言,学生的素质教育尤为重要,学前教育专业属于我国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结构,同时也是当前阶段的各大院校中较为热门的专业科目。本文主要针对学前教育体系中的钢琴教学展开研究,探讨钢琴审美教育具有的重要性,以此带动高效课堂的发展,促进学生的素质教育水平,总结相关教学经验,为同领域工作者提供合理化发展建议。
  关键词:钢琴教学  学前教育专业  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7-0112-03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而言,钢琴弹奏属于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这一专业的学生自身钢琴弹奏水平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其毕业后就业。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练习手指技能,同时还需要学生不断强化与钢琴相关的技巧和知识,带动学生脑部发育,培养学生形成更加优质的读谱习惯、音种概念和节奏感。在此期间,还需要深化学生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对于钢琴音乐的热爱,产生对钢琴音乐内在美的领悟,最终增强学生的音乐模仿能力、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丰富学生创造美的意识。上述教学内容均属于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弹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同时也是学生在正式步入工作岗位后胜任教学工作岗位就要具备的基本能力。
  一、艺术审美在钢琴教学工作中的实际作用
   (一)充分发挥表演者的演奏技巧
   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使其掌握足够的钢琴演奏技巧,加强其演奏水平,是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方式,同时这也是高校的教学目的所在。在实际教学期间,如果学校仅仅关注学生在音乐感知方面的能力培养,那么钢琴教学内容将会缺少足够的趣味性,无法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所以,加强学生审美能力方面的培养,属于必不可少的学生素质教育环节。从实际角度出发,需要让学生在进行演奏之前,对乐曲作品的所有相关知识进行基本了解,同时还需要对学生的具体演奏过程作出要求,使学生更加关注演奏段落的划分,更加深入的体会不同音乐段落的中心主题和风格,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大幅度提升学生在乐曲方面的審美能力和审美意识。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审美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基础技巧,同时还能够有效带动学生情感的融入,使其自身情感与乐曲演奏相融合,最终在演出演奏过程中展现出带有自身特色的音乐表演效果。
   (二)更加真实的反映钢琴教学成果
   对于钢琴教学工作而言,学生属于学习者,其演奏水平的高低能够充分体现出教师的最终教学成果,是判断教师教学质量的最直观因素。但是,期间存在一个不可否认的问题,如果将教学标准进一步提高,单纯凭借学生的演奏技巧无法达到预期设定标准,想要使学生能够接触钢琴演奏的更高境界,需要学生提高对作品高度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这属于钢琴专业学生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针对审美特质与演奏技巧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不同人会对此产生不同的看法,但是在众多的差异性看法中,会存在一点共同认知,即演奏技巧的提升需要以艺术审美特质为基础,二者在这方面处于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一名足够优秀的钢琴演奏者必须具备优良的审美特质,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够充分展示其自身的高超演奏技巧和演奏能力。
   二、学前教育专业当前阶段的教学现状
   从当前阶段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钢琴教学工作已经在各大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中得以普遍应用。经过几年时间的学习后,大部分的学生都可以掌握一些基本的钢琴演奏技巧,但是,针对学生实践活动期间表现出的情况进行分析,依旧有很多学生存在审美能力方面的缺陷。在学生进行表演的过程中,会明显表现出表演者自身对音乐的理解不足,无法将作品的内涵真正表达出来。不可否认的是,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长期以来的重技能培养、轻审美教育的教学误区所致,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培养在大部分学前教育专业中缺少足够的重视,再加上教师对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的关注度不高,与其他同类型学科的审美教育相比,钢琴审美教育同样需要教学活动得以展现,与学生内在本质和学生教养具有内在关系,属于促进学生在此阶段全方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从学生角度出发,对学前教育专业进行分析,钢琴教学目的并非是培养出更多专业的表演者和演奏者,而在于培养出审美能力与更具音乐底蕴的幼儿教师,因此,大部分学前教育专业设置的钢琴教学课程,并不仅仅需要对学生的实际演奏技能进行训练,同时还需要为学生打下更为深厚的音乐底蕴,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
   三、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审美教育实施策略
   (一)诱发学生对钢琴演奏的兴趣,提升学生审美方面的情趣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当代大学生而言,钢琴教学首先需要发展并培养学生对于钢琴知识的兴趣,当学生有了兴趣之后,才会产生相应的学习动力,才会从此前的被动学习状态发展为主动学习。学生有兴趣的学习效果和无兴趣的学习效果会存在本质差异,在以兴趣为前提的学习基础上,可以充分发挥出学生的潜能,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的提升,在正式的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启迪或者诱导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此之后往往能够取得更为可观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演奏水平也会因此不断得到提高。
