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语感训练于品读美文中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geng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
  《山茶花》是鄂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组的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全文用浓重的抒情笔法描绘山茶花的美、娇、艳,并使人感悟到其神韵,即“山茶花骨朵有股特别的劲儿”。进而使学生联想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哲理,引发学生更多更深的思考。在读文过程中品位文章的精美文词,在学完后有所启示是这节课的目标所在。
  [设计理念]
  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语感是一种经验色彩很浓的能力,涉及学习经验、生活经验、心理经验、情感经验,包含理解能力、判断能力、联想能力等诸多因素。
  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贯穿于教学始终。读的要求逐渐提高,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形,能在头脑中唤起语言描绘的形象;读出情,能感受语言文字蕴含的情感;读出神,能体会语言文字包含的寓意、精髓和言外之意。
  [教学过程]
  片段一:
  师:山茶花是云南省昆明市市花,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品种多,花期长,花很美,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山茶花。
  师:(复述课文1,2段,PPT出示三组图片)(音乐起)你见过山茶花吗?真是美极了。白的、红的、紫的、墨色的、粉红的……一株树上有好多种颜色,一朵花它甚至颜色也不同,那真叫——(师停顿)
  生:绝!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听了我的介绍,你最想做什么?
  生:我们想了解更多,想走近它,想站在花丛中仔细地欣赏它。
  [片段设计意图]入境——培養学生的语感。欲读《山茶花》先识花,让学生从美丽的图片生出亲近感,学生立刻进入学习情境,以良好的心境体验文章的情感,引发学生的认知情感,唤起学生的愉悦情绪。
  片段二:
  师:课文介绍了哪几种颜色的山茶花?你最喜欢哪种颜色的山茶花?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
  生1:我喜欢白色的山茶花。我觉得它很美,像高山飞瀑溅起的水花一样。
  生2:从“那是怎样的白啊!”可看出山茶花的白与众不同,白得不一般。
  生3:我也喜欢白色的山茶花,因为他像水花晶莹,晶莹就是光亮而透明,说明山茶花不仅白,而且白得发亮,白得透明,仿佛有生命般,散发出生命的鲜活光彩。
  生4:我也喜欢。从“溅”字可以体会出,溅是指液体受到冲击向外射出。我想溅出的水花一定很生动,很吸引人。
  生5:从高山飞瀑可想象出水很纯洁,因为那是没有污染的山上的雪水融化而成的,可想象白色的山茶花白得纯洁。
  师:想象太丰富了!说得真好!你们见过瀑布冲击起的水花吗?(课件看高山飞瀑溅出的水花和白色的山茶花,学生发出“啊”的惊叹声。)是啊,这高山飞瀑溅出的水花多么光亮而透明,我们的山茶花就好比这水花般晶莹透亮,多美呀!让我们静静地欣赏一下,美美地读一读吧。
  [片段设计意图]感悟——生成学生的语感。充分利用学生生活、学习中已有的情感,使他们提高迁移运用能力,推动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品赏,在品赏中使自己的情感发展升华。初读课文,通过各种朗读方式诱发情智,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在寻找作者对山茶喜爱的句子中感知内容,并初步把些内容分类,在感知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
  片段三:
  生:我喜欢墨茶。这里把墨茶比喻成一汪碧绿的清潭。我夏天喜欢看碧绿的荷叶,一阵风吹来,荷叶摇摇摆摆,可美了,我想要是有一池水是碧绿的,我一定跳下去游泳。
  生:墨茶像一池碧绿的水,是多么美,多么诱人!
  生:清潭不仅碧绿,而且很清澈,还很深。一阵微风吹来,水面荡起一层层波纹。太阳一照,又闪着阳光,感觉有点耀眼,就像一群活泼的孩子,不停地动。
  师:(课件出示清潭,学生欣赏。轻音乐响起。)同学们,请闭眼想象一下,清澈碧绿的潭水泛着活泼可爱的波纹,灿烂的阳光照射在水面上,水面波光粼粼。那墨茶绽放着一层又一层绿色的花瓣,微风吹来,轻轻颤动,不正像那清潭荡起美丽的波纹吗?多美的花呀!喜欢吗?
  生:(齐答)喜欢!
  师:谁来读一读,把你的喜爱读出来。(一生读,声音不是很响亮)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墨茶在阳光下,对我们微笑。
  [片段设计意图]运用图画、音乐等教学手段使整堂课洋溢着美育气氛,使学生在接受语文教学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在音乐中品读,在品读中感悟,在近乎游戏的活动中理解,既有趣又有效。
  片段四:
  师:大家的掌声是送给你的。因为你是一个不肯放弃,追求完美,坚持不懈的花骨朵。你那坚韧不拔的精神真让我佩服!花骨朵呀,花骨朵呀,你下了那么大功夫,花了那么多力气,开出的花怎能不美呢?
  (课件出示:下了那么大功夫,花了那么多力气,开出的花怎能不美呢?)
  师:这句话有一个问号,我可把它换成句号,意思还一样!下了那么大功夫,花了那么多力气,开出的花一定很美。谁能像老师这样换一下呢?
  生:下了那么大功夫,花了那么多力气,开出的花肯定很美。
  生:下了那么大功夫,花了那么多力气,开出的花绝对很美。
  生:下了那么大功夫,花了那么多力气,开出的花当然很美。
  [片段设计意图]趁势扩展,通过给反问句变换说法的方式,巩固反问句作用的应用。在语文教学中,可设计专门的语言训练时空发展学生的语文技能。
其他文献
纵观报纸功能演进历程,一部报业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新闻报道边界不断拓展、报纸内容不断丰富的历史。研究报纸功能演进脉络,认清报纸功能演进的基本路向,把握拓展新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工作者也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小学语文作为一个基础课程,一方面为学生们以后学习语文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对培养学生从小
2009年中秋节前夕,上早班的萧冬冬想回临漳县老家过节,于是提前办理了休息手续,准备下班后就赶车回家。在全班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当班顺利完成了工作任务。归心似箭的萧冬冬一
《礼器碑》全称《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又称《修孔子庙礼器表》等,碑高170厘米,宽78.5厘米,无额。碑阳隶书16行,每行36字;碑阴3列,每列17行。碑右侧4列,每列4行;碑左侧3
五年前,我被分配到大同煤矿集团大斗沟煤业公司当了一名工人。一年后,我结婚成家了,妻子不但温柔体贴,又给我生了一对龙凤胎,儿子活泼好动,女儿天真烂漫。每逢节假日,我们拉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生和孕育中成长起来的独具特色的中国式摔跤运动,它不仅具有悠久历史、丰富文化底蕴,而且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和斗争实践中逐渐积
本文通过分析小学语文语感的培养现状,提出语感形成的本质是刺激与反应不断强化的结果;语感与思维的关系密不可分;语感是随认知能力的提高,通过不断地言语实践而逐步发展的,具有发
小陈曾经是一个身体强健的壮小伙。依靠良好的身体素质和高超的技术本领,他曾经在某煤矿从事巷道掘进及维修工作,担任班长一职。因工作干得不错,收入也不菲,一家人其乐融融,
对Φ38 mm管径下三种不同管排纵向间距的H型鳍片管束气侧的传热与阻力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考虑管排纵向间距变化的H型鳍片管束的传热准则数及阻力系数关联式,并将试验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现代教育理论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中,引起了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尤其是教学手段的巨大变革。网络技术因其具有资源共享性、多媒体性和交互性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