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译著质量

来源 :出版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teran_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科技类出版社引进版图书的数量逐年递增,但译著的质量堪忧。引进版图书质量堪忧的基本原因,除出版物市场产业化导致的浮躁和社会语言环境的多元化、复杂化之外,主要还是翻译人员的业务能力不足和书稿内在的编辑工作含量不足。本文作者结合老中青编审人员的经验,针对译稿普遍存在的问题,从翻译工作方法以及须注意的问题方面,探讨如何提高译著质量。
  一、贴近译者,注重沟通
  首先,编辑要让译者了解当前译著质量普遍下降的形势。近些年,引进版科技类图书翻译质量不高的问题比较普遍,引起了广大读者和出版管理部门的不满。《中华读书报》曾连续载文对此进行讨论,并尖锐地指出:“某些专业译著,不是这一句或那一句错译的问题,而是根本无法读懂”。在这种形势下,一本翻译精良的外版书会成为译者的一张名片,帮助译者提高知名度。
  编辑要从译者的角度出发,把握译者的心理动态。针对他们的心理状态,加强沟通,向译者申明他们的工作对提高译著质量的重要性,并提出提高质量的关键所在是译者的选择和组织。
  另外,编辑还要协助主译加强管理工作。主译通常有这种想法:对译稿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有编辑人员,编辑人员的编校质量足以弥补稿件的不足,把稿件质量提升到较高的水平。孰不知抓好先期的组织编写工作,是提高译著质量重要且关键的步骤。编辑要让主译者明白,如果不重视先期的翻译组织工作,启用了不合格人员作为译者,会生成不合格的且靠编辑加工无法整理的译文,造成返工甚至影响最终的成书质量。所以,译者或主译人员与出版社之间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可不断提高翻译工作的质量。
  二、选择译者,参与组织
  编辑人员在组织初期要了解主要责任人的名单、单位、职务、联系方式、翻译工作经历。除主译之外,包括负责其中一部分译稿的责任人。编辑可以制作一份《翻译人员情况调查表》,目的是加强编辑在成稿过程中的监管力度,帮助编辑在翻译未动工之前就对所选择的译者心中有数。如果有不符合自己标准的译者,可以与主译交流协商,考虑是否可以替换。在翻译工作初期,编辑人员可以与各责任人联系,督促他们审阅各位译者的试译稿,再一次对译稿质量和译者能力把关,判断译者的专业水平和翻译能力是否合格,如果不能胜任,要及时更换。因此,主译可集中精力进行全稿的审稿工作,在质量上把关。在以往的工作中,编辑人员主要与主译单独联系,把联系范围扩大至各部分负责人,可以更便捷、更系统地协助主译组织翻译人员,掌握他们的工作质量、工作进度并加以调控。
  此外,编辑还应辅助主译把前期的策划和组织工作做细、做好,组织有能力的译者团队,聘请高水平的审阅专家,根据出版社的问题解决指南、相关参考资料,掌握原著的特点,总结出较具体的翻译要求,详细交代注意事项。在翻译工作开展初期,可亲自也可由审阅专家仔细检查、核对译者的样稿,要对所有译者的译稿样稿进行先期审阅,不要等待全书译成后再开始审读。对译者的指导要贯穿翻译工作的全程。分阶段召开审稿会,以便及时讨论和解决问题。
  三、总结问题,严格把关
  总结译稿中常发现的错误,提醒编辑和译者在以后的工作中多加注意。
  1.避免漏译有些译者将自认为不重要的内容,或者翻译起来有困难的部分,自行删减了事,这是不符合翻译规则的。翻译要求忠实于原文,不得自行删减和随意改动。
  为杜绝漏译,译者须注意:避免漏译难点,遇到新奇、疑难部分向有经验的人请教;避免漏译图表后标明来源的注释;避免漏译括号中的注释,避免漏译图内的文字,如果不能在图上直接标注,请在图下面写出释义;不要遗漏图表。
  2.避免错译常见的容易错译之处包括新的或生僻的专业术语、专业理论和技术,复杂的句式。这就要求译者除了具有较高的外语及专业水平,还要具备虚心求教的精神。有些译者遇到高难部分或不熟悉的知识,按照自己的理解敷衍了事,影响了译著的质量。
  有时在翻译过程中会遇到一些词,在英语词典上找不到适当的词义,如果任意硬套或逐词直译,会使译文生硬晦涩,不能确切表达原义,甚至造成误解。这种情况,依据经验、利用工具或求教于专家以得到准确的译文非常重要。
  3.保证语言通顺易懂在初步完成对原文的翻译后,还要通顺译文,保证译文流畅易懂。用词造句应符合本族语的习惯,要用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语言,不应有文理不通、结构混乱、逐词死译和生硬晦涩等现象。
  因此,译者,尤其是译著翻译的组织者,在专业方面要有相当的造诣,翻译能力和工作经验缺一不可。主译要根据审稿中发现的问题,思索自己选择的译者是否有不足,甚至是能否担此重任。编辑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分析译者交来的稿件,哪部分比较薄弱,有什么类型的错误,与主译和责任人反复商讨,提高质量,减少差错。
其他文献
如果每本书都是一列火车,载着我们游历世界、穿越历史、感受文化,而集合众多新书好书的香港书展就像一个火车站,是阅读旅程的起点。这个阳光与雨露同样充沛的七月,又是香港书展启航的日子,你准备好和我一起踏上这趟缤纷文化的阅读旅程了吗?  首先来到坐落在香港湾仔的新会展中心这个超大的火车站,布告牌上清晰地标明2012年7月18至24日共7天的文化专场,而每天10:00AM至10:00PM长达12小时不间断发
