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蛋白偶联受体56对小鼠脑胼胝体轴突髓鞘化的影响

来源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mp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G蛋白偶联受体56(GPR56)对小鼠脑胼胝体轴突髓鞘化的影响。方法筛选出GPR56基因杂合型(GPR56+/-)小鼠(GPR56+/-组)和敲除型(GPR56-/-)小鼠(GPR56-/-组)各38只。每组选在小鼠出生后7 d、14 d、21 d、28 d(P7d、P14d、P21d、P28d)进行研究。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方法监测髓鞘碱性蛋白(MBP)和2、3-环核苷酸3-磷酸二酯酶(CNPase)在P7d、P14d、P21d、P28d两组小鼠脑胼胝体白质中的表达;用电镜观察P28d小鼠胼胝体白质内轴突髓鞘化,比较轴突髓鞘的厚度。用荧光免疫组化染色观察P7d两组小鼠胼胝体内PDGF-aR阳性(PDGF-aR+)细胞的数量。用原位杂交检测P28d两组小鼠胼胝体内髓鞘蛋白脂质蛋白(PLP)阳性(PLP+)细胞数。结果与GPR56+/-小鼠比较,MBP在P14d、P21d、P28d GPR56-/-小鼠脑胼胝体白质中的表达明显下降,CNPase在P7d、P14d、P21d、P28d GPR56-/-小鼠脑胼胝体白质中的表达明显下降(均P<0.01)。电镜见P28d GPR56-/-小鼠脑胼胝体白质内髓鞘化轴突的数量明显减少,轴突髓鞘的g-ratio值升高(P<0.05),髓鞘的厚度变薄。荧光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结果显示P7d GPR56+/-和GPR56-/-小鼠胼胝体内PDGF-aR+细胞数量无差异,但P28d GPR56+/-小鼠胼胝体内PLP+细胞数明显多于P28d GPR56-/-小鼠(P<0.01)。结论 GPR56蛋白分子可能通过影响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分化成熟参与了脑白质轴突髓鞘化。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桥本氏脑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桥本氏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快速进展性认知功能损害和意识障碍;精神症状、头晕、肌阵挛各1例。
随着医学的进步,胃癌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仍居肿瘤发病率的第5位和死亡率的第3位,目前根治胃癌最主要的方式仍然是外科切除术。在外科手术、化疗以及放疗联合的基础上,早期
目的:观察手法闭合复位结合MIPPO技术治疗胫骨中上段、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3月至2010年12月,治疗并获得随访的56例胫骨骨折,其中男39例,女17例;年龄22~67岁,平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肿瘤科进行静脉输液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采用对照研究,将2010年7月-2011年6月入住肿瘤科的输液患者600例,按入科时间的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
双酚AF(BPAF)、双酚AP(BPAP)、双酚B(BPB)、双酚F(BPF)、双酚S(BPS)和双酚Z(BPZ)是几种常用的双酚A替代物。目前,这些替代物的毒理学数据还比较匮乏,难以评估其是否为安全的替代物,因此,
以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为原料,将其羧甲基化制备了一种食品增稠剂。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果表明,羧甲基基团己被引入到KGM分子上;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的常见原发病,病因与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疾病个体化特征显著,正确及时的分层诊断是规范化个体治疗的前提。本文系统地提出了定性诊断、定位诊断、排除
【正】 一本记载西方石油公司董_事长生平的著作《不平凡的一生——哈默传》已由知识出版社出版,最近已在全国各地发行。随着我国改革步伐的加快,企业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正>腹泻作为犬的一种常见疾病,经常得不到人们的重视。由于病情被忽视,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从而使小病变大病,大病致死。在日常工作中,腹泻的经常性反复性出现引起了我的
肥厚性硬脑膜炎(hypertrophic cranial pachymeningitis,HCP)是以颅内硬脑膜增厚为特征的一种罕见疾病。现报告以全身强直性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的 HCP1例。患者,男,21岁,因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