   例如:在《春之歌》曲目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鉴或者为学生编造出更加生动的故事,在正式上课前几分钟的时间内,营造更为浓厚的教学氛围,将具体教学内容展现给学生,以此带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保证学生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后续阶段的学习中。在此期间,教师还需要为学生创造更为便利的条件,让学生在课中、课后都可以做到多看、多听与钢琴表演相关的内容,让钢琴一直伴随着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成长。因此,提升学生对钢琴的兴趣,并使学生保持学习钢琴相关知识的习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学校和教师均需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内容,不断加强在这方面的教学强度,保证教学效果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养成学习钢琴相关知识的兴趣。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后,教师可以在教学课堂中通过更加丰富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巩固钢琴相关的知识点,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不仅能够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实际表演能力,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发散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审美情趣和想象能力,取得的教学效果更为瞩目。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氛围影响下,自身能力和审美意识均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进而取得更为广泛的发展空间。    (二)理性和感性教育互相结合,养成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
   对于当代青少年群体而言,其对事物产生认知的过程中,感性一般会居于主导地位,而理性只能排在感性之后。对于学前教育专业而言同样如此,因为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大部分学生学习动力较强,更加愿意探索人生哲理和追求个人兴趣,因此这些学生会对比较抽象的学科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同时自我表现欲望也更加明显。因此,在开展钢琴教学活动期间,教师不仅需要重视学生钢琴技巧和技能的培养,同时还需要为学生的影响提供引导作用,让学生的想象力获得足够的发展空间和发挥机会,让学生可以在想象中感受到钢琴演奏带来的内在美。在此期间,还需要为学生提供引导作用,让学生主动对钢铁音乐艺术进行探索,养成学生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人生价值观念,自此之后,可以形成良好的钢琴学习习惯,并一直保持下去。这些教学条件均会对学生在日后阶段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起到积极的助力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念的同时,教师自身的演奏示范极为关键,由于学生自身接触的知识面较为有限,所以他们对大部分音乐作品的相关内容无法准确掌握和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正式示范演奏前,选用更加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学生进行相关音乐概念的讲解,为其带来更为震撼的画面感,同时还可以运用文学色彩更加丰富的词汇,对音乐作品的真实画面进行模拟,以故事化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可以让学生的全部身心都放在学习中,从教师的讲学中找到自己的心灵所属,进而爱上音乐,课堂教学质量也会因此得到大幅度地提升,同时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也会得到持续的提升。
   优质的教师示范作用可以为学生设定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方向和追求目标,将这部分学生的理性要求转化成具体的声音并得以体现,同时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教师需要不断学习进步,提升自身演奏技巧,全面强化学生的钢琴音乐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需求和审美境界。
   (三)开展时间活动,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和欣赏美的意识
   学生本身的自信心属于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支撑点,从具体内容来说,在面对学生的钢琴演奏时,教师需要一直给予其表扬和肯定的态度,帮助学生构建起足够的自信心,从而找到并提升学生演奏水平和演奏技巧的方法。学习钢琴并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完成的事情,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在这个积累的过程中,钢琴教师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帮助和鼓励,主动发现学生存在的缺点和优点,为学生及时纠正缺点,弥补学生存在的不足,使学生建立起充足的自信心。针对这种教学需求,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多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比赛和演出,为学生提供更多可以展现自身音乐才华的平台,即使大部分学生在初始阶段会在参与比赛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拘束而感到紧张,致使其演奏期间出现各种失误,但是当学生经过多次实践后,能够使其增加足够多的表演经验,渐渐对自己充满信心,在演奏过程中的失误也会越来越少,当学生真正战胜自己之后,学生会对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水平,会通过欣赏他人的钢琴表演找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将此作为发展基础,全方位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和演奏效果。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学生自身的创造能力和发展能力均会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
   (四)学前教育视域下,儿歌伴奏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和艺术修养
   儿歌会一直伴着儿童成长,属于儿童生命阶段的宝贵精神财富。在使用钢琴为儿童歌曲进行伴奏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歌曲表现出的旋律线条,选用一种或者几种比较合适的和声织体与伴奏织体为儿歌进行伴奏,在弹奏过程中,钢琴伴奏者需要对歌曲有更加深刻的分析和理解,做出迅速的反应。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需要保证自身与儿童歌曲之间的直面接触,在众多的歌曲中,形成自己的伴奏经验,这就需要对儿歌进行即兴伴奏,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教师需要为高校学生提供足够多的歌曲风格以及音乐形象,使学生找到更加适合的伴奏肢体和伴奏类型,不可以盲目的选择伴奏和弦,否则会在儿童演唱期间发生音准把握不准的情况,也会影响到儿歌的情感抒发。
   四、结语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专业的火热带动了钢琴教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到这个专业中,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无法做到此前阶段的小班模式教学,无法为几个甚至一个学生提供教学服务,但是此时依旧需要保证最终教学质量,要提高对审美教学工作的重视,能够为日常的钢琴教学工作提供良好的促进作用,在学生的审美水平得到提升后,会对其后续阶段的学习和练习产生积极的带动作用,从而为教学质量的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李虹.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审美教育研究[J].北方音乐,2018(01):153-154.
