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学习的探究式教学改革实践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chin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时期“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已经深入到每一位教师的心中。许多教师在不断的教学探索和实践中,挖掘到了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内涵的有效教学方法,这些方法都是值得广为推广应用的。基于时代的要求,现代学校教学必须要做出相应的教学改革,进一步提升教育水平与质量,才能够进一步满足新形势对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问题 学习 探究 教学 改革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2(c)-0147-02
  21世纪爆发的信息革命,带领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更需要的是具备多种知识及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基于时代的要求,现代学校教学必须要做出相应的教学改革,进一步提升教育水平与质量,才能够进一步满足新形势对人才的需求。
  1 基于问题学习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对于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内涵探讨,应该从“问题”和“探究”两个层面去进行论述。“问题”是所有学科教学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知识的表现形式,教育的实质是对知识的传播,而最为主要的传播媒介就是“问题”,学生对于知识形成深刻的印象,往往需要以“问题”为主要载体,通过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一系列的过程。而“探究”在这里指的是探寻真理,主要指的是一种学习的理论方式,对于任何一个学科而言,无论探究成果如何,探究的过程都必然会让学生受益匪浅。探究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知识寻求的主动性,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思维将会得到更好的体现。
  基于问题学习的探究式教学的内涵,可以看出这种教学模式具有三个特征:第一是“学习者中心”的特征。每一个学习者都是知识理解和意义建构的主体不同的学习者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平等交往、合作学习。第二是“问题中心”的特征。在探究式问题教学过程中,问题既是教学的开端,同时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线,问题的提出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望,而问题的分析则能够促使学生产生对问题的不同看法。第三是“活动中心”特征,在整个“问题-探究”教学过程中,都是以活动形式进行展开的,探究多以活动的形式表现,例如:小组活动、游戏活动等,而不是传统概念中的灌输式教育形式。
  2 基于问题学习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
  现阶段,问题学习探究式教学模式被应用在许多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许多研究学者在经过大量的调研后,总结出其教学成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加深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通常更加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引导性知识。通过层层设置探究式问题,在问题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学科知识的基础性、前沿性,采用情境导入等一系列的方式,来引导学生逐步地分解目标问题,并且进一步的获取到其中的知识信息。利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加深了学生的对基础知识的理解,通过生活化的素材更有利于学生利用一些生活思维来看待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2 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动力
  在新课程背景下,现代教育追求的“生气勃勃”的课堂教育,在课堂学习时间里,学生不仅能够自由的表达,还能够获取到相应的知识,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形成积极学习的心理,促进其知识、能力与情感的多维发展。利用问题学习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探究性活动开展过程中,在小组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与学生、教师进行良好的互动。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更容易对课堂学习形成一个丰富多彩的印象,而不是产生死板的课堂印象。除此之外,在实际的问题探究活动中,有许多开放性的问题,往往可以采纳各个不同方向的答案,这就让学生能够更加发散思维去寻求个性化答案,继而得到个性化发展,从而使学生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
  2.3 将个人学习与团队学习有效结合
  探究式问题教学,通常会围绕“问题”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通常采用分组的形式进行小组式探究活动。在一个小组的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个体的学习思维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同时在相互的分工合作、讨论分析、总结评价各个过程中,团队学习也会更加的融洽。高质量的探究式问题教学,不仅需要小组成员的个人的积极努力,同时也需要小组承运之间的有效协同配合。
  3 基于问题学习探究式教学模式改革深化策略
