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的小三峡笔会(外两篇)

来源 :东风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K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年我们到小三峡搞笔会。我说的那年是三峡大坝还没有起来的那年。那年的小三峡比现在可是好玩多了。有的地方水湍急得要命,有的地方的水又平缓得要命。有的地方深不见底,水清得发黑,坐在船上望一眼下面瘆得你打颤。有的地方又浅得要命,你得脱了鞋袜从船上下来,和船工一起推着船,在那满是鹅卵石的河床上一步一步艰难地行进。
  我们五男五女是在白帝城下上的船。船行到一个叫白银潭的地方,怎么也走不动了。那是个回水潭,水在里面转圈圈,船也跟着转圈圈。船工手忙脚乱,我们大惊失色。屋漏偏遇下雨天——上游飞快地冲下来一艘船。
  船毁人亡!我的心里大叫完了。还没等我叫出来,另外四位女同胞发出来尖利的惨叫声,叫声中非非的声音最大。非非是她的笔名,真名叫什么我这里不便说。她是当红的女作家,我们这次笔会中的大腕人物。她不光文章写得好,人也长得好,是我们尤其是男作家们众星捧着的月。
  我们的船朝左转,那条船从我们的右手刺过来。好在船工功夫棒,一竿子把那船定在了浅滩上,让我们的船也贴边停下来。男作家们对船工翘大拇指,庆贺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女作家们则手捂胸口喊妈,说吓死她们了。花容被搞得失色,护花使者们转怒发冲冠,对着那条杀手船喊,是谁的船,他妈的怎么驾的船?出来,有种的别躲在舱里当缩头龟!
  船工叫大家省点劲,别骂了,里面根本就没人。没人?非非第一个使用反问句。大家望向她,就像是面对一个深奥的数学题。刚才口出不敬的人还显示出几分的愧意。沉默过后,又是非非说,怎么会没人呢?里面的人呢?有人跟着说,是呀,里面的人呢?会不会是出了什么事?非非说,我已经有某种预感,不祥的预感。说着她开始搜寻上游的水面,仿佛在辨别那里是不是有人的身体出现。
  她的目光聚精会神了一会,收了回来,又接着对我们提问题,你们说这艘船究意是怎样成了空船的?成空船前船上有多少人?几位旅客?这艘船是因为遇到了什么情况变成空船的?上面的人都到哪里去了?现在怎么样?她绕来绕去的,终于还是触及到了那几个不吉利的字眼:你们说会不会是出了事?船上的人会不会是遇难了?
  非非提这些问题时,大家把目光集中在她的脸上。她的脸从来就是大伙的聚焦点。尤其是那几位护花使者,喜欢看着她的脸色行事,平时不大好久看,这会儿光明正大地看,看出来几分的贪婪。非非一叹说,出来玩就怕遇到这种事。护花使者们跟着一叹说,是呀,碰了这种事多倒霉多可怜。非非进一步说,我们是不是应该采取某些措施,比仿把这里的情况反映给有关部门,或者报警……
  五个男人比赛似的拿出了手机,一个摁不通,一个说你这是什么破手机接着摁。结果是大家的手机都破都不破,没有一个摁通的。就在这时,岸上跑来了一个三十来岁的汉子,脸色苍白气喘吁吁,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高门大嗓地与我们的船工打招呼,谢谢我们的船工帮他把船推上了浅滩。他们说的是当地话,我们是问了船工后才知道他说的什么的。船工还告诉我们,船上的人都没事,是因为有人要上岸拍照,水流太急,冲跑了他的船……
  船上的人没事,我们却差点船毁人亡!非非的脸一下子变了,情绪变得很激动地说。说完又说,你这个船工的责任心到哪里去了?你知不知道多危险,你知不知道由于你的责任心,差点弄出了什么事?汉子说,不是没有弄出事吗!非非说,你说得多轻飘,我们这些人的命在你的心里是不是和你的话一样轻飘?汉子说,你要我怎么样?你想怎么样?
