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予以耳内镜下不同治疗方法的总有效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

来源 :中华养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sbi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  探討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实施不同耳内镜治疗方法所呈现出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对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招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每组44例。两组患者均在耳内镜下实施治疗,实验组采用鼓膜置管方案,对照组采用鼓膜穿刺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实验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中耳积液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实施耳内镜鼓膜置管方案可达到满意的治疗目标,建议临床应用。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踝关节功能;疼痛;临床疗效慢性分泌性中耳炎;耳内镜;鼓膜置管;鼓膜穿刺
  中图分类号:R76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9-0037-02
  在临床上,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作为一种耳科疾病极为常见,以青少年、儿童为多发人群,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正常学习、语言功能发育,该病以传导性耳聋、耳鸣、听力下降等为临床主要症状,治疗必须及时,否则会导致临床症状加重,严重者会发生耳聋(不可逆)[1-2]。耳内镜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应用于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中可获得较好的辅助作用。而在耳内镜下实施哪种治疗方法更为有效,值得思考。本次研究对比了鼓膜置管方案、鼓膜穿刺方案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对比结果如下呈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间招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实验组中,男23例,女21例,年龄8~50岁,均数为(27.45±3.55)岁;病程为4~40个月,均数为(14.80±3.30)个月。对照组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10~51岁,均数为(28.15±3.54)岁;病程为5~38个月,均数为(15.05±3.25)个月。医院伦理委员会对本次研究批准通过,患者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两组病例均接受纯音测听,听示气导下降>40 dB,B型或C型声导抗鼓室图;②通过3个月及以上保守治疗无明显效果的病例;③对鼻咽侧位实施检查,与鼻咽前后径相比,软组织厚度为其67%~70%;④利用纤维鼻咽镜对患者实施检查,堵塞腺样体之后,呈现75%鼻孔,有的患者圆枕部分(咽鼓管)呈现压迫情况。
  排除标准:①合并并发症;②先天性畸形;③先天性严重疾病;④其他类型的中耳炎。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耳内镜实施治疗。
  实验组患者采用鼓膜置管方案,方案具体为:置患者于仰卧位体位,实施常规消毒,开展局部麻醉;利用耳内镜实施辅助,对患者耳膜积液、中耳腔进行仔细观察,实施鼓膜麻醉,15 min麻醉之后,医生对鼓膜切开刀进行利用,作2 mm左右的切口。利用微型吸引器,将鼓室积液彻底清除,针对黏稠状积液,医生将穿刺点作于穿刺点后方。利用地塞米松溶液2.0 mg实施反复冲洗,直到把积液清除。完成冲洗之后,在切口中放置鼓膜通气管(哑铃形硅胶),将切口边缘卡住。在手术之后,利用消毒棉实施封堵,使用抗生素对感染进行预防。对鼓室黏膜、通气、通气管进行仔细观察。告知患者在半年后进行复查,不存在异常情况,将通气管拔出。
  对照组患者采用鼓膜穿刺方案,患者采用仰卧位,实施常规消毒。开展局部麻醉,耳内镜下,对耳膜积液和中耳腔情况进行仔细观察。开展鼓膜麻醉,15 min麻醉之后,医生连接1~2 mL注射器和7号针(短斜面)。鼓膜穿刺于鼓膜前下处,对微型吸引器进行借助,将鼓室积液彻底清除,黏稠状积液处理方法同实验组。封堵采用消毒棉,利用抗生素对感染进行预防。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在半年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本次研究所对比的指标,包括临床疗效、安全性(并发症发生情况,鼓室硬化、穿孔不愈、术后感染)及中耳积液时间。临床疗效判定:通过治疗,临床表现全部消失,恢复正常的听力,CT检查结果呈现正常评价为显效;通过治疗,临床表现改善明显,与治疗前相比,鼓膜内陷情况改善明显,听阈得以改善,趋于正常值评价为有效;通过治疗,临床表现和听阈无变化或恶化评价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总治疗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27%,低于对照组的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中耳积液时间比较
  实验组和对照组中耳积液时间分别为(7.50±0.80)d和(11.50±1.10)d,实验组患者中耳积液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9.507,P<0.05)。   3  討论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必须及时诊疗,以防止病情加重而造成耳聋(不可逆),避免对患者正常学习、工作、生活造成严重影响[3]。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该病一般选择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耳内镜在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对中耳中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可为治疗提供技术支持[4]。其中鼓膜置管和鼓膜穿刺为2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治疗方法,其中鼓膜穿刺法在治疗过程中鼓室直接接触穿刺针头,并予以适量药物,其治疗效果较好,便于操作,创伤性较小。然而,鼓室呈现较多的重要结构,操作者必须充分掌握操作技术,一旦不慎,会导致鼓膜损伤发生,造成鼓膜出血,进而手术风险性、难度和并发症均会增加,影响治疗效果[5]。鼓膜置管法作为另一种治疗方法,在穿刺法基础上进行延伸,借助导管优势,将鼓室积液逐步排除,对所需药物进行注入,该治疗方法可将外界与鼓室内气压接触进行有效缓冲,可防止由于冲击鼓室而导致损伤发生,以便尽早恢复咽鼓管功能[6]。本研究结果中表明,鼓膜置管法获得的总治疗有效率高于鼓膜穿刺法(P<0.05)。可见,鼓膜置管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为理想。鼓膜穿刺法的总并发症发生率18.18%,而鼓膜置管法仅有2.27%,可见,鼓膜置管法的开展安全性更高。姜伟[7]的临床研究中选择100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比较鼓膜置管法和鼓膜穿刺法的治疗效果,从其研究结果中显示,两种方法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00%和74.00%,与本次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共同证实了鼓膜置管法所呈现出的治疗效果更为突出。
  综上所述,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实施耳内镜鼓膜置管方案可达到满意的治疗目标,建议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胡连德.不同方法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比较[J].黑龙江医药,2020,33(4):922-924.
