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传统文类的界定——以哈尼族“哈巴”为个案

来源 :西北民族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shis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哈巴”是哈尼族口头传统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承载了哈尼族许多重要的民俗文化、民间智慧和地方知识。但是,不论是在传统社区还是在学界,有关“哈巴”的一些最基本问题至今仍然模糊不清。本文旨在立足于本土口头传统,重点探究“哈巴”文类研究中的一些疑难问题,而非套用民间文学界既有文类名称来直接对应“哈巴”。厘清“哈巴”的文类问题,有助于实现学者观念与地方知识的对接,进而反思学界当前对各民族口头传统文类的界定方法及其局限。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主要分析了达电3号炉吹灰控制系统的调节功能及该系统调节功能的改进。3号炉自投产以来, 由于设计、安装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吹灰调节系统经常出现一些故障,威胁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作者本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不断地探索和实践,通过将吹灰母管压力、温度自动改为INFI-90控制,对组态自行设计和下装,将吹灰疏水温度自动改为逻辑控制等措施,成功地解决了问题,保证了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
新年临近,校园里处处可见大大的舞会海报。室友小美一边咬着热乎乎的肉包子,一边问我去不去。我双手插在外衣的口袋里,看着海报上画着的火树银花,笑道:“去,当然去!”  下午上完课,回到宿舍从箱子里翻出美丽的衣服,把抽屉里的化妆品拿出来,对着一面小圆镜扑好一张粉嫩嫩的脸,画出一双黑盈盈的眼,再用眉刷扫扫眉,涂点亮亮的润唇油,就OK了。宿舍里就我一个人,坐在床边看向窗外,是美丽的蓝天白云。  而去年的今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