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库宝藏

来源 :走近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t398896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伦敦郊区一个偏僻的农场,多年没人打理,已经荒废。谁也没想到,在这片普普通通的草场下面竟然埋藏着一个惊人的宝藏。
  
  1981年,一个中国小伙子来到位于英国伦敦郊区的一个农场。他直接来到一座破旧的木板屋前,围着屋子转了一圈,在一面墙前站住了。这面墙上挂了很多生锈的农具。他拿起一根铁棍开始撬这面墙的木板。木板撬开,墙的后面竟然出现了一条狭长的通道,一直通往地下。小伙子顺着通道走下去,里边黑咕隆咚什么也看不清。他把手电打开,摸索着走到通道的尽头。面前出现了一扇很大的铁门,门上挂着一把大锁。小伙子拿出一把钥匙,锁已长满了铁锈,钥匙根本转不动,小伙子只好拿铁棍撬开了锁。
  铁门被缓缓推开,尘封了百年的巨大宝藏呈现在他面前,陶瓷、青铜器、玉器、佛像、书画……小伙子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
  尘封百年的巨大宝藏究竟从何而来?为什么会出现在遥远的英国伦敦?这个中国小伙子又是谁?他是怎样得知这个惊人秘密的?故事还得从40年前说起。
  1969年,一个男孩从中国内地来到香港。男孩叫赵泰来,刚满15岁。因为父母去世,年幼的他只好到香港投奔姨妈。小泰来非常乖巧,深得姨妈喜爱。在姨妈家住了一段时间他发现,姨妈总像有什么心事似的,有时候一个人发呆,更让他奇怪的是姨妈一直没有结婚,始终独身生活。
  泰来听姑婆说姨妈年轻时长得很漂亮,有很多追求者。但她都毫无理由地拒绝了,让人难以理解。
  一转眼,10年过去了,赵泰来已经成了一个小伙子,而姨妈也一天天地衰老,身体也越来越差。有一天,住院的姨妈突然把赵泰来叫到床前,拉住泰来的手,好像有什么事情要交代。她说,泰来,家里有点东西我放心不下。
  姨妈说:“我身体越来越差,可能不久于人世。我在英国有几栋别墅,还有一个农场,这些财产将来都由你继承。另外,告诉你一个秘密,不能让任何人知道”。看见赵泰来点头,姨妈才继续说:“真正的财富在那个农场里,不过我也从来没见过”。姨妈一边说,一边拿出一张图纸交给赵泰来,让他按照图纸所标写的位置去找。她交代说,农场马房是假的,有暗门。
  农场里埋藏着什么样的宝藏,姨妈没有详细交代。这时,赵泰来似乎明白了,姨妈之所以一辈子不肯嫁人,是因为要保守这个秘密。她不得不放弃自己一生的幸福。家乡的风俗是出嫁的女人不能再管家里的事。交代完这个秘密后,姨妈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她非常了解泰来,这孩子忠厚老实,把财产交给他,自己可以放心了。就在那天晚上,姨妈安详地去世了。办理完姨妈的后事,赵泰来决定去一趟伦敦,弄明白究竟是什么东西让姨妈付出一生的幸福守护它?姨妈给自己留下的神秘遗产究竟是什么?
