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语文学习兴趣的一些方法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1234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是教学的一个关键步骤,可在四个方面加强对学生兴趣的激发:精彩导入,创设问题情景,开展多样活动和拓宽课外空间。
  【关键词】学习兴趣 问题情境 课外空间 语文教学
  
  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是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它能促使学生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向着自己认定的目标奋进。《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指出:“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所以,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是教学的一个关键步骤,根据平时的教学经验,我觉得大致可在以下四个方面着力:
  
  一、利用精彩导入——诱发学生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如能迅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能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整堂课的效果。长期以来,许多老师孜孜以求,创设了好多导入方法:如插图导入、谜语导入、故事导入、影视导入、音乐歌曲导入、创设情境导入、设制悬念导入等等。不管使用哪种方法,只要能刺激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就行。笔者教《致橡树》时为学生用口琴表演了《梁祝》,有的同学立刻就能想到许多爱情故事和爱情方面的歌曲,这样,学生不仅能联系到一些课外知识,而且能加深对本课的理解。又如在《装在套子里的人》和《登泰山记》这两课教学的导入设计中,我就使用了图片导入法,学生既可以直观认识一些东西,又会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带着认识和想法再听课,肯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应该与学生熟悉的背景相联系。在教学中,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下,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归纳、探索、交流、反思,参与学习,认识和理解知识,学会学习,发展能力。“问题情境”设得好、设得精、设得巧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只要设到学生的“动情点”、“兴奋点”上,他们便不由不发,不能不发,发而后快。在这一思维流程中,求异、创新的思维火花也会随之迸发。如教《变色龙》,特级教师宁鸿彬要求学生在通读完课文后为小说另取一个“名”并说说理由。于是,学生一下子兴奋起来,思绪联翩,激情如潮,课堂气氛便活了。又如我教柳永的《雨霖铃》时,先通过语言描述,接着,用《雨霖铃》的教学磁带,先读后唱,在悠扬悦耳的萧笛声中,学生倾听着凄楚婉转的女高音歌唱,眼看着课文注释,便很自然地进入词的境界。创设情境,将把强制学生有意接受知识变为无意而轻松地获得,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开展多样活动——调动学生
  
  叶圣陶先生指出:学习语文要听、说、读、写四者并重。为了让学生写字规范漂亮,我们可以开展“每周一张字”、“每月一面墙”等活动。为了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们可以开展课前三分钟讲话活动,多数同学会积极参与,从而表现出极浓厚的兴趣。前阶段内容简单要求把话说清楚,能使别人听懂就行,如《我的伙伴》、《我的兴趣》、《发生在昨天的事》等。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得到锻炼,还能加深同学间的相互了解。后阶段是讲故事,内容不限,但要求在三分钟内把故事讲清楚、讲明白。而且要充满感情,讲得绘声绘色。一学期下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还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学生的阅读面广了,眼界开阔了,积累的知识多了,学课文时,针对问题也能发表自己的见解了,课堂气氛活跃了。至此课前三分钟演讲成了语文课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成了学生喜欢上语文课的重要因素。事实证明:这种融趣味性、知识性、思想性、科学性于一炉的做法,符合学生的兴趣特点,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对其作文水平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
  
  四、拓宽课外空间——促动学生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不言而喻,课堂教学法的空间是有限的,只有到广阔的课外空间去实践,才能更好地增长才干,才能使学生的间接兴趣转化为持久的直接兴趣,甚至发展为学好语文的志趣爱好,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日常教学中,应特别重视开展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兴趣活动,还可以组织写见闻、编故事、做解说、制卡片、办班报、演课本剧、积累资料展览等活动或比赛,如在假期让学生在乡村搜集流传的民间故事和民间歌谣,并整理出来。总之,作为新时期的中学语文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对他们要大胆放手。我深信:同学们自己动脑动手定能编织出五彩斑斓的语文世界。
  以上几点做法,将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学习中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使自己在一种活跃、舒畅、欢快的心理支配下,使思想进入最佳状态,潜在的创造力就会在跃跃欲试的“冒险”中爆发出来,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总之,学生语文兴趣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实践证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提高语文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
  ★作者简介:妙建烨,河北省威县第一中学教师,语文备课组长。
其他文献
授课对象:面向机械制造、电力、冶金.石油、化工.智能建筑等领域的工业控制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加这门课程的学员必须学过或使用过STEP7。
介绍杂环芳纶Tverlon、SVM、Armos、Rusar和广东彩艳芳纶Ⅲ的一种共聚杂环单体一苯并单咪唑二胺的结构、性质及其合戍路线,并简要讨论其结构和性质对杂环芳纶聚合、戍纤过程和
庄子是一只真正的蝴蝶,人类的灵魂只因有了这只蝴蝶故能在流浪漂泊之后找到终归。庄子,我们民族文化崇拜的图腾;《庄子》,我们民族文化信仰的宗教。
【摘要】本文针对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学生成功体验少的状况,探讨我从教多年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体验成功方面的一点尝试,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关键词】语文教学 学生学习 成功体验 能力培养 素质教育    一般而言,学生对语言文字不如对数理化感兴趣,为什么呢?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成功体验少,成就感缺乏。一个人能对某一样事情有长期的稳定的兴趣,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有许多的怀乡之作,在这些作品中,流露出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本文从物象、意象分析入手。对这一类型作品作了大致的梳理与归纳。
全球碳纤维需求量见表1,全球碳纤维生产能力见表2。
本文分析了产业用品制造商应如何成功实现销售。作者认为,要取得成功,必须要降低客户获取产品的总成本,向客户传递更多的价值。进而用一个战略营销架构探讨了企业应采用的营
近年来,高校学生贫富差距有加大的趋势,贫富差距的加大产生了不少社会和心理问题。而政府作为国家的管理者,应在缩小高校学生贫富差距,救助贫困生中政府应发挥其主导作用,采
ABB自动化和菲尼克斯电气签署了一个关于涉及Profinet和Ethernet技术的长期战略合作协议。该合作的目的是加强Profinet的地位和发展Profinet在ABB的补充业务领域“过程自动化
1芳香族聚酰胺纤维1.1PMIA纤维Nomex是DuPont公司于1960年研制出的一种间位型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学术名为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PMIA)纤维。自1972年开始,日本Teijin(帝人)公司也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