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川县茶源茶俗现状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xy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走访陇川县主要产茶地区,与当地有民族特色的茶企、茶人进行沟通与调查。针对陇川县茶叶发展历史、目前茶叶分布情况、具有特色茶企茶人以及陇川县少数民族茶俗有一个大概的呈现。并且对陇川县茶叶发展提出了意见:希望陇川县茶产业能够结合当地特有的民族文化与气候种植条件,有一个新的茶叶市场展望。
  关键词:陇川县;茶企;民族;茶文化
  0 引言
  陇川县是元末明初的麓川故地、傣语称之为“勐宛”,现在的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斯如其名,这里山美水美人美,是一块美丽富饶的土地。陇川县处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带,[1]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宽广,年极端最高气温35.7℃,年极端最低气温-2.9℃,年平均气温18.8℃,历年平均降雨量1600MM,年无霜期292天,温湿的气候十分事宜茶类生长。不仅如此,这里还拥有着全国较为独特的民族风情——这里居住着许多少数民族,[2]他们的节日,婚丧,嫁娶,也与茶叶紧紧联系在一起。
  1 陇川县茶源及发展概况
  1.1 陇川县茶叶发展简史
  陇川县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目前县域内百年以上古茶树仍有零星分布。在海拔1700米以上的王子树梁子、护国梁子、赵家寨梁子、曼面山梁子,分布着野生茶叶,面积约1000余亩。新中国成立后茶叶作为罂粟的替代作物在各级政府和茶叶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关心与支持下,陇川县茶叶种植得到迅速发展。全县茶农涉及五乡四镇的46个村委会和1个国营农场的3个连队。
  1.2 陇川县茶产业发展
  陇川县茶叶品种主要以云南大叶种群体品种为主,占茶園面积的89%,有云抗10号、雪芽100号等无性系良种茶园4890亩,占茶园总面积的11%。有精制茶厂4座,初制茶厂22座,取得QS认证的企业5个,有各类加工机械230多台,年加工能力1600多吨。[3]
  2 陇川县茶人茶企和特色茶文化
  2.1 陇川县特色茶叶企业文化
  陇川县最具特色的茶叶企业主要为王子树梁子的香芝茶厂与纵歌茶厂。王子树梁子位于陇川县东南部山区,最高海拔2095米,年平均气温15℃。辖71个村民小组,是汉族景颇族混居地,其中汉族8084人,景颇族6321人,其他民族145人。香芝茶厂成立于2009年02月05日,由于王子树梁子气候特殊,山势陡峭,常年云雾缭绕。有道是“高山云雾出好茶”。香芝茶厂的标志产品香芝绿茶采用云南优质茶鲜叶精制加工而成,纯天然制品。其特点:清凉甘甜,可口提神、清热泻火、经济实惠、是健身消食之佳品。陇川县纵歌茶厂始建于1998年,占地面积7760㎡,厂房2850㎡,年生产加工销售各类茶叶1000余吨,主要产品有青毛茶、炒青茶、烘青茶、普洱茶、竹筒茶、竹杯、野生苦藤茶等56个纵歌系列,其产品还在省内外荣获许多大奖。纵歌茶厂取名来自于当地特有的少数民族的节日——景颇族的目瑙纵歌节,意思就是大家一起来跳舞。不仅如此,纵歌茶厂的商标,也是由景颇族的图腾所构成,可见茶叶企业文化与民族文化在当地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融合度。
  2.2 陇川县茶人代表
  在实地考察中,笔者采访了当地一位老茶人,纵歌茶厂老师傅韩立庄。韩立庄,土生土长的陇川曼面山梁子人,中学就读于陇川县景罕镇中学,后来又到了德宏州里进修。1982年的韩立庄,在家庭联产承包中开始接触茶叶。1986年,韩立庄当上了陇川县农业局的茶叶辅导员,运用自己所领悟与借鉴的经验,带领陇川县的茶农们将茶叶的种植与加工技术一步又一步提高。1998年,韩立庄创办了陇川县纵歌茶厂,主要从事茶叶收购、加工、销售具有景颇族特色的茶叶系列。
  2.3 陇川县特色茶文化
  (1)陇川县少数民族茶俗茶文化。陇川县少数民族有:傣族、景颇族、德昂族、傈僳族、阿昌族。陇川县的大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地,都有着古茶树的分布。当地少数民族从古代便将茶叶当作一种食物、药物。其中傣族、景颇族、德昂族还将茶叶当作神圣的使者。由于各个民族文化风俗不同,茶文化在不同少数民族中的表现也不同。傣族信奉佛教,对佛教的佛理有着很大的崇拜。佛教僧人将茶叶作为修身养性,透彻心灵的一种饮品。傣族人民也坚信这一点,他们许多人虽然不亲自出家当和尚,但是会次吃饭时,泡一杯绿茶冲入饭中,用茶叶拌饭,来达到佛家的顿悟。景颇族是大山的儿女,他们将大山自然当作神灵一样看待,将大自然的万物都看作神的恩惠一般,茶叶也不例外。景颇族将茶叶当作一种很重要的食材,并进行揉捻、腌制,这就是景颇族的腌茶。德昂族也同样将茶叶当作大自然的馈赠,德昂族将茶叶用特殊方法埋于地下一年左右进行腌制,来制作一种名为酸茶的饮品,[4]其茶取材于古老的大叶种茶树,风味独特,酸涩回甜,汤色金黄透亮。