  来到伦敦,赵泰来按照姨妈交给他的图纸,顺利地找到了伦敦郊区的农场那间能够通往地下的马房。
  当赵泰来撬开第二道铁门,还没往里看,一股难闻的气息扑面而来。里面伸手不见五指,让人心里发毛。借着手电筒微弱的光亮,他发现这是一个地库。阴暗潮湿,散发着朽木的腐味,让人透不过气来。往里走了几步,赵泰来隐约看见离大门不远有一段楼梯,楼梯通往更深的地方。赵泰来顺着楼梯小心翼翼地往下走,每迈一步都可以听到自己脚步的回声,虽然看不清周围的环境,但是从声音上可以判断,下边空间应该更大。赵泰来又兴奋又害怕,下楼梯不过两米就被堵住了。在手电筒可以照到的范围内,赵泰来看见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箱子,堆得满满当当,几乎让人无处下脚。他随手打开两个箱子,发现里边装的都是瓷器。瓷器形状各异,在微弱的光线下发着幽幽的光泽,看不清花纹。 他抱了几件拿回家。
  回到家里,赵泰来小心地把瓷器清洗干净,仔细地端详它们。它们有的刻了难以辨认的文字、有的绘着飞舞的龙、有些底部印着康熙、雍正、乾隆等字样。
  虽然自己不大懂古物,但是他基本能判断出来,这些瓷器都是中国的。既然是中国的,怎么会漂洋过海到了英国呢?又是谁把它们埋到了农场的地下呢?姨妈为什么会拥有它们?越想心里的问号越多。他想,地库门不大,估计东西不多,几天就清理了。
  赵泰来准备用一周的时间清理地库的物品。他每天一大早就进地库擦拭、搬运、登记藏品。一周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可是,地库里却仍然是满满的。
  一连几个星期,赵泰来都在地库里忙碌着。他越干越吃惊,不管怎么往外搬,地库里的东西却不见少。更让他吃惊的是,除了刚开始看到的那些瓷器,地库里还有很多刻着各种各样花纹的古玉、长满绿斑奇形怪状的青铜器、造型非常奇特的动物雕塑、惟妙惟肖的古代人像等,多得数不清。
  地库里物品之多远远超出了赵泰来最初的想象。这些东西有的非常精美,擦的时候他非常仔细,生怕弄坏了。有些东西看起来很不起眼,好像根本不值钱,摆弄起来就不那么精心。但是不久之后的一件事却让他再也不敢大意了。
  一次,赵泰来回香港办事,遇到一位喜爱收藏的朋友。赵泰来让他看从伦敦地库中带回的一个小碗。朋友感觉挺好,说帮赵泰来拿去问价钱。赵泰来觉得这碗没有特别之处,不会太值钱。
  赵泰来说,实际上这个碗是清乾隆年间的瓷器,全名叫珐琅粉彩杏林春燕图碗。懂得这一行的,一看就知道,这东西太难得了。后来朋友问我,你要多少钱?我说合理就卖给你了。他说我给你18万。我吓了一跳。
  珐琅彩瓷器是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的御用瓷器,用的是当时最好的工匠、最好的画师、最昂贵的材料,而且是在紫禁城内制造的。工艺复杂、造价极高。除了皇帝和他贴身的几个人用,其他人别说用了,连见的机会都没有。目前珐琅彩瓷器存世极其稀少,被人称为世界上最奢侈的艺术品。2006年香港拍卖行拍了一只珐琅彩碗,一亿五千万,是目前世界上珐琅彩瓷器最高的价钱。
  偶然卖出的小碗让赵泰来意识到,地库里家传宝藏的惊人价值。回到伦敦后,他更加努力地清理地库中的藏品。越来越多的宝贝被他陆续从地下搬运出来。整整一年时间,赵泰来都沉浸在无比兴奋之中。他不敢相信这么多宝贝都是自己的。
  兴奋之余,赵泰来的心里又产生了新的疑问。他几乎每天都在地库里忙碌,一年来,清理出来的各式藏品已经上万件,可让他惊讶的是,地库只腾空了一小部分,拿出的万件藏品,还不到总量的十分之一。
  赵泰来觉得奇怪,地库上边的马房看着并不大,可是下边地库怎么会这么大呢?他在农场草坪上仔细观察,不禁大吃一惊,原来整个农场的草皮底下都被掏空了。也就是说这个农场有多大,地库就有多大。地库的前面3米高,最后5米高。赵泰来估计有3000多平 方米,这么大的空间里全都堆满了奇珍异宝,这得多少东西啊!
  赵泰来琢磨,这么多藏品,是不是都像那个小碗那么值钱呢?这些藏品假如不是真品为什么有人要费这么大的劲让它漂洋过海千里迢迢运到英国?而且还专门为它们建了一个庞大的地下仓库;假如是真品,这么一大批难以估价的稀世珍宝为什么会在异国他乡的地下沉睡了近百年?
  自己看不懂藏品,不能找老师学,更不能让别人帮着看。赵泰来一边清理一边抽时间去图书馆查资料、去英国博物馆参观,并留意世界各大拍卖行古董拍卖行情。他对自己手里的古董有了更多的认识。
  赵泰来说,我运回来的很多瓷器价值很好,像鱼罐、嘉靖年代的瓶都拍了4000多万人民币。在25年内,苏富比、佳士得拍的很多封面瓷器,我运回的藏品中基本都有。
  赵泰来想,这些东西是谁收藏的?为什么会在姨妈手里?
