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hy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生态旅游概念的提出,乡村旅游以其自有独特的魅力吸引越来越多的旅游爱好者。本文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分析了目前常见的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就怎么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提高农村的经济增长点,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案。
  关键词:生态旅游 乡村旅游 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12(b)-0239-01
  
  1 绪论
  乡村旅游是一种以乡村空间的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有的生产形态、民俗民风、生活形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和乡村文化等为对象,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求新和回归大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利用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和组合产品,集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度假和购物为一体的一种旅游形式[1~2]。乡村旅游发生在乡村地域,不仅能有效缓解都市居民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以其自然的乡村风光,淳朴的乡村风情,原生态的乡村文化以及与世隔绝的宁静氛围带给旅游者不一样的体验,给心灵一次洗礼;与此同时,它也能有效地缓解乡村的衰落,增加农民的收入,解决农村的富余劳动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的一支强大的支撑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此外,从世界旅游业发展趋势看,生态旅游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生态旅游注重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情况下,利用大自然一些原生性的资源来发展旅游业。
  
  2 乡村旅游的意义
  在我国,在政府的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背景下,乡村旅游虽然发展时间不长,也被有关专家学者提升到了解决农业发展的战略高度。乡村旅游的作用和意义可以归结如下。
  2.1 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乡村旅游的发展必将带动农村各个方面的提高与发展,农民的收入增加了,才有动力思考更深层的东西,如开发新的农产品,引入新技术更好地从事农业生产,从而从根本上摆脱贫穷落后的局面。
  2.2 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
  乡村旅游不仅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它促进了城乡之间的交流,拓宽了农民视野,在两种文化的撞击下择其优者而吸取之,使得全民的道德文化思想素质都有整体的提高。
  2.3 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
  乡村旅游不仅使我国的农村经济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而且也促进了农民获取精神食粮的需要,从而使得两个文明得以统一和谐发展。
  
  3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阶段
  我国乡村旅游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大体上有三个阶段:一是农家乐,这基本上是一个点状发展,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要内容;第二个阶段开始提升到乡村旅游,这可以说是一个线状的发展,就是乡村景观和景区的观光,像农业的绝景和胜景,比如说云阳梯田;现在乡村旅游正面临着第三个发展阶段,就是要培育休闲农庄,把乡村旅游提升到区域经济和城乡新统筹的格局上来,这是一个面状的发展态局。从乡村旅游发展趋势来看,应该是从点到线再到面。
  
  4 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
  在国内外广泛发展乡村旅游的黄金时期,选择一种适合当地乡土人情的发展模式显得尤为重要。乡村旅游是一种乡村特色与旅游业融合的产物。由于我国农村地域类型的多型性、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和民俗风情的多样性,乡村旅游在全国各地的发展模式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4.1 特色村塞型模式[3]
  在我国广大的西部地区,聚居着大量的少数民族。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海拔较高,且群山连绵,当地建筑依山傍水,极富少数民族特色,而这些少数民族风情一直就象是神秘的世外桃源不为他人所觅。近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旅游扶贫政策的实施,许多少数民族村寨以原生态的自然风光、极具地域特色的人文景观和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各村寨纷纷掀起旅游开发的热潮。
  4.2 主题农庄发展模式[4]
  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以一家集餐饮娱乐、休闲度假、户外运动、农业观光为一体的主题农庄随处可见,垂钓、参观农庄、种植农作物、本地乡村的特色食物等都吸引着不层年龄层次的旅游者。暑假里,带着孩子去郊区农庄,亲近大自然,是暑期教育的好办法。其一可以让孩子了解一些植物生长的秘密,认识不同的植物,拓宽自己的视野。其二可以通过亲手参与某些作物的种植过程,感受与大城市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获得身心的完全放松。
  4.3 乡村民俗体验发展模式
  乡村旅游是以家庭、情侣或自驾车为出游方式进行的一种休闲的旅游方式,因此独特的乡村模式更能吸引他们的眼球。 “农家乐”、“渔家乐”、“牧家乐”这样的模式故然能在短时间内吸引旅游者前往,但由于这些模式已经在乡村旅游中普通存在,因此并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而乡村民俗由于各地区、各民族间有很大差异,其实施的手法也各有不同,在呼吸清新的乡村空气的同时融入当地的民俗,能给旅游的人们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4.4 乡村俱乐部模式
  乡村俱乐部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产物,它不仅是乡村旅游的高级会所和信息中心,能够给处于世外桃源般生活环境中的人们以与时俱进式的现代信息,使得乡村生活不是回归原始而是保持自然。同时它也向乡村旅游者提供全方位的乡村旅游服务,包括住宿、餐饮、休闲娱乐等,旅游者可以在不同地方不同乡村俱乐部享受到一体化服务。自驾车群体旅游也可以通过订购乡村旅游线路获得自助式全程服务。
  4.5 现代商务度假与企业庄园模式
  现代企业逐渐更趋于人性化,商务旅游模式的提供给企业员工提供了相互交流以及缓解工作压力的比较有效的方式。企业董事会议、商务谈判、员工奖励度假等功能的提供能给乡村经济提供一种更实在的固定的来源。
  4.6 参与式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参与式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让旅游者能亲手制作农产品,亲手参与农作物的耕作,亲身经历乡村的某些民俗如泼水节等,一次旅游就让他们触及到了灵魂深处的东西,让他们流连往返。因此这样的模式比较容易形成稳定的客源,因为怀念,所以他们会每隔一段时间就回到这儿,同时愉快的参与式的模式也能让他们成为最好的广告,吸引更多的朋友来到这儿,这种个体—广播式的旅游者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其意义不言而喻。
  
