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机制与我国国有企业组织结构的关联分析

来源 :上海经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sonl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以引入市场机制为基本特征的经济体制改革,已使我国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伴随市场机制的生成、发展,国民经济流程发生重大转换,经济增长持续加快,资源整体利用效率提高。然而,同经济发展阶段转换,即进入结构优化、效率提高为中心的发展轨迹的需要相比,目前的市场机制格局、状态远不适应。本文主要从我国国有企业组织制度结构角度,分析我国市场机制既定格局、状态的成因,并提出矫正企业组织制度结构以构建现代发达市场机制的思路。
其他文献
【正】 90年代,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初步建立适应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要实现这
【正】 一、企业产权理论的两个方面产权理论一方面涉及有关企业所有者与企业管理者之间的产权界定问题,现代产权经济学将这一问题一般化为“代理问题”。另一方面它包含的是
○ 近年新版的课本和著作,大体上还是修修补补的产物。在原来的计划经济理论框架上,安装几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旗帜。 ○ 自觉或不自觉地把马克思以后的经济学发展,在体系上
【正】 企业承包经济责任制的优越性很多。实践证明,承包经营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之举,坚持和完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势在必行。然而,为什么经营者在签订第二轮承包合同
【正】 货币传导机制是货币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从宏观角度来说,货币投放会引起各种经济变量的连锁反应,通过特定过程而影响经济产出,这个过程的内在联系称之为货币传导机制
【正】 (一) 从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目标来把握我们的改革进程,贯穿始终的改革主流在于努力推进物质资源和要素资源的配置方式从产品化、福利化转变为商品化、市场化。
【正】 七中全会高瞻远瞩地指出:90年代我国经济能否较大发展、实现第二个翻一番的战略目标,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同时指出,搞活大中企业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宝
【正】 90年代是我国经济发展跨上新台阶的一个重要时期,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模式向质量和效益提高型模式转换,具有突出的战略意义。因此,我们应当从资源条件、投资特点、结构
<正> 1990年4月18日国务院宣布开发开放浦东以前,上海投资环境虽有显著进步,但没有突破性举动。1992年是上海投资环境向质的方向飞跃的一个转折点。那是因为,1990年前投资环
【正】 一、企业改革的经验教训为了找准企业改革的基点,我们应该认真总结吸取已经取得的经验教训。1.改革起步隐含逻辑的深刻启示。12年前,在不允许、也不可能对改革制定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