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依托校企双创基地提升食品类人才培养的研究

来源 :中国新通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gsto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近年来,受人均生活水平及物质基础日益提升的影响,社会对于食物品质、健康及营养的要求也更为严格。食品工业作为三大支柱型产业之一,面临着专业人才数量严重不足的问题,尤其是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缺失的情况严峻,与工业产值中食品产业位居前列的趋势相背离。如何肩负起培养食品专业人才的重担,成为医药类食品专业的主要任务。本文以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切入点,分析其现存问题,进一步提出具体的依托校企双创基地培养措施,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 校企双创基地 食品类人才 培养措施
  近几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渐渐增多,新形势下就业环境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全新的要求及标准,仅仅依靠单一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无法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及时代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实施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即“双创教育”)不止能明显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更能大幅度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利于积累更多的创业经验,而动手能力提升及实践经验积累,基本实现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及提高自身认知水平的目标,真正意义上做到健全学生理论知识体系,造就身心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1]。鉴于此,本文针对依托校企双创基地提升食品类人才培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食品类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存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目前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着重强调于教学课堂中传授理论知识及开展实验论证,实践教学环节往往流于形式流于表面,尤其是专业实习期间学生无法接触到更多的内容,造成“管中窥豹”或“走马观花”的局面,导致其教学效果根本达不到实践教学目标[2]。同时,重理论轻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程度上削弱学生遭遇专业问题时理论应用实践的能力,与用人单位人才要求相违背。
  2、重灌输轻创新。常规课堂教学模式中食品类专业教师倾向于实施统一人才培养方案,主张向学生灌输性讲授专业课程中所有知识点,促使课堂教学模式停留于教师讲、学生听的阶段,根本无法吸引学生注意力,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及积极性。同时,过于看重灌输理论知识要点的教学模式无法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精神,与学生个体个性化发展需求相背离,甚至可能削弱学生学习热情及兴趣。
  3、重科研轻教学。绝大部分高等院校食品类专业青年教师往往由高校毕业后直接转入教师岗位,其学历高且理论功底扎实,但是其实践经验及实践能力远远不足。同时,各个高等院校中学术评价体系将科研成果视为最为核心的指标,例如:主持课题项目、数量及论文质量等,甚至与职称评定或年度考核间相挂钩,促使专业中青年教师投入大量精力于科研环节,对于教学环节(特别是食品工业生产一线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其专业知识结构亟待完善。
  二、依托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基地提升食品类人才质量的培养措施
  2.1汲取案例经验
  在實际培养的过程中,相关院校定期邀请基地企业市场营销人员、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走进校园,向学生及教师分享交流产品销售、生产实践及课题研究的成果及经验,真正意义上做到系统性分析产品研发过程,进一步开拓学生视野,调动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及积极性。
  2.2拓宽固有思维
  在实际培养的过程中,相关院校以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基地企业具备完整产业链为前提条件,充分发挥基地全产业的优势及作用,通过组织合作培养活动等方法,树立食品类专业学生双创时间教学中形成全产业链的意识,有助于纠正其原本错误认知。同时,搭建全产业链知识体系能帮助学生摆脱单一生产环节的思维定式,尽可能以全过程角度审视产品各个生产环节,有助于控制产品生产质量。
  2.3打造导师团队
  高水平教学队伍是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充分发挥其自身功能的前提条件,对于保证实践指导水平及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实践技能具有不可比拟的积极作用。因此在实际培养的过程中,相关双创基地推行导师制进行实践教学,做好基地内兼职导师的选拔工作,构建具有企业特色的人才选拔机制,有助于贯彻落实因材施教的工作理念。同时,由企业牵头聘请兼顾指导能力及教学经验的工程技术或管理人员为基地兼职导师,肩负起实训指导的工作职责。
  三、结语
  通过本文探究,认识到面临当前我国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及大学生就业竞争压力,相关高等院校必须积极改革,深入探索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及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素质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同时,积极建设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基地,充分发挥其提高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为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导向且兼顾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复合型食品类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  考  文  献
  [1]何秉高,史丽娟,孙向阳.浅析校企“双创”合作下的人才培养与课程建设[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11):51-52.