  为了解开心中的谜团,他查阅了不少资料,并且从家中的长辈那里断断续续了解到一些情况。原来,赵泰来的祖上,有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伍廷芳。伍廷芳是清末民初著名的外交家和法学家,同时,还是著名的收藏家。他曾留学英国,是中国第一位法学博士。回国后从政,官至二品。先后被清政府任命为驻美国、英国、西班牙等国大使。
  赵泰来的姨妈是伍廷芳的外孙女,伍廷芳是赵泰来的外曾祖父。伦敦地下仓库的藏品来自于伍廷芳和他的家族。这些藏品为什么被运到伦敦,家族里没人知道,赵泰来也没找到相关的记载。他只能根据当时的情况做一些猜测。
  虽然不能确定这些家传宝藏的确切来历,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这批宝藏价值连城。
  可是,让赵泰来怎么也没想到,这巨大的财富,不但没让他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反而让他越来越觉得苦不堪言。
  因为宝藏的价值惊人,所以赵泰来格外谨慎。每天一个人独来独往,从不找人帮忙。不管多重的东西,都自己想办法把它搬出来,再把它包好,找车往回拉。为了秘密不被外人发现,赵泰来不敢请人给地库装电灯,他只能用手电筒照明。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赵泰来有点麻木了,当初的兴奋劲逐渐消失。他甚至觉得这数不清的奇珍异宝,已经成了负担。有时坐的时间太长,站起来头晕眼花。他想,会不会一生都挖不完呢?
  刚开始清理,因为小件的东西比较多,还比较好办。后来的东西个头越来越大,也越来越重。清理工作已经不只是枯燥烦闷的事,而是成了重体力劳动。赵泰来说,有一种花瓶一个最少有50斤重,有几百个,我每天都要搬几十次,搬得腰都伸不直了。
  除了枯燥、劳累,有时还有危险。在搬东西的时候,赵泰来不止一次被砸伤,磕掉了几颗牙。有一次东西掉下来把脚趾的骨头砸断了。面对地库里搬不完的藏品,赵泰来想,姨妈留给自己的巨额财富到底是幸福还是痛苦?自己也说不清楚。他觉得再这样干下去非崩溃不可。有时到外面吃一点东西、吸一点新鲜空气,在草地里搏命大喊,发泄完之后再接着干。一转眼七八年过去了,赵泰来清理出来的藏品已经堆满了姨妈留给他的几栋别墅。客厅、卧室、厨房,甚至连卫生间都摆满了东西。不过总算地库里大部分东西都清理出来了。这时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在地库的最里边,竟然摆满了巨大的石像和铜像。
  赵泰来说,铜器都2米多高,凭借一个人的力量,把上百座巨大雕像搬离地库几乎是不可能的。佛像有几百上千斤重,我只能用铁棍撬、铁链吊,再用铲车推出去。
  当赵泰来把最后一个巨大的佛像搬出来之后,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自己已经在这个黑暗潮湿的地库里忙碌了整整10年。长期的辛苦劳作让他显得非常憔悴。但是,看到埋藏了百年的宝贝终于在自己的手里重见天日,对去世的姨妈也是个圆满的交代,心里感到欣慰。
  在清理出来的藏品中,有红山文化的古玉;战国时期的编钟;汉代的金缕玉衣;大量明清时代的瓷器、鎏金佛像、名家书画等等,总数近10万件。
  坐拥数不清的宝藏,后半生可以尽享荣华富贵,眼看幸福的生活就要开始,但赵泰来心里并没有感到轻松和高兴,反而更加苦恼。
  看着堆在家里的宝贝赵泰来犯愁了,怎么处理它们呢?卖掉换成钱,自己就有数不完的钞票,守着这么多钱,他会提心吊胆;像姨妈那样想办法保守住这个秘密,孤独寂寞地终老一生,也很痛苦。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这些稀世珍宝在地下埋藏近百年,除了自己,没有人看到过它们的真容,领略过它们的艺术魅力,为此他感到深深的惋惜。思前想后,有了一个新的打算,他要给这些宝藏找一个更好的归宿。他决定,把所有的宝藏运回中国,捐赠给中国的博物馆,让更多的人了解祖国灿烂的历史文化。