  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课堂教学实践来看,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探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探究式学习中并没有标准答案,是否将学生引入“万花筒”式学习?二是课堂主题发言、讨论是很好的教学方式,大部分学生都认可,由于上课学生人数较多,同时受时间限制,讨论时并不充分,有部分学生还是喜欢传统的教学模式。因受性格影响,有少数学生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思想,参与积极性不高。三是课堂学生人数较多,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准备、课后辅导答疑、批改作业、实验报告任务繁重。
  基于此,想要进一步深化问题学习探究式教学模式改革,还必须要进一步的完善这些问题,以下简要针对上述三个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
  3.1 深入挖掘教材,合理设置“问题”
  新课程背景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探究教学改革的有效性,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广泛积极的实施了探究教学。但也有许多教师错误的认识了探究型问题教学的内涵,在局限的思想指导下,为了设置“问题”而进行“问题”探究,也有一些教师积极应用网络资源,选取一些优质的但超出大纲等级的问题进行探究,许多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得不到完成任务的喜悦,继而对这种学习形式产生抵抗心理,继而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提升。
  3.2 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应该保持教学的紧凑性
  教师投入的教学时间增加了,教师们要注意课堂教学精讲,问题分析式教学,探究课要设计问题,引导讨论,考试交流等。在研究问题的牵引下,“教”与“学”投入的时间总量都大幅度增加,学生学习深入了,质量提高了,效果也较常规方法为好。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差异化,进行个性化教学。
  3.3 注重课堂评价
  教学评价是许多教师及其容易忽略的一个过程,对于探究性学习而言,评价的进行至关重要。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对于其探究的知识往往只有一个分散的印象,而通过总结评价活动之后,有利于学生对于探究到的知识点进行一个全面的回顾。对于教师而言,应该积极改善传统教育中仅有教师评价学生的单一性,转而开展师生互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等多种评价模式,让每个参与课堂的主体都得到一定的进步。
  3.4 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的最大挑战之一是角色的转换,即教师应从信息提供者转变为“教练”和学生的学习伙伴,教师自己也应该是一个学习者。教师必须要有教学的民主观、现代意义的学生观和教学质量观。因此,教师必须要进一步的提升教学水平,完善知识体系,必须全面理解教学模式的所有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领会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做到对模式的灵活、创造性的应用,避免机械模仿、把教学模式化。
  参考文献
  [1] 石爱珍,张胤.探究式教学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13):44.
  [2] 邓先强,梁薇,肖琳.探究式教学在高校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33(4):107-109.
  [3] 林健.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研究性学习[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6):5-15.
其他文献
习主席要求党员干部要“个人干净”,这与我们党员干部标准一脉相承,也是党员干部为官做人的基本底线。个人干净,不仅说话硬气为官更有底气,不会担心“群魔来伴舞,深夜鬼敲门”,不会
报纸
目的分析加味黄芪建中汤联合抗菌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于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本院所收治的9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对象分为对照组、联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要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就必须不断加强师德建设。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师德建设有了新内涵、新要求。要具备相应的业务素质;精深、广博的知识;在精神风貌、
本文在概括说明多目标决策重要意义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以下问题:多目标决策与矿产经济良性循环的关系;矿产经济多目标决策中可能涉及的决策目标;矿产经济决策复杂性的表现;
“摄影如水银泻一般的姿态融入到当代艺术中去,成为当代艺术的一个无法剥离的重要部分”。这段经典的论据引自于著名的摄影理论家顾铮。不使用颜料,画笔工具,迅速的把感知到
人类社会的文化背景规范着艺术设计的行为与样式,同时,艺术设计也忠实地记录了该时期、该地域的历史文化。当今的艺术设计作品,已不再是实用生活化的依附,而是表达时代精神文
本文认为地质勘查是国土规划和整治的前期基础工作。为使国土规划工作在已有的基础上深入的开展,给下一世纪初的规划目标和第二阶段规划的编制作好准备,文章结合陕西省的现状,论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与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的差异,并分析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7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肌病患者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会计电算化也在取得不断的发展与进步。会计电算化对医院的内部控制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医院的传统计算模式发生了转变,计算机开始在医院的中得到普及,
很多时候,领导干部的用人取向往往影响和决定部属乃至整个单位的价值取向,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能否搞好,也与领导干部的用人标准有直接的关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明确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