  [2]顾凌澜,纪洋洋,陈晓彩,等.低温等离子鼓膜造孔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20,28(1):17-20.
  [3]叶贝华,傅明.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或穿刺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对比评价[J].中国医药科学,2019,9(1):190-193.
  [4]郑坚.慢性分泌性中耳炎行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或穿刺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21):27-28.
  [5]王涛,徐艳丽,巨霞.对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进行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治疗与穿刺治疗的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19):80-81.
  [6]李洲.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3):44.
  [7]姜伟.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与耳内镜下穿刺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8,25(3):57-59.
其他文献
我国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给个人和社会造成沉重的公共卫生负担。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是过敏性疾病病因诊断的重要手段。目前,临床上主要针对过敏原粗提物的特异性IgE进行检测,而过敏原组分特异性IgE检测却开展甚少。临床医生尤其是非过敏专科医生对过敏原组分特异性IgE检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了解过敏原组分相关种类及临床意义,可提高临床医生对过敏性疾病的诊断水平。过敏原组分检测可以鉴别常见过敏原的主
目的观察差异显示编码3(DD3)启动子调控的携带精子相关抗原9(SPAG9)基因短发夹RNA(shRNA)的新型溶瘤腺病毒(DD3-ZD55-SPAG9)对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LNcap细胞系裸鼠移植瘤的治疗作用。方法构建裸鼠前列腺癌LNCaP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当肿瘤体积为100 mm3随机分成3组,空白对照组(PBS组)、对照病毒组(ZD55-SPAG9组)、病毒组(DD3-ZD55-SPAG9
目的调查北京市餐饮服务单位厨师的诺如病毒隐性感染状况及餐饮服务单位环境中诺如病毒污染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按照方便抽样的原则抽取北京市16个行政区内的餐饮服务单位以及三个大型火车站内部的餐饮服务单位,采集环境标本和厨师的肛拭子或便标本,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标本进行诺如病毒核酸检测,并分析了餐饮服务单位环境中诺如病毒污染情况和人员隐性感染状况。结果共调查650家餐饮服务单位,采集厨师
摘 要: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AVF)患者应用外用四物护瘘酊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重庆市合川区中医院收治的60例血液透析AV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以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干预以基础上应用外用四物护瘘酊。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内瘘成熟时间、内瘘血流量和动静脉内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
目的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肠道门诊就诊的感染性腹泻病例主要肠道病原体分布特征。方法对2016—2019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肠道门诊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进行微生物分离培养鉴定和病原体基因检测,共588例。应用 Vitek 2 Compact 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对培养分离出的菌落进行细菌鉴定;对纯菌落用血清凝集试验进行分型;应用多重荧光定量PCR扩增技术对样本进行基因
目的探讨解剖性联合肺段切除应用在支气管扩张患者外科手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因支气管扩张症接受胸腔镜联合肺段切除的患者资料。手术指征是经高分辨CT(HRCT)诊断为支气管扩张患者,影像学存在手术靶区,同时存在反复感染、咯血或持续咳痰等临床症状且接受内科治疗症状缓解欠佳。资料完整患者113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解剖性联合肺段切除(解剖组,62例)和非解剖性联合肺段切
目的比较再植技术(reimplantation;David Ⅰ)与重塑技术(remodeling;David Ⅱ)两种不同的保留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置换技术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中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9年12月,41例接受保留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置换术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平均年龄(44.63±11.34)岁,男36例,女5例。5例
摘 要:目的 探讨自制便携式简易封闭负压引流装置在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山东能源新汶矿业集团莱芜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49例。研究组给予自制便携式简易封闭负压引流装置干预,参照组给予碘伏纱条填塞引流换药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及不良事件控制情况。结果 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术
摘 要:目的 探讨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经中药熏蒸治疗联合艾灸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青岛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8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两组患者均服用来氟米特,对照组加服白芍总苷胶囊,治疗组加用中药熏蒸联合艾灸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关节肿胀数、关节
摘 要:目的 尿路感染诊断中,应用尿常规干化学法和尿沉渣检查,对两种诊断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研究。方法 选择重庆市涪陵区中医院在2018年10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18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化学组(n=59),沉渣组(n=59),化学组患者通过尿常规干化学法检测,沉渣组患者通过尿沉渣检查法进行检查,以尿液细菌培养法作为检测金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白细胞、红细胞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