  [2]叶明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审美教育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27):239-240.
  [3]李天慧,徐勤娜.浅谈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审美教育的途径[J].赤子,2017(15):29.
  [4]叶明月.学前钢琴教育的现状及改进策略分析[J].明日风尚,2019(17):115-116.
  [5]丁宁.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的拓展与延伸[J].大众文艺,2020(07):207-208.
  [6]華瑞.简议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学习措施[J].速读(下旬),2018(12):232.
  [7]邱晓兰.浅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问题及建议[J].科技展望,2017(08):217.
  [8]雷励.关于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研究[J].艺术评鉴,2017(11):130-132.
  [9]孙辰.浅谈钢琴教育在学前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J].黄河之声,2018(02):91.
其他文献
摘要: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舞蹈艺术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舞台表演形式逐渐由传统舞台过渡到多元表演空间,网络舞蹈、快闪舞蹈等形式已经走进人们的视野,极大程度上丰富了当代舞蹈艺术的创作空间。目前汉族民间舞教学中,教师往往习惯于运用“师讲生听、师做生学”的教学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工作的规范性和严谨性,但不利于激发学生参与舞蹈学习的活力,长期的被动学习方式也会限制学生创新应
摘要:我国自古以来就是文化大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艺术歌曲也是历史文化流传下来的珍宝。艺术歌曲本身带有文化气息,所以散发着特有的艺术魅力。我国重视文化的传承,在高校的声乐教学中也重视培养学生们的声乐和艺术音乐修养。为了培养更多的声乐艺术人才,传承艺术歌曲文化,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开始开展艺术歌曲教学。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高校学生的音乐艺术情操,对高校的声乐教学进行了改革,开创
摘要:艺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存在,先前时,人类无法控制自然,便尝试使用图像与自然建立联系,而后经过漫长的发展,艺术逐渐逼真写实,直至写实已无法满足艺术家及观赏者的精神追求,如何创造写实之上的真实,便成为后来艺术的一大核心所在。瑙姆·伽勃说过“图像本身就是现实,除此之外,并无现实”。艺术作为一种形式存在,而这种形式是由人类的情感与想象所创造而来,当简单的形式被赋与人类特殊的精神或情感,形式的本身
摘要:21世纪以来,信息化全面影响着全球经济发展及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近年来,中国手风琴艺术呈多元化态势,人们对手风琴音乐文化的信息需求量与日俱增,推进中国手风琴音乐资源数字化应用,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手风琴音乐文化,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手风琴 音乐资源 数字化 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J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7-0160-03   一、中国音
摘要:中职生钢琴演奏能力培养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及难点问题,本文结合课题研究活动,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方式展开了中职生钢琴演奏能力培养的案例分析,从学生个人的能力欠缺等实际问题出发,对于如何解决学生客体在钢琴学习中的实际问题进行了策略阐述。本文研究认为,中职钢琴教育活动中存在的学生演奏“责任感”缺失的问题,也存在主观缺失、客观缺失两方面的特点,要认真观察、剖析并因材施教
摘要:音乐表现是人类表现自我的方式之一,学生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小抓起。本文通过明确音乐表现能力的内涵,分析小学生音乐表现能力的现状,提出可以通过丰富表现形式、解决重点难点以及保持教学热情等方式培养小学生音乐表现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 音乐表现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J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7-0170-03   恩格斯认为,音乐能表现出生活中最
摘要: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与改革,市场的需求也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影视广告作品也得到了重视,广泛的运用于社会各个行业与发展领域当中。各行各业都希望能通过提升影视广告作品的质量,将自身的产品、服务理念传递给消费者,以此提升销量,实现健康运营发展目标。本文从影视广告作品以及摄影技巧运用的重要价值展开较为深入的探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影视广告摄影构图、影视广告摄影角度、影视广告摄影光线、影视广告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