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咸水层水-热-盐耦合模型及其储能利用研究

来源 :可再生能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scu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地下水水热运移的基本原理,针对地下咸水层储能系统中地下水密度及粘滞性系数变化显著的特点.建立地下咸水层水-热-盐耦合储能模型。应用校正后的数学模型,对天津滨海某地下咸水层储能系统未来5a的地下水动力场和温度场的变化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地下咸水层水文地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渗透系数随地下咸水层温度和浓度的增减而增减;在夏季储热期,地下水渗透流速随地下温度的上升呈逐渐上升趋势;在冬季储冷期,地下水渗透流速随地下水温度的下降呈逐渐下降趋势,从而影响地下咸水层温度场的变化,在第5年供冷期末,3^#抽水井水温
其他文献
通过测定产气量、发酵后料液的pH值及辅酶F420的浓度、TS和VS的降解率来评价金属离子及表面活性剂对秸秆发酵产沼气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00μmol/LMg2+或Co2+对产沼气有促进
选用比表面积基本一致而表面电荷不同的树脂作为吸附剂,研究了树脂对沼气发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吸附剂对沼气产气量影响排序为强酸性树脂〉强碱性树脂〉活性炭〉弱酸
采用生物油模型化合物可以简化因生物油成分复杂而给加氢研究带来的困难。配制合理的生物油模型化合物.采用2种固体催化剂CoMo/TiO2和NiMoTiO2,研究了加氢温度(100-300℃)、氢气压
采用低温热管技术有效利用地热,可解决输送低温流体埋地管道周围土壤的冻胀问题。对冻土层的温度场进行理论分析,并开展初步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计算,模拟结果与试验值基本一
利用中尺度MM5气象模式系统,对大连及其近海地区风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高分辨率数值模拟.定性及定量地得到了该地区10m高度处的年平均风速等直线图、年有效风能小时数等值线图、
利用太阳能辅以低谷电加热,采用两个储热罐进行交替轮流集热、供热。当正常集热或低温预热时,两个储热罐的水温低者优先集热循环运行;若两储热罐水温相同,则设定储热罐优先集热循
采用直流碳弧法制备了平均粒径为25 nm的碳包铜纳米颗粒,该颗粒适合用作直接吸收式太阳能集热器的循环工质——碳包铜纳米流体。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等分析手段,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