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系统信息采集存在边界吗?——二代征信系统上线

来源 :新潮电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c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上最严征信、影响超10亿人……从央行发布二代征信系统起。市场就对其保持了极高关注度。从房贷、车贷的影响到催交水电费的疑惑。正式上线的二代征信系统成为与大众息息相关的存在。
  “史上最严”征信系统上线
  有多少人已经拿到了自己全新的征信报告呢?央行征信中心于2020年1月17日启动二代征信系统切换上线工作。2020年1月19日起,征信中心面向社会公众和金融机构提供二代格式信用报告查询服务。
  从2019年年初开始,关于二代征信系统的消息就不绝于耳,对应的新版信用报告也会包含更全面的信息,包括共同借款人、分期贷款、个人为企业担保、逾期后还款等。
  二代征信系统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原因不仅是丰富了个人和企业的信息采集项目,而且“假离婚”买房、炒房在二代征信系统下再也行不通了,加上分期金额全显示、车贷、装修贷影响征信以及延长到五年的征信记录时间。都让不少人感到紧张。随着越来越多人打印出自己最新征信系统报告。这份“史上最严征信”也逐渐露出真身。
  信息量变大的二代征信报告
  两代征信系统的变化通常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明确信息采集更丰富的前提下二代征信报告篇幅从10页变成17页。除了展示的信息;明显增加外二代格式信用报告展示版面更加明确清晰直观展示个人“5年还款记录”,个人信息增加展示“个人为企业提供担保”、“就业状况”、“国籍”、“联系电话”等:企业信息增加展示“上级机构”、“企业规模”、“所属行业”等、
  为更加全面精准反映信息主体信用状况二代格式信用报告根据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管理需求,积极探索新增了相关数据项格式,主要包括:个人增加“共同借款”、“循环贷款”、“信用卡大额专项分期”、“授信协议信息”等信息:企业增加“循环透支”、“企业为个人提供担保”、“逾期总额、本金和月数等逾期指标”等信息。
  按照二代征信系统功能分步实施的工作部署士述新增数据项有待于下一步二代格式数据报送功能上线后,金融机构开始按照二代格式报送数据时才会展示。
  查询办法并不新鲜
  在这个相亲都要看征信的年代二代征信报告一上线。恐怕就有不少入在朋友圈里晒自己的报告了二代征信系统查询的办法其实和以前差不多,自助查询机查询、柜台查询和网上查询,其中前两种为线下查询。后一种则相对方便一些。
  打开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方网站(http://www.pbccrc.org.cn),在客户服务板块、点击进入“全国各征信分中心及查询点联系方式”。征信中心公布了全国各征信分中心的相关信息。点击分中心名称后的红字“详细”,即可看到所有的具体查询网点。
  线上查询的话则可访问网址(https://ipcrs.pbccrc.org.cn),注册登陆后可点击左侧“信息服务”一栏,首先选择申请信用信息、然后选择一种验证方式,再选择要查询的信用信息。根据指示进行操作即可、操作完成提交后。如通过身份验证,会以短信形式将验证码发送至预留手机,24小时后便可再次登陆获取结果、
  要注意的是,个人通过互联网查询自身信用报告免费。通过柜台查询,每年前2次免费,自第3次起每次收费10元。
  五年还款记录重点并非时长
  二代格式个人信用报告设计展示最近“5年(60个月)还款记录(包括还款状态、逾期金额)”。这让不少人感到紧张,毕竟时间越长,越难保证自己在信用上一点差错都不犯。可实际上于2006年正式运行的一代征信系统,通过采集、整理、保存、加工企业和个人的基本信息、信贷信息和反映其信用状况的其他信息,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加快解决金融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实际上。一代格式个人信用报告也展示了5年还款记录,只是展示方式略有差异。
  从信息量来看二格式个人信用报告展示“5年还款记录”是基于一代格式信用报告中的“最近24个月还款记录”和“最近5年内逾期记录”内容,增加了最近2年的逾期金额,比一代格式信用报告更加全面展示个人按期还款信息,更为全面准确反映个人信用状况、
  实际上,一代征信系统中,如果有了严重逾期行为或许可以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方法,只要能够凑到钱将账户欠款还清再将账户注销掉,就可以得到一份“干净”的征信报告。但现在显然行不通了。
  让人疑惑的“共同借款”信息
  在二代征信系统中,“共同借款”让不少人表示看不懂、实际上,“共同借款”是指一笔贷款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借款人共同承担连带偿还责任的借款、“共同借款”信息反映每个借款人的客观负债情况和屨约情况,是金融机构评估每个借款人信用风险的必要信息。
  征信中心有关负责人称,征信中心在二代格式信用报告中设计展示“共同借款”信息,是为了更为全面反映企业和个人信用状况。
  实际上,1月19曰上线的二代格式信用报告中尚未展示个人“共同借款”信息。待下一步金融机构开始采用二代格式报送数据后,这类信息才开始展示、