  (2)陇川县大众茶俗茶文化。陇川县是个多民族混居地,有许多的茶俗茶文化都是每个民族共通的。在当地人相亲时,为了象征喜结连理后能够年年过着幸福的日子,男方去女方家提亲时,必须将茶叶包成一对,陪着其他礼信送到女方家里,来获取女方父母的肯定。在陇川县,茶不仅代表这尊敬与祝福,还代表这怀念之情。人们坚信腊月间是逝去亲人亡魂回归的日子,在腊月间里,人们会迎接和归送亲人的亡魂。迎接那天,当地人会泡上一杯绿茶,来为亡人们接风洗尘。待腊月中下旬,人们一样会再泡一杯绿茶泼洒在家门口,来为亡人送行。当地人认为茶是对亡人怀念的一种引物与寄托,坚信通过茶叶,就能联系起阴阳相隔的感情。在当地的葬礼中,人死后前三天不准下葬,需放入棺木中,再将棺木放在主客厅里供奉。供奉的三天里,无论死去的亲人生前是否喜欢喝茶,每天都必须泡一杯热茶于棺木前,来表示对亲人的怀念。所以,茶在当地的红白两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入冬时节,由于陇川县地理气候原因,气温大多保持在10℃以上。依靠着这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每年刚进入冬天,陇川县的茶树往往还能伴随着霜雾而长出新的芽头,这在全国都是十分罕见的现象。由于风霜的缘故,这些芽头比一般春芽要黄,茶农们常常会将这些泛黄的芽头采下来制成绿茶。这种绿茶冲泡出来的味道要比一般的绿茶茶香更加浓烈,口感更加醇厚回干。陇川县特殊的地理气候所造就的这种茶叶,茶农们一般不销售,都是作为过年时招待宾客的上品。
  3 结语
  陇川县的茶文化,由于少数民族茶俗、人文气息、地理条件三大因素,在全国来看,都是独树一帜的存在,当地人早已将茶叶看作一种传递感情、表达内心的圣物。本文浅析了陇川县的茶源茶俗,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更多人了解陇川县的茶文化特色,重视这些地理资源与少数民族茶文化资源,并且可以带动陇川县茶产业的发展,让这些茶文化得以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 杨俊华,闫信会,唐李军,罗有卫.德宏州气候条件与小麦生产[J].云南农业科技,2008(S3).
  [2] 王倩,周玲,王元元,彭磊.德宏州民族茶俗现状及发展探索[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3,7(S1):53-56.
  [3] 许双强,赖新朝.浅谈陇川县茶叶机械化采收及配套技术措施[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2).
  [4] 李昶罕,秦莹.德昂族酸茶的科技人类学考察[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5(01).
其他文献
对地铁隧道防排水型式进行合理的评价及选择,是减少运营期间隧道渗漏水的有效途径。以往对隧道防排水型式的选择基本上都是采用隧道涌水量这一单一因素进行评价和分析,尚缺乏对
目的探讨氟西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抑郁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COPD合并抑郁的患者50例,在常规使用COPD稳定期维持量药物的基础上加用氟西汀,在
当前社会,艺术设计行业成为新兴行业,让很多设计人才在艺术设计岗位上大展宏图,但是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也有新要求。面对如今独立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单一
为研究锚杆在漂卵石隧道中的支护效果,文章依托西藏某漂卵石隧道工程对锚杆进行了打入试验与拉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原设计φ25锚杆平均打入深度只有1.50 m,为设计长度的42.
目的对乳腺癌患者采用腹直肌肌皮瓣、背阔肌皮瓣保留乳房外形手术治疗,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于本院行保乳手术的56例早
目的探讨MMP-9基因(-1562C/T)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我国河南省汉族人群糖尿病性白内障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对58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病例组)和56例健康人群(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
目的探讨X线、CT检查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输尿管结石的影像特征。结果 X线平片为黄豆或米粒样致密影,位于输尿管走行部位,长轴与输尿管走行大致平行。CT还
文章在分析温度对于岩石的影响以及在温度场作用下岩石内应力分布情况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加热实验装置实现温度-应力耦合作用下盘形滚刀的破岩效果研究,其中加热装置设计、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