  要捐献藏品,秘密瞒不住了,家里所有人都知道了宝藏的秘密。得知赵泰来要把所有宝贝捐出去,家族内掀起了轩然大波。很多人都说他傻。面对家人的冷嘲热讽,他根本没放在心上,他打定主意要做的事谁也别想拦。不过,赵泰来没有料到把这些宝藏全部运回中国可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的事。他更没料到,为了运送宝藏竟然又耗费了他近10年的时间。并使他几乎倾家荡产,甚至不得不到处收废品、捡破烂。
  为了把宝藏运回中国,赵泰来首先必须把所有的藏品仔细包装,以免在运输中受损。可是他没想到,英国的包装费用极其昂贵。
  赵泰来说,在伦敦,包装一件中等大小的藏品,大概要500元人民币,一件要500元,10万件得多少钱?这还没算运费。
  好在姨妈去世时给赵泰来留下了一笔钱,他都用来买包装。赵泰来说,当时我有八九十万英镑,本来以为这么多钱用作运费、包装费绰绰有余,没想到钱花光了,东西才运了一小部分。赵泰来想,姨妈不是留给自己好几栋别墅吗?把别墅卖了不就有钱了吗。他卖掉了四套别墅,可是卖房子的钱花得差不多了,东西还没运完,赵泰来一筹莫展。
  包装贵就想办法找不花钱的包装。从此,伦敦街头,出现了一位到处捡包装箱、泡沫板、海绵等各种废弃物的人,大家以为是一位清洁工。其实,这个人是赵泰来。
  赵泰来说,为了省钱,别人包家私的东西不要了我就去拿,有时给点小好处请家私店的员工帮我留着废弃包装物。很多做家私的印度人说我是中国的乞丐。
  外人看赵泰来可笑,家里人觉得他不可理喻。放着荣华富贵的日子不过,到处捡破烂,是自讨苦吃。赵泰来认为自己做得无愧于心,不管别人怎么说,依旧我行我素,一门心思做自己要做的事。
  常言道,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后,赵泰来终于把所有的宝藏运回了中国。大大小小的藏品足足装了40个集装箱。他把宝藏捐献给了国内各大博物馆。
  赵泰来捐赠的藏品,种类繁多,范围极广。有直径接近一米的瓷盘、有小巧精致的瓷瓶;有清朝乾隆皇帝的把玩之物。据介绍,目前同类题材的花瓶全世界不超过5件,极为珍贵。一幅现藏于广州艺术博物院的唐卡被当作镇院之宝,是仅次于拉萨布达拉宫的收藏。赵泰来捐出的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专家估价1.5亿元港币。还有巧夺天工的汉代金缕玉衣、鎏金的佛像、青铜雕塑等6万余件。其中许多藏品,被专家鉴定为国家级文物,其价值无法估量。
  现在,赵泰来最喜欢做的就是在国内各大博物馆、博物院里跟普通观众一起观赏自己捐出的文物。每当看到大家认真观看并发出由衷赞叹的时候,他心里特别自豪,他觉得自己这20年没白费,他为这批宝藏找到最好归宿的这种快乐是什么也替代不了的。
其他文献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行将结束,胜利在望。这时,占领意大利那不勒斯的盟军中出现了疫情:高烧、皮肤红疹,每天都有几十名士兵受到感染。斑疹伤寒!一种常伴随着战争或天灾出现的烈性传染病。突然的瘟疫让盟军内部异常恐慌。    万能的滴滴涕    斑疹伤寒由虱子传播,会造成大量人员死亡。就是这个斑疹伤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吞噬了300万生命。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人们想对这瘟疫釜底抽薪,消灭它的传染者。他
期刊
从荒芜贫瘠的小渔村,发展为中国第一座农民城。风光背后,有着怎样难以忘怀的岁月?    1984年以前的龙港仅仅是位于温州鳌江南岸的一个小渔村,没有人会料到,在以后的二十几年间,龙港会引起上至中央,下至普通百姓的高度关注,而且被国家发改委定为小城镇综合改革试验区。这一切源自于龙港走过的一条不同寻常的建镇之路。(图1)   1984年,是20世纪80年代改革先锋陈定模回忆中被反复记起的时间。这一年,陈
