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语文教学应用中的利与弊

来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fuh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与教学改革的实施,多媒体教学给大学语文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一场冲击性革命。它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为教学改革注入了活力,对提高教学质量有显著成效。但多媒体教学并非万能,它需要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进行优势互补,才能将其优势更好地发挥出来。本文将就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语文教学应用中的优劣势进行分析,总结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教学服务。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大学语文利与弊
  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对作品的赏析,培养学生文学审美情趣,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多媒体教学手段相比传统的教学手段,更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这一教学目的。但在实际大学语文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往往会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手段而忽略传统教学手段的运用,未能更好将两者的优势发挥出来。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真正实现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互补。
  1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1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在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总是凭借一支粉笔、一张嘴上完一堂课。由于受一定教学手段的限制,教师这种“一张嘴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易出现学生走神、打瞌睡、看课外书等诸多问题。而多媒体教学能提供图文声像,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逐渐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比如讲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文时,如果只通过教师口头表述或是文字描述可能相对比较抽象,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精美的画面再现江潮浩荡、明月当空的月景,再配上古筝名曲《春江花月夜》,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氛围,感受音乐带来的感染力,透过听觉感受作者的心理体验,接着配上专业朗读的音频文件,让学生更好地领悟作者在诗中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而这是传统语文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
  1.2 扩充学生知识量,提高教学效率。大学语文的教学不再像中学语文教学一样侧重对学生语言表达与运用能力的培养,而是更强调作品的审美本质,侧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品格道德素质。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授的知识量有限,加之教师一定程度上在板书上耗时太多,教学进度必然会受到影响。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不仅节省了板书的书写时间,而且字迹更加标准规范。同时还可以通过插入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扩充课堂的知识量,拓展学生知识视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在教授白居易的《长恨歌》一文时计划安排4课时,先利用两课时让学生全面客观地了解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故事始末。在背景介绍时,可搜集多方面的诗文、史实、图片再现历史背景,再配上《百家讲坛之贵妃之死》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更客观了解一个真实历史背景下的李杨爱情。在学生掌握了历史背景的基础上,后两课时先放一段名家朗诵的配乐音频,让学生感受这段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的感染力,再结合课文一步步分析课文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感受千古名篇留给我们的艺术魅力。
  1.3 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学语文教材的文学作品的占有量较大,特别是古典文学作品较多,这些文学作品文质优美,具有很强鉴赏性。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所教授的知识面以及营造作品的意境上相对受一定程度上的限制,而多媒体的运用可将图文声像综合直观地展现出来,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心理等多种感官,让学生产生较为直接的心理体验,产生联想和想象,从而直观体味作品意境,领悟作品内涵。比如学习相关作品时,听一段徐志摩《偶然》的诗朗诵来扩展联想,看一段《百家讲坛之于丹论语心得》来感受名家对《论语》的品味,插入几段《红楼梦》的视频片断来对应原著人物的性格的塑造等等,都极易将学生带入课文所创设的情境之中,拓展学生独立自主的思维能力。
  2 多媒体教学的局限性