  根据国际征信实践。共同借款信息会同时展示在每个借款人的信用報告中,金融机构评估借款人信用风险会充分考虑共同借款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八十七条规定:“负有连带义务的每个债务人,都负有清偿全部债务的义务”。
  引发讨论的水电话费等公用事业缴费信息
  目前二代征信系统尚未采集个人水费、电费缴费信息,仅在二代格式信用报告中设计预留了展示格式。
  二代征信系统将继承展示一代征信系统中已采集的个人电信正常缴费和欠费信息。对于个人电信信息,征信中心一直坚持“稳妥、谨慎”原则,在严把数据质量关的前提下进行采集。
  根据国际征信业发展趋势和实践,“先消费后付款”的公用事业缴费信息。能够反映借款人的偿还意愿,有助于帮助缺乏信贷记录的信息主体获得融资、对没有信贷记录的人群。在征得其本人同意的前提下。采集“先消费后付款”的公用事业缴费信息。有助于帮助其建立信用记录。促进其获得信贷。   相对于借款还款、买车买房等信息,水电话费等公用事业缴费信息的采集让不少用户感到焦虑,毕竟这已经涉及到个人部分隐私问题。采集用途或许是好的。可一旦个人隐私以数据的形式上传。安全性终归是人们担心的问题。
  难以避免的隐私问题
  征信的准确性需要丰富的数据支撑,可大量数据采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居民不愿公开的隐私问题。对于这样的担忧,征信中心相关人员表示,未来,在采集个人水费、电费等公用事业缴费信息时,征信中心将与相关数据源单位协商。并将严格落实《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三条“采集个人信息应当经信息主体本人同意。未经本人同意不得采集”规定。在数据源单位取得信息主体授权同意,并确保数据质量和安全后,才会进行采集和展示。
  从最本质层面来说,个人征信系统。只应该采纳由金融借贷所产生的数据。而缴纳水费、电费等等,更多还是属于一种消费关系下的购买行为,这严格说来与“金融信用”是没有直接关系的。就算是一个拖欠水电费的人。并不必然意味着其有更大的信贷违约风险。
  当我们开始关注人们生活行为同金融借贷关系的时候。个人信息数据采集的必要性,该数据在征信系统综合评分中所占比重,恐怕需要慎重再慎重。
  信息采集不应一刀切
  个人行为数据信息是多样化的,大量行为其实同金融借贷并没有直接联系、随地吐痰、地铁吃东西、赡养老人无偿献血等等个人行为信息如果都纳入征信的话,其数据采样的多样新和广泛性或能得到保障,可金融借贷的专业性和公平性却可能失衡。
  二代征信系统正式上线,作为一项基础性的公共产品。其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理论上。但凡有个人经济行为便会生成征信报告,但凡提供信用户品就必须要参照征信报告、相较于一代征信报告,二代征信报告在信息的覆盖范卧采集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巨大进步。
  而在其强悍实力之外。我们更应该认可的,还是其整个制度设计过程中对于“数据采集边界”的严格遵守。“有所为有所不为”专注核心使命。这正是二代征信系统专业主义的体现。
  有效数据构筑信息采集边际
  金融借贷是个人征信系统推出的主要方向和用途,其评定系统的出现。很多时候是作为参考信息供金融机构放贷使用,相对于大而全的信息采集,有效数据采集与分析。才是征信系统的核心。
  实际上,即使是金融借贷APP。对于其信息采集的边际都有明确规定。去年讨论指定的(信息安全技术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收集个人信息基本规范(草案))明确指出。金融借贷是为用户提供从金融机构进行个人消费贷款服务。包括授信。借款、还款与交易记录等功能。这里的金融机构是指有放贷资质的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小贷公司等在网络上提供借贷服务的机构、
  对于金融借贷类的最小必要信息包括网络日志、手机号码、身份证件信息(姓各身份证件种类、身份证件号码、身份证件有效期限、身份证件复印件或影印件)、偿付能力、贷款用途。仅用于对借贷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评估,确定授信额度的。以及个人征信信息在用户授权查询的情况下,可收集个人信用信息(中国人民银行个人信用报告、第三方个人信用评分)。
  好在此次二代征信系统以“严守边界”“自我克制”的姿态,给出了最有力的回应。与个人私生活、个体素质道德等等有关的信息。一律没有纳入二代征信,这对于一些动辄叫嚣“XX纳入征信”的土政策,势必是一次有力的纠偏和提醒。
  个人基本信息不等同子信用信息
  强调有效信息的原因在于(征信业管理条例)中对于“信用信息”这一概念没有进行进一步的界定,需要借助其他的法规来判断“信用信息”可能的外廷范围。
  综合参考《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信用基本术语(GB/T 22u7—2018)》等相关文件中对“信用”或“信用信息”的定义。可以发现“个人基本信息”不应被认定为信用信息。虽然在(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将个人基本信息(即姓各证件号、银行卡号、手机号)同样界定为“信用信息”的一个子项。但从此类信息的实际价值来看。基本信息对于判断信息主体的信用。情况并不能起到任何直接的作用(反欺诈虽然是信贷风控中的重要环节,但其本身只是核实主体身份的过程,而非判断主体信用的过程)。因此我们认为将个人基本信息归人“信用信息”的范畴是有待商榷的。