  五个男人一起为非非出头,几乎是同时说了四个字——妈的个B!有一位还从船上跳下去。另四位说着你知不知道你在跟谁说话?也跟着跳上岸。五对一和汉子撕打起来。我们的船工赶忙喝止,可是他们已经交上了手,汉子已经吃亏了。我们的人在船工的喊喝声中回到船上时,汉子指着我们说,龟儿子们,你们总要回来的,老子约人在白帝城下候,到时候看是你们狠,还是老子狠……
  到鸟溪后,我们没怎么玩,路上也没玩好,第二天一早买了汽车票回奔宜昌。到现在我都在遗憾,那个汉子干嘛不等我们走后再出现,让大伙保持那份空船的心态多好……
  
  三棵树
  
  父亲弄回来三棵树,在老家那个空屋台上画了三个圈,要我挖三个坑,把树栽下去。笔直的那棵栽中间,歪脖子和矮粗的一边一棵。
  这是什么树?十岁的我问父亲。
  菩提树。站在旁边抽烟的父亲一本正经地说。
  我的眉头皱起来:干嘛不栽梨树苹果树桃树枣树?栽那些树多好!
  父亲更加一本正经:记住,不是你想栽什么就栽什么的。这是你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立下的规矩,咱们家长子十岁生日这天,必须要亲手栽下三棵菩提树,还要勤浇水,勤修理,直到树成材……我问父亲:你也栽过树?栽的也是菩提树?你栽的树呢……父亲很严肃地对我说,当然栽过……去年被城里公园买去的那棵就是爸爸亲手栽的……
  那不是棵白果树吗?我打断父亲的话。父亲点头说,你栽的也是白果树,你爷爷们叫菩提树。是佛爷爷念经时,帮他遮风挡雨的树,那种树在我们这里长不活,姓佛的人就用白果树代替。有空了,爸爸领你去城里看我们家的菩提树,在公园里长得正旺呢!
  没多久,我的父亲随人去了一趟内蒙,回来,嘴歪了,半边身子不能动了,在医院里一躺四年。那时候烧柴是个大问题,母亲白天在医院护理父亲,晚上还得拿把竹扫帚到公路边上扫落叶。父亲对我说,你去把那棵不成材的歪脖子树锯了,弄回家让你妈当柴烧。那棵树父亲弄回来就是歪脖子,长了几年还是歪脖子,树杆虽粗却歪七扭八,可是枝繁叶茂,当柴烧是很能烧一阵子的。果然是。还有树蔸子,我们挖回来放在堂屋里烤火,暖和了我们一家人一个冬天。
  转眼又是五年过去了。这时候,我已经在部队上了。在我们部队,我是政治处的宣传干事,也就是说,我已经提干了,还是副连级。二十多一点,就是副连级,前途远大呀!就在我雄姿英发雄心勃勃的时候,老家那个村的队长打来了电话,说知青点要盖房,想把我家成了材的那棵白果树赊下来当屋梁。家乡的许多事,已不装我心里了,我哪在乎一棵树。说,赊什么赊,锯吧,如果旁边的那一棵有用也一起锯吧!队长一呃说,这个我们得听你爹的,你爹说,你栽的树成材了你同意锯就锯。旁边的那棵,你爹说得很坚决,下面的树墩可用,上面的枝条又正长,锯了可惜了,让它再长长。
  我说,那就听我爹的吧。说完没两天,我去一个边防连讲评法批儒课。回来,领导告诉我,我爹去世了。我悲痛欲绝。我赶到家时,天热,父亲已经下葬了。父亲是土葬,埋在那棵白果树旁。白果树的树墩已有两米高,一抱粗了,树墩的顶端,有五根大腿般粗的树枝直指蓝天。父亲的墓碑站在树阴下,使我想到一个人,那个我的讲稿里提及过的释加牟尼。