  2.1 课件制作难度大,投入精力多,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要制作一个优秀的大学语文教学课件,需要很高的技术含量。例如对声音、图形、视频、动画的技术处理,这就要求教师至少能够较熟练地掌握三四种应用软件。同时课件设计既要有美感,又要符合课文风格。这对于一个大学语文教师来说,制作出高质量课件比传统的教案的写作更耗时耗力且有一定难度。而网络上下载的课件质量良莠不齐,老师往往会陷入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境地。在课件的制作上,难以做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未能很好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极易陷入模板式教学形式,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2.2 教师对多媒体技术依赖性较强,忽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运用。不可否认,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大大丰富了课堂内容,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但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容易产生对多媒体教学的过度依赖。一堂课下来,教师不断地点击鼠标,按照制作好的课件依次放映解说,很少给学生和教师自己留出随机发挥自身感悟的空间,结果教师变成了多媒体教学的操作员,而学生变成了匆匆的看客。倘若遇到停电或者机器故障,有的教师甚至会顿时陷入到“失语”的境地,无法再运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授课,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3 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易造成学生消化不良。多媒体教学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所授知识量有限的问题,但由于多媒体课件是提前设计好后依次播放的,课堂上节省了板书时间,信息量则相应增大,再加上学生的理解程度不同,这就容易造成学生整节课边抬头观看花花绿绿的图片,边忙于快速做笔记,有时甚至连笔记也记不上,根本无暇顾及思考交流。一堂课下来,学生学起来并不轻松,相反,大量的知识给学生造成沉重的负担,学生对课件所展示的知识只能囫囵吞枣,造成消化不良,教师无法实现课程教学目的。
  3 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 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制作出高质量的课件。教师不仅应当熟练掌握本专业知识,还应适应时代需求学习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高质量的教学课件需要根据教学目标,搜集大量文字、图片、声像的等素材,通过一定的课件制作技巧做好教学设计,并在教学实践中反复修改提升。这要求大学语文老师自身要不断地通过学习摸索,熟练地运用图文等处理软件,提升课件制作水平。例如《论语九则》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境,将九则论语选读分别用九幅动画图片或者九个简短的动画视频展示,采用一则论语多种理解、多层次理解的方式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积极的参与者和探索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从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
  3.2 将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明确的是学生是主体,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一样,只是起一个辅助的作用,不能成为教学的唯一手段,更不能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应该要实现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互补。对传统教学手段,我们应该扬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于多媒体教学手段不盲目追捧,而要实事求是地进行研究与分析,扬长避短;通过实现两种教学手段的优势互补,让传统的和现代的一切教学手段为我所用,使课堂教学发挥出最大的整体效益。
  总之,教师应当与时俱进,不断拓展知识领域,以适应现代化社会对教育工作者的多元化需求。对大学语文教师而言,只有将传统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模式结合运用起来,既兼顾到文学作品本身的文化底蕴,又能兼顾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真正地活跃大学语文课堂,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查有梁.新教学模式之建构[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2]周军.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杨春艳.大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利弊思考[J].高教论坛,2009(6).
  [4]周小山,严先元.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模式[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5]陈晨.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几点思考和认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6]季艳.现代汉语课程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的建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其他文献
摘要:煤矿供电系统实现自动化控制有着突出的优势。实践证  实:实现供电系统的自动化控制不但能够降低各类系统事故的发生  率、降低停电范围,避免大面积的停电事故,同时还能够防止在供电系统出现事故的情况又合并产生通信阻塞的问题,提高对相关事故的处理质量与效率。为此,本文以煤矿供电系统自动化控制设计为研究对象,就供电系统自动化控制的实现功能、基本结构、以及硬软件设计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探讨,望
本文就煤矿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作初步研究,提出了内部市场化管理模式的推行,以期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
通过广西贵港港集装箱码头35t双悬臂装卸桥钢筋砼箱梁产生裂缝后的结构安全鉴定分析,总结了箱梁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本文基于witness仿真软件对供应链库存系统进行仿真,通过仿真对不同的库存方案进行比较,选择合适的最低库存和最高库存。
根据中医、中药理论,经过多年的临床实验,研制成消瘤合剂,为非手术治疗卵巢囊肿提供了一种较理想的药物,收到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摘要:根据PLC课程教学现状,针对传统实验箱内部结构封闭,实训項目简单、固定,输入信号用按钮或开关代替,输出控制为几个指示灯来模拟,只能验证软件指令的编写,学生不能真正掌握PLC的应用技能的特点,设计与开发了基于创新模式的PLC实训平台。该平台支持多种工业现场传感器的应用,提供多元化的自主设计类综合性实训项目,加强了PLC应用的灵活性,锻炼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极
21世纪随着经济时代以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要想求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建设信息化的服务,医院也不可避免。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信息化的建设在医院开展的各项工作当中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