  当海量个人信息以数据形式出现在网络时。各种信息安全方面的担忧也就随之而来,而二代征信系统,对于这方面同样有周全的应对措施。
  重视信息安全的二代征信系统
  近年来、个人征信信息成为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围猎的目标、为此央行征信中心加强个人征信信息权益保护,加强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基本杜绝了不法分子在其他接入机构盗用商业银行个人征信系统用户查询、泄露征信报告的可能。
  二代征信系统本身对信息采集边际有清醒认识的同时,而在个人信息安全保护上,其也有相对完善的系统二代征信系统主要通过以下五点保护信息安全、维护信息主体权益——
  一是加强用户管理,采用数字证书。实现用户登录双因素认证。为查询用户发放UsB Key证书,实现机构查询身份强认证:二是加强用户访问控制,支持绑定登最终端。提高用户身份验证强度。强化信息安全监测;三是强化数据传输和存储安全防护。保障数据采集和对外服务各环节流转安全:四是强化异常查询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查询行为:五是优化企业和个人异议处理流程,提高异议处理自动化程度和处理效率。
  央行提醒不要过度负债
  征信系统的建立使得社会上出现了一系列基于信用的“奖优罚劣”机制,信用价值凸显。对于信用记录良好者,各类行为成本颇低。而记录不良者,除了申请贷款和信用卡受到阻碍,还有可能被影响其消费、出行方式、子女教育,甚至面临着法律诉讼的风险。
  央行特别提醒二代格式信用報告进一步丰富于个人和企业的信用信息。信息更新效率提高。更为全面、及时地反映了个人和企业的信用状况,因此建议个人和企业及时关注自身信用状况变化,切勿过度负债。按时足额还款,维护良好信用记录。
  写在最后:
  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
  一代征信系统于2006年正式运行。通过采集、整理、保存、加工企业和个人的基本信息、信贷信息和反映其信用状况的其他信息,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加快解决金融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促进金融交易、降低金融风险、帮助公众节约融资成本创造融资机会、提升社会信用意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增加征信有效供给、提升征信服务水平提出了新要求。金融科技的发展也为进一步提升征信系统服务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撑、为更好地满足金融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征信需求。适应金融科技发展趋势,征信中心适时启动二代征信系统建设工作,对征信系统进行优化升级。经过各方不懈努力,目前二代征信系统已经具备切换上线条件。
其他文献
疫情突如其来,一时间百业凋零,航运旅游停滞、餐饮车市关停、传统的线下教育濒临绝地。与此同时,线上迎来了一波前所未有的机会,并非所有企业都做好了准备,不过字节跳动似乎是个例外。节前疫情围困之下,字节跳动先是趁着院线遭受冲击,出手6.3亿买下欢喜传媒跟徐峥合作的影片《囧妈》,染指院线电影:而后同步在头条、抖音、火山等旗下产品上线疫情频道,展开防疫专项行动:根据疫情发展的情形条件,相继进入在线办公企业云
改革开放后,我国各类创业型人才推动了经济的第一轮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许多创业就业的人才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随着茶市场的繁荣以及我国就业创业人才的各类门槛限制
借着Find X2系列的发布。我们聊聊事关OPPO的“野心”。以及“高端之路”的全局战略。这几年的市场疲软态势对于每个行业参与者而言。都是体会深刻。2019年的所谓5G元年并没有如约而至,其中的原因很多,不必多谈。但如今的2020年。手机市场已经耽搁不起了。无论是主观消费需求还是全球经济态势都没有足够强劲的复苏理由,除了5G。但5G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营销概念。更不会毫无差别地助力任何行业参与者——机
玉米中心联合国内7家骨干种子企业成立了"京科968玉米新品种研发联合体",成功将京科968推广成为我国年种植面积超过133.3万hm^2的三大玉米主导品种之一,累计推广种植超亿亩。
工程师点评  作为KBC R300这样一款应对主流市场激烈竞争的产品来说,舍奔过多的花哨设计才能让人以较低的门槛体验到机械键盘本原的手感。虽然在设计上有些低调,但在与手指接触的地方,还是看得出厂商的用心之处。这款悬浮式键盘无需过多的设置,上手即用,无论打字还是游戏均有不错的体验。  DETAILS参数表  适用场景:游戏  连接方式:有线  键位:104键  轴体类型:黑、青、红、茶、银  重量:
介绍了一种毫米波小型化接收/发射前端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其具有输出功率大, 调相精度高, 开关迅速, 体积小, 重量轻等特点, 在雷达、通讯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