期刊
《龙的礼物》(中国在非洲的真实故事)  【美】黛博拉·布罗迪加姆/著  沈晓雷高明秀/译 定价:38.00元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年7月  本书是中非关系问题专家撰写的最新力作,一经出版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西方评论家认为本书对那些曲解中国在非洲影响力的言论进行了有力驳斥。作者既赞赏中国为非洲带来的财运和机会,也提到了中国面临的挑战和风险。在她看来,“西方把龙当作是强大又有可能对他人构成威
期刊
我是个世界史迷,自认为对欧洲史了解颇多,因此对于此类著作拿在手上总是草草翻过,大凡觉得没什么精义可言,吸引不住我的兴趣。但这部陕西人民出版社推出的拉尔夫·乔治·劳埃特的《大逆转1919——希特勒反犹背后的欧洲史》,我却是一字一字地读了下来,读完感触颇多,最重要的就是,它颠覆了我惯有的认知,当然,它与众不同的历史书写方式也让我疯狂。  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历史的细节在丢失,但与此同时,很多原有的结论
期刊
编者按:本届年会上,出版集团数字传媒公司发展圆桌论坛举行。本文为作者参加论坛之后的所闻所感。  数字化是传统出版发展的必然趋势,早已成为业内共识。总署2010年出台的《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传统出版单位基本完成数字化转型,其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运营份额在总份额中占有明显优势”的发展指标,进一步明确了转型的任务。然而转型的口号已提出多年,究竟进展程度如何,成效又
期刊
作为香港书展最大的参展商,香港联合出版集团掌握书展前六天的数据举办记者发布会,总结今年书展的营业状况、畅销书榜和电子书下载等值得关注的事项,由此来看市民阅读趋势。  联合出版集团业务发展与公关部总经理梁荣錝指出,虽受到大雨和台风的影响,直至书展结束前一天7月23目的中午,整体营业额与去年同期相比,仍有所提升,其中以轻松漫画类、养生健康类、学科练习、儿童教育类图书最受欢迎。此外,英文图书销售亦增长两
期刊
刘晓宁无疑是一个在创作题材上异常敏锐的作家,早在2007年就出版了以医生生活为背景的作品。时至今日,随着医患关系的日趋紧张,当越来越多的医疗纠纷浮出水面,当全社会掀起讨论医生这个职业究竟为何之际,她的新作(《大医院》也已经摆在我们面前半年了。  佛陀所开示的人生四苦,生、老、病、死,如今无一不和医院息息相关。医院,也因此在时间维度上几乎囊括了所有人生哲学命题。可在文艺范畴内,涉及这类场所的作品除了
期刊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农村面貌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农业发展已进入新阶段。由于中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南北经济发展条件不同,在过去的几年中,不同地区在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侧重内容存在较大差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需要研究典型地区的典型经验,也需要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规律,使新农村建设符合自然规律、市
期刊
本刊讯从2012年6月开始,在以华盛顿为中心的美国大华府地区的30万华人中间,开始出现一份名为《华人视界》的报纸,细心的读者发现这份英文名为《CHINESE OUTLOOK NEWS》的报纸,发行人名为washingtonWinshare Media.Inc.(美国华盏顿文轩传媒有限公司)。《华人视界》报纸,正是“文轩传媒”经相关部门批准,在海外运作的第一个传媒项目。  《华人视界》是一份在美国正
期刊
昆明新知集團有限公司是以图书和音像制品经营为主营业务的发行集團,成立于1991年5月,历经21年的诚信经营,已经发展成为目前全国最大的民营实体书店,5 7个连锁书城构成的营销服务网络覆盖云南、四川、贵州、湖南四省和柬埔寨金边、老挝万象,总营业面积14万多平方米,经营图书品种35万多种,员工2200多人,有160名新知员工获得了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中高级图书发行员资格证书。  一、创业之路创业之初  
期刊
虽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是在10月11日公布的,但整个10月Top10文学类榜单中,有6个榜位被莫言作品占据,回想一下莫言得奖时的轰动效应,10月榜单中这样的结果可以说毫无悬念。  在中国,莫言不是一个无名之辈,他是电影《红高粱》的原作者,也凭借着《檀香刑》获得茅盾文学奖。作为一个极具个性的作家,其写作风格素以大胆著称,在文学爱好者中拥有不少拥趸者。但夺得诺贝尔文学奖却让莫言一夜之间红遍全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