  我跪碑前给我的父亲烧纸。队长一旁叫我节哀顺变。说完节哀顺变说树款,说队上有钱了一定尽快把钱给我。说完树款又说我的父亲、我的祖父。队长和我的父亲同时代人,说我的祖父也和我的父亲一样,是在我父亲栽的那棵笔直的树做了我家的房梁后不久去世的。说我的父亲比我的祖父还高明,是拿自己当肥料埋在白果树下。还说,你们家祖祖辈辈这样待树,很多人都说,这里面是有玄机的。
  玄机,使我一下子想到庄子。我在军区接受评法批儒培训时,那个专门研究庄子的老师说,莊子是个玩玄机的人。可不是吗,庄子的出世、入世、间世,真还与我家的树理有些相似。为了说清楚那个道理,庄子用了那么多艰涩难懂的文字,连那个解牛的疱丁也搬出来了,但我听了还是有些懵懵懂懂似懂非懂。我的祖上用栽三棵树就使一个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他们用这个立身处世,在那个有众多商铺的罗场小镇使我们谢家木匠作坊铺久盛不衰。
  时间过得真是快哟!许多事就像是在昨天,眨了眨眼,我的孙子都快三岁了。坐在我亲手栽的菩提树下,面前是袅袅香烟满树枝的红布条,我抽下烟,烟圈里出现了我栽的那另外两棵树。那棵歪脖子由于长得歪歪斜斜,还没怎么长,就被砍了当柴烧了。那棵笔直的虽然是成器了,成器对一棵树而言,意味着丧生和天性的扭曲。唯有这棵锯了派不了大用场,当柴烧又舍不得的树,活的年限不仅比前者多好几倍,活着活着还活成神了。
  孙子说,爷爷你在干什么呢?我说我在想树。说完我望着小调皮蛋想,这小子到十岁还不是一眨眼的事,到时候我是不是也该叫他的爸爸弄三棵树来,让他也在这里栽一栽?
  
  六指的姻缘
  
  大牛和吴丽领证了,惊得男单身们嘴张开了合不拢。厂花吴丽,父母还是大学教授。大牛呢,虽是个大专生,父母却都是农民。主要的,大牛还是个六指,尽管大拇指旁的那个赘物被割掉了,疤,还是能使人一眼就看出,这个小伙子的左手指曾经是六个。
  一时间,流言蜚语铺天盖地,说是大牛先像牲口一样强暴了吴丽,吴丽才同意嫁给大牛的。说吴丽在上中学时就不是处女了才嫁给大牛的。说吴丽根本就生不了孩子才嫁给六个指甲的大牛的……
  前两个说法,大牛付之一笑,只有大牛才有数,他对吴丽是视若珍宝的,捧着怕摔了,抱着怕化了。吴丽把她交给他时,完完全全的一个处女。第三种说法,他也是不当一回事的。他想,就是吴丽日后没有生育,他也要爱她一辈子,还有什么比两情相悦更重要的呢!
  第三种说法,很快也被吴丽的肚子击碎了,医生郑重其事地告诉他们,怀上了,一切正常。所有的流言蜚语也就跟着化为了乌有。没有人说了,大牛的心里反而犯起嘀咕来:吴丽究竟凭什么看上自己?嫁给自己?
  这一天,两个人躺在床上看电视,看着看着,突然停电了。灯一熄,月亮的光便从窗外跑进来。农历十五的月光,柔和明亮且美好,带给人的心情也没说的,小两口一阵如胶似漆后仍兴致盎然,便一起给未来的孩子起名,憧憬明天,回味品尝恋爱时的有趣事。
  品着尝着,大牛想,不让吴丽在这时候帮自己把心里的谜团扫除掉还待何时?不便直接问,就拐着弯子说,老婆,我不是在做梦吧?我是哪辈子修的德,让你这辈子对我这么好?
  吴丽却满脸是笑地反问他,你说呢?
  大牛结结巴巴,试试探探:我说不出,说不到,说得到还问你?
  吴丽说,在你的心里,好像是在说我们俩走到一起,是我的主动?