  5 结语
  在我国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同时,应注意保护原态型的乡村资源,发展多元化的旅游模式,合理地利用乡村的当地特色资源,完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增加乡村旅游景观的地方特色,防治环境污染。
  
  参考文献
  [1] 杜江,向萍.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旅游学刊,1999,14(1):15~ 18.
  [2] 肖佑兴,明庆忠,李松志.论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类型[J].旅游科学,2001,16(3):8~10.
  [3] 林刚,石培基.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认识[J].开发研究,2006,23(6):72~74.
  [4] 王云才.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形态和新模式[J].旅游学刊,2006,21(4):8.
其他文献
分析了装配图中标题栏、明细栏的数据结构及其算法。在AutoCAD环境下实现了明细表的管理与自动生成, 以及与产品数据管理(简称PDM) 之间的双向数据通讯, 提高了设计效率, 有利于CAD与PDM的集成。
[目的]筛选适合防控烟草脉斑病传毒媒介烟蚜的高效低毒药剂。[方]2010~2011年对烟蚜进行了3种药剂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参试的3种药剂中,对烟蚜的防治效果以5%吡虫啉乳油1200
第九届中国国际建筑陶瓷及卫浴科技精品展将于4月1日正式登陆上海,伴随08奥运年浓浓的运动气息,本届国际建陶设计展各参展商频频出手,强势扩张品牌影响力。据悉,海棠(HITOM)等国际
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民营经济报·陶瓷资讯》联合主办的第七届中国仿古砖高峰论坛暨十年大赏颁奖礼,8月1日在佛山瓷海国际商务中心隆重举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长刘
6月14日,我国首批建筑卫生陶瓷行业信用等级优秀企业评价结果在北京揭晓,并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了诚信企业发布会,向首批被评为信用等级优秀的16家卫生洁具、34家陶瓷砖和陶瓷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测试了9个油菜品种的45个油菜籽仁样品的光谱。光谱显示,油菜籽仁的主要成分是油脂、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对各品种油菜籽仁的平均光谱差异和吸光度
摘要  阐述了插穗来源、扦插时间、基质、穗条处理和外源激素等因子与鹅掌楸属植物扦插生根关系的研究进展,为鹅掌楸属植物苗木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鹅掌楸属植物;扦插繁殖;生根;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S7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36-12964-01  AbstractThe research progresses of relationship b
近年来由于高层建筑迅猛发展,施工中固定式塔式起重机(以下简称塔机)使用量急剧增加,其中一部分基础采用预埋节。经过长期检验发现,有部分用户使用标准节代替预埋节预埋,使用后并没
第四期:辊道窑氧化充分是否有利于产品烧成时发色“辊道窑氧化充分有利于产品烧成时发色”是2003年以来,不少生产一线中的同行提得最多的一句话。现在笔者看来这句一直被大多数
2008年10月29日,佛山市禅城区隆重召开科学技术表彰大会,总结近年来禅城区科学技术工作,表彰奖励一批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及个人。省科技厅副厅长陈新,省科协副主席吴焕泉,市委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