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 与中国人口现状

来源 :考试·高考文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c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前天在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上表示,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为699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就业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2014年,727万大学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加上以前没有就业的大学生,预计将有300万大学生无法初次就业
  材料三: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12月12日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3》(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2年有19个省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收不抵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缺口扩大了约240亿元。央广网财经北京12月18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正在成为一个公众既熟悉又陌生的官方术语。
  背景知识链接: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人口发展经历了两个不同的时期:一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前,人口发展处于无计划、自发的高增长时期;二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后,人口发展逐步走向有计划、可控制的平稳增长时期。这两个不同发展时期的区别,不仅表现在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化上,而且还表现在人口发展模式的转变,以及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上。
  人口再生产类型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者相结合而形成的人口再生产的特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发展一般要经历一个由高出生、高死亡、低自然增长的传统型人口再生产类型,发展到高出生、低死亡、高自然增长的过渡型,然后向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的现代型转化的过程。
  速度快、周期短,是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显著特点。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是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不断提高、死亡率和生育水平的缓慢下降而逐步实现的,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自然转变过程。在中国,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死亡率迅速下降,速度大大快于发达国家当时的水平。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第二次转变,表现为生育水平由高到低的转变。与其他国家相比,这一转变同样体现了速度快的特点。中国人口出生率的下降速度之快,从人口学上看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人口年龄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年龄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它是过去和当前人口出生、死亡、迁移变动对人口发展的综合作用,也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结果。人口年龄结构与人口转变密切相关。由于人口出生率的降低滞后与死亡率的下降,产生了人口年龄金字塔的凸出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凸出的部分也在移动,从未成年到成年,最后到老年。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都是随着人口转变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逐渐从年轻型、成年型到老年型转变的。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是伴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逐步深化的渐进过程,经历了大约150多年的时间。我国则是在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进行的,且明显带有人为的痕迹,经历着更加迅速的人口转变,人口年龄结构也发生了比较快的变化,即从相对年轻型人口结构,直接转变为相对老年化的人口结构。
  目前,中国虽已步入老年型社会,但尚处于人口老龄化的早期,未来中国人口类型将从轻度老龄化转变成深度老龄化,进而转化成重度老龄化,银发浪潮将成为21世纪我国主要的人口问题之一。中国人口老龄化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老年人口数量大。二是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快、来势猛。三是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发达时期出现的,对老龄化的承受力强。同时,由于老龄化速度慢,允许其有一段较长时间的准备和适应。中国人口老龄化是由于生育率急剧下降造成的,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即“未富先老”,薄弱的经济基础尚不具备供养老年人口的能力。
  未来几十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大战略机遇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也是人口安全的高风险时期,人口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1.人口众多仍然是我国长期面临的首要问题。尽管中国人口已经进入低增长时期,未来20年人口增长速度还将进一步减慢,但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增长的惯性作用,人口总量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保持增长态势。
  2.老年人口数量迅猛增长,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随着多年来生育水平的下降和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未来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将急速从轻度老龄化转变成重度老龄化。老年人口规模迅速扩大,老龄化程度还将继续提高。
  3.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保持增长态势,就业压力始终较大。
  4.流动迁移人口持续增加。
  5.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对构建和谐社会形成巨大压力。
  此外,由于现行生育政策和人们生育意愿的矛盾依然突出,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生育水平还比较高,任何政策偏差和工作失误都可能导致生育水平的反弹。同时,人口总体素质还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人口总量与资源环境的尖锐矛盾对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制约,人口分布对自然生态和社会环境带来相当大的压力,这些都会对我国未来的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关于我国计划生育现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
  B.由于实行了计划生育,我国劳动力已经不足
  C.老龄化进程加快
  D.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人口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
  2.中国的人口增长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加快
  B.庞大的人口数量严重地制约了我国社会的发展
  C.我国应该坚持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D.老龄化严重,应该放开生育政策
  3.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计划生育最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B.由于实行了计划生育,我国人口已经达到零增长
  C.只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才能提高人口素质
  D.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约占世界人口的1/3
  4.“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 正在成为一个公众既熟悉又陌生的官方术语。说明了什么?
  A.劳动力不足,需要延迟退休
  B.人口发展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C.老龄化严重,社会负担加重
  D.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人口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可以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5.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有?
  6.未来几十年,中国人口的发展形势不容乐观,为什么?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你有什么建议?
  参考答案:1.B 2.D 3.A 4.C
  5.我国人口增长速度不快,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增长数量较大;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口素质不高;高级技工缺乏,大量低素质劳动力,就业压力始终较大;男女比例失调。
  6.现行生育政策和人们生育意愿的矛盾依然突出,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生育水平还比较高,任何政策偏差和工作失误都可能导致生育水平的反弹。同时,人口总体素质还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人口总量与资源环境的尖锐矛盾对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制约,人口分布对自然生态和社会环境带来相当大的压力,这些都会对我国未来的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建议:人口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我们应继续实行计划生育,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础上,着力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和人的全面进步。
其他文献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电气工程建设项目越来越多,保障电气工程质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电气自动化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明确强调:学生“要努力提高对古今诗歌语言的感受力.体味诗中的积极情感.提升审美能力和境界”。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当今语文课程改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信息平台,其在每行每业都被大量的应用。一个出色的网站是需要有自身的独特性,操作的反应要迅速,网页浏览时速度快,可以让观看人员直接就可以看出网站的主题
本文针对生态公厕环保建设相关内容,做了简单的论述。当前绿色环保成为各行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因此加强此课题的研究,提出生态公厕环保建设策略,有着一定的必要性。
当浏览器中需要用户输入数值时,往往用户输入完成后,才提示输入非法,如输入“12a3、1-12、1.2.3”等非法的数值,程序不能及时校验,这让用户感觉很不友好。本论文以数字输入为
领导的思维方式关系到地方经济发展的前途。地方农业竞争力的提升已经成为领导谋划农业的首要问题。绥化市各级领导,以市场为着眼点,以商业化思维经营农业,通过创办农业合作组织
治病必先知诊,诊法是中医收集病情的基本方法。诊病必先知望,失眠作为中医的优势病种之一,在望诊方面与其他病证具有共性,同时有其个性。现将中医望诊结合失眠专科的临床实践
发端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风暴,为中国的金融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以金融深化论为指导,在分析与反思战后金融政策调整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我国进一步推行金融改革外部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行业普遍采用计算机进行办公,在加快办公效率的同时,也给计算机应用安全隐患增加了可能性。因计算机重要资料遭窃取或泄密而导致企业利益受损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