  大牛佩服女人的敏感,但也不乏得意忘形地说,你怎么像我肚子里的蛔虫?正因为这点,叫我说不到。
  哼,吴丽说,你们男人总是很要面子,在我的心里,还认为是你主动……
  吴丽接着说,你不是主动,那天干嘛给我挡玻璃弹簧门?
  大牛在心里一搜索,他们能接触,真还是从那次他给她挡玻璃弹簧门开始的。那天,他走在前面,后面是吴丽,怕弹簧门反弹过去打着了女士,就没有松手。吴丽走过去后,说了声谢谢,他也就和吴丽说了他们之间的第一句话:这有什么好谢的!
  大牛玩笑着说,这不是理由,任何人走在我的后面,我都是那样的,也不是对你一个。
  吴丽说,你没见从那以后,我总是在你的身后出现?你一定是把我总出现在你的后面当成是我在追你。
  大牛又说,你怎么像我肚子里的蛔虫?
  吴丽又一哼说,弱智了吧,我就是在检查你是不是对任何人都是那样,但检查是一个方面,被那扇门撞怕了也是一个方面,进出那扇门的男单身,都一个个愤青,从来不管后面人的死活,我之所以走在你的后面,是我认为比跟在其他人的后面安全些……
  大牛无语了。吴丽就逗他说,不是我主动吧?说完又说,不过有一天我的心里突然想,若嫁一个像你这样处处为人想得这么周到的男人,也不错,找来找去也没找到合适的,就想到和你凑合凑合算了……
  大牛尴尬了,脸还有些红。吴丽扑哧一声笑把身子投向他说,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没有错……大牛不待吴丽说完,把她紧紧搂到怀里。
  为人挡弹簧门是他的习惯动作,多数人都像吴丽那样说一声谢谢,但也有不领情的,更有一个愤青在他挡着的门前走过后,曾丢给他一句六个指头抓痒的话。那是个歇后语的上半句,他是六个指甲,也就对这个歇后语更讳莫如深。下半句是——多管閑事,想不到就是这么个多管闲事,让自己得了这么好的女人,占了这个天下最大的便宜。
  怀抱温暖如玉的妻子,大牛觉得,此时此刻照在床前的月光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美好。
其他文献
童年时光里的子雄细爹    在老家,爹就是爷爷的意思。  子雄没有堂客,也没有儿女,是个五保户。  听说子雄原先不但有堂客,而且还有一匹白马。因为赌博把白马和堂客都输给了别人,最后只剩孤家寡人了,因为这些历史湾里的人都看不起他,但他的辈分高只好尊称他——子雄细爹。  我的辈分也很高,按辈分我要叫子雄伯伯。可是看他游手好闲的样子,我什么都不愿叫,每个周末父亲回来了,他就来古树下了,实际上他是想讨支烟
期刊
准备结婚的时候,除了每个月屈指可数的工资,他一无所有;所有的许诺,事实上都是画饼充饥。尽管如此,他还是豪迈地问她:说吧,你想要什么?  她想要什么呢?房子、车子,她也想要,可是她知道,这些东西都是空头支票。既然是海市蜃楼,想了又有什么用哪,不如来点实际的。她对他说,爱情可以花前月下的浪漫,但婚姻却是柴米油盐的实在,没有物质做基础,再璀璨的爱情也不能当饭吃。她问他,在以后琐碎拮据的生活里,拿什么作为
期刊
雨夜,独自一人来到汉江边的咖啡屋,在靠近窗户的位子坐下,透过薄薄的纱缦,望着奔流不息的江水,静静地听着它委婉清瑟的旋律。夜幕低垂、空灵缥缈。此刻,堆积在心头的寂寥,在心底荡起层层涟漪。  谁人笔下的墨香,谁人口中的絮叨?穿过似水年华,淡淡地漫进月落乌啼的沧桑。落寞的眼睛,看片片桃花在霏雨中凄婉地飘舞,终留不住艳丽的色彩,幽幽的曲风,轻轻叩响满是斑驳的轩窗,泪水滴落的素笺,问伊人何处?委婉伤感的歌词
期刊