期刊
60岁依然翱翔蓝天,44年的驾龄使她成为我国飞行时间最长的女飞行员;她技艺高超,1万8千小时安全飞行的经历,带给她多次承担特殊首航任务的机会。在中国飞行教员的行列中,她是屈指可数的资深女教官。(图1 )    2009年5月4日上午,担任海南航空7191次航班机长的李燕生早早来到首都国际机场。今天她要执行一次十分特殊的飞行任务。平日五六分钟就能完成的机身检查工作,今天她却用了超出平时一倍的时间。 
期刊
4万多个农户,提供着1500万人的粮食需求量。可是,繁荣的背后藏有危机。    在丹麦丰饶的国土上,农田占了四分之三的面积,大片精心耕作的谷物并非人的口粮,而是牲畜的饲料。这里运行着当今世界上效率最高的现代农业,人均肉类和谷物的生产量世界第一,猪肉出口世界第一。(图1)  走近丹麦世界最先进的生猪屠宰厂,第一个疑问就是,杀猪厂为何需要这么多烟囱?  丹麦的大型生猪屠宰厂共有13个。节能降耗的成绩非
期刊
中英联军在缅甸作战失利;法西斯轴心国在海上会师,中国远征军将如何作战?  1942年5月,中英联军在缅甸作战失利,日军占领缅甸,英军退入印度;1942年7月,德意联军在北非突入埃及,进抵距开罗只有350公里的阿莱曼地区;1943年5月,德国海军在马来西亚的槟榔屿建立基地,在此与日本人在海上建立战略会师。    绝地反击    根据德日协定,两国将以远洋潜艇为先导,组建潜艇联合部队,攻击盟军要害目标
期刊
猕猴抢劫    6月的一天早晨,河南省济源市五龙口镇山口村村民翟欢和小霞一起去镇里赶集。两个人一路上有说有笑,还吃着花生米。经过一片树林时,突然感觉身后有响动。  翟欢和小霞吓了一大跳,以为是坏人,她们回头望去,只见隐隐约约有几个身影在树林里晃动,而且不时地发出怪叫声。  五龙口镇位于太行山区,这里山峰连绵,原始森林密布,山上有金钱豹、野猪、金雕等动物。如今发现树林里有几个黑影在跟踪自己,周围又没
期刊
深圳,有多少创业者在这里成就了人生梦想?    张铁利已在深圳生活11年,他非常喜欢这座城市,因为喜欢,他总想为这座城市多做点事。他用手中的DV纪录深圳生活的点点滴滴,希望更多的人看到他作品中的深圳,让人们关注深圳,使这座城市更加美好,更加和谐。  张铁利祖祖辈辈生活在陕西浦城的农村。1998年,只有高中文化的张铁利只身来到深圳,经过11年拼搏,他已成为深圳知名的自由撰稿人。张铁利的笔名“鹏城寻梦
期刊
2007年4月10日凌晨3点, 一辆出租车呼啸着驶进四川省人民医院。一个中年男子急匆匆将一位昏迷不醒的老人送进急诊科。当医生要求中年男子缴纳医药费时,他的脸上却流露出一丝为难的表情。  面对医生质疑的目光,中年男子向医生讲述了一个小时前发生的事情。  中年人名叫廖自南,是成都市一名出租车司机。一个多小时前,他从郊区返回市区收工回家。当车开到清江路时,他突然看到公路边上躺着一个人。老廖赶紧停车走过去
期刊
十八岁,他立志“不为良相,宁为良医” ;  三十岁,他在北大医院创办国内第一个小儿外科专业;  八十岁,他荣获国际小儿外科界的最高奖项——“丹尼斯布朗”金奖。    六十年前,一位年轻的大夫和他的同行们开创了中国小儿外科事业,在这个原本不受重视的领域创造了辉煌的成就,这位大夫就是中国小儿外科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金哲。  在北京儿童医院的特需诊室里,90岁高龄的张金哲院士仍坚持进行日常门诊。自从1
期刊
一支看似普通的笔却有着不寻常的功能,它时刻监视着写字人的姿势,当写字人的眼睛离桌面太近时,它会立刻提醒。  1994年的一天,家住福州市的林文。看到上小学五年级的女儿慢慢走到他的跟前,向他说了一件事。  林文:我女儿说,爸爸,我的眼睛怎么看不清东西了。  林文认为孩子学习任务过重,眼睛有点近视了,便带女儿到医院检查。先做了常规检查,又做了仪器检测,最后给女儿配了一副高度近视镜(图1)  让林文没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