  [2]李杰,肖露,刘成国.依托校企双创基地提升食品类人才培养的探讨[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6):71-73.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通过对现有教学组织形式的分析及問卷调查,探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超声诊断学教学的应用价值,对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探索,持续推进教学改革。  【关键词】 以学生为中心 超声诊断学 实验教学  超声诊断学是一门建立在图像基础上的“形态学”学科,也是操作技巧性较强的“技术性”学科,它呈现的是实时、连续、多切面及多角度动态观察以获得最佳显示的疾病图像。所以相比之下实验教学会比传统的理论授
【摘要】 在分析体育课程数字化平台的研究背景的基础上,阐明体育课程数字化平台建设的现实意义和作用,通过对比MS Access和MS SQLServer的特点,分析确定了构建体育课程数字化平台时数据库平台,对比分析了C/S架构和B/S架构两种架构,进行了架构的选择,提出了数据分类存储策略。  【关键词】 数字化 体育 网络教学  在“互联网+教育”高速发展的情况下,高校的教学模式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
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迅速发展,研究风电系统的动态特性及其电压稳定性就有着重要的意义,风电场在实际运行中极易受到自然风的影响,这使得风电系统比常规的电力系统更容易激发混沌,而且,混沌在风电场中的振荡形式与强度可能和电力系统中的还不一样,这使得混沌机理的探究成为难题。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和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对风电系统的混沌行为进行检测、分析和控制。由于风电系统的特殊性,本文利用相空间法
有源前端(AFE)变换器具有网侧电流正弦、功率因数可控、直流电压恒定的优点,且可实现电能回馈电网,因此在有源滤波、无功补偿、新能源并网发电、能量回馈等场合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本文分析了有源前端变换器四象限运行的基本原理及其基本拓扑结构,建立了该变换器在三相静止坐标系(abc)、两相静止坐标系(αβ)、同步旋转坐标系(dq)下的电压电流数学模型,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功率数学模型,并分析了固定开关频率PW
近年来,诸多领域对多相电机驱动系统的应用需求日益增多,为多相电机供电的多相电力变换器备受关注。随着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和自动控制理论的不断发展,多相矩阵变换器(Matrix Converter,MC)以其符合模块化发展方向、优良的输入输出特性、可控输入功率因数等优点成为多相电力变换器中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一员,因此成为该领域内的研究热点。由于我国电力系统以三相正弦交流电为主,故本文主要研究三相-P相矩阵变
学位
【摘要】 大学的班集体,是学生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基本组织和基本单位。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也是所有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指南。本文是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教育理念,运用在推进高校优秀班集体建设的过程中,从而达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优秀班集体 建设 初心 使命  大学的班级,是
【摘要】 在“互联网+”时代,科学技术与信息化技术日新月异,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主要介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能够迎合时代的步伐,凸显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性,弥补传统课堂的局限与不足,继而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关键词】 微课 翻转课堂 大学英语 有效性  一、引言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下大学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技术(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MMC-HVDC)在区域电网互联、孤岛供电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在直流输电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电压等级以及传输容量不断增大,为满足其耐压需求,换流器桥臂子模块数量不断增加,这使得其控制变
本实验首先研究了醋酸铜(Cu(AC)2)在体内对小鼠HepS肝癌移植性肿瘤的影响,以及其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的毒性效应。采用体外培养Hela细胞,不同剂量醋酸铜(0~40μg/ml)作用72
【摘要】 互联网的发展,使其成为了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教学质量评价则是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之一。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能有效解决以往教学质量评价方式中的一些问题,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因此,本文主要从评价主体、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方法这三方面来进行互联网下教学质量评价模式的研究与分析,给相关工作者以参考。  【关键词】 互联网 高校教学 教学质量评价模式 研究探索  引言:互联网时代下,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