二十多年前春天的一个早晨,我坐车来到了一个大城市的音乐学院,想自费学习作曲。几经周折找到了作曲系主任,向他要求在作曲系自费学习,却被拒绝了。  拒绝没有使我失去信心,心想,只要心诚一定能够实现愿望。怀着一颗赤诚的心,从系主任办公室出来后,没有犹豫,接着我又来到了作曲系办公室。一位高个子大脸盘的老师看到我进来,主动问了句,找谁,有事吗?我激动地回答,老师,我喜欢作曲,想在你们学院自费学习,能行吗?那
期刊
我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进入大学的,对于我们这代人(其实又何止)来说,美国是迈不过去的坎。它不仅是我们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存在,是专业的标准和追赶的对象,甚至是个人人生规划的界标——“出国还是不出国”是多少追求前途的“有为青年”不曾考虑过的问题呢?在我们这代知识精英的思想中,美国还是超越实际存在的精神家园:它是照见我们现实中丑陋、挫折和愤恨的想象中的镜子。美国,我们这代知识精英遥不可及却又不可分离的共同
期刊
开始读《口袋里的美国》的时候,心里隐隐有些担心。一是担心这本书重复一个俗套的“励志故事”,即一个王启明式的人物,怀揣美国梦来到大洋彼岸,通过个人奋斗,克服重重困难,终获成功。另一个担心是在叙述上过分追求传奇色彩,追求故事性,落入“谢尔顿式”的叙事窠臼。但是,读完全书,这种担心不翼而飞,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阅读的欣悦,完全被小说新颖的立意、严肃的主题、质朴的叙事和充盈的艺术感觉所感染。我觉得,这部小说是
期刊
电梯总算下来了,一群人簇拥着一个大背头走了出来,老涂转过身去。  好像是哪个副县长吧,现在的干部,官不大,架子不小。老涂心想:没办法,县政府在九楼,自己刚出院不久,爬几层楼比当年攻占敌人的山头还难。  要说起来,老涂的几个孩子都在外地工作,老伴又不肯来县里,说是不愿见那些势利眼。这不,老涂为报销几千元医药费已跑了两趟。上次好不容易找到政府办主任签了字,可那天出纳正好请假,只好今天再来了。  老涂最
期刊
“学艺术,慢就是快!”京剧大师盖叫天总结自己一生的艺术经历后郑重地告诫艺徒们。京剧大师的话现在很难入耳,因为现时代“快生活”是主旋律,无论是大人小孩、他人还是自己,想学习琴棋书画、文学体育等等,大多内心深处都渴望参加一下“速成班”即可,也正是公众的如此心理需求,社会上形形色色的速成班遍地都是……不过,真想学艺术的还是需要记住京剧大师的话。  慢功出细活,功夫是艺术的前提。任何一门艺术的学习都须打下
期刊
在十堰山城居住,我和老伴退休后常到这山沟、那山沟走一走以练腿脚和开阔眼界。此篇是我们到三条沟里行走时的见闻实录。    头堰沟    2010年11月下旬的一天下午,我和老伴乘3路公共汽车去东风公司发动机厂所在的头堰沟。发动机厂是我们27年前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此行可说是旧地重游。在青年桥桥头下车后,我们到头堰水库大坝上一看。水库里的水不多,但是风景依旧。建厂初期,我曾和同事们几次跟着分管后勤工作
期刊
虽然,  我是普通的退休工人,  可我的心  却是一块  洁白的玉。  我深深地  深深地  爱我  可爱的祖国啊!  我深情地  亲吻  我走过的  每一寸土地。  我深深地  深深地  爱我  美丽的车城啊!  我狂热地  拥抱  我的“东风”  和  “东风”所有的兄弟。     当我  在广袤无边的  神州大地  驾驶着  “东风”驰骋,  长城起伏  是我  跳动的脉搏,  黄河奔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