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文学多元殊异对立的人生意义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fengtao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希腊是人类儿童时代的天性发展得最完美的地方,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古希腊文学通过神的故事,英雄行为包括普通人生活的描写,展示出古希腊人们所追求的丰富、多彩、复杂、矛盾的人生意义。
  我们走进古希腊的文学世界,在奥林波斯山众神的故乡,在英雄们感天动地行为中,在普通男男女女的平凡生命交织的风俗画里,我们看到的是丰富、多彩、复杂、矛盾的人生意义追求,感觉到万紫千红的生命意义花朵竞相绽放。纵观古希腊神话史传,我们发现,古希腊人所追求的人生意义具有如下突出特点。
  一、意义追求多元,富于自然健康的精神
  人们往往把人类文明史的初期比喻为人类的童年时代。马克思认为:人类的童年在不同地方发育状况不同,“有粗野的儿童,有早熟的儿童,古代民族中有许多是属于这一类的。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古希腊人的儿童时代发育正常,不仅有健康的体魄,更主要具有率真、活泼、无拘无束、具有丰富的幻想能力,因为他们不挑食,能在自然社会、人生中吮吸丰富的乳汁,所以黑格尔称古希腊人像鸟在空中自由、活泼、乐观、开朗地歌唱。表现在古希腊神话、史诗中人的生存意义便表现得多姿多彩,异常丰富,展示出希腊人追求多元的意义,富有自然健康的精神。
  (一)为全人类生存幸福献身的最崇高意义
  古希腊文学中所歌颂的最崇高的人生意义是普罗米修斯的责任感和牺牲精神。在埃斯库罗斯的《普罗米修斯三部曲》中,普罗米修斯是人类的创造者,对人类的福祉富有强烈的责任感,他发明了数字和文字、船和帆;教会人类观察天象,用文字交流,驾驭牲口,采矿冶炼,农耕技艺,使人类生存得更舒服。更为重要的是,普罗米修斯冒着触犯天神的巨大危险为人类盗来了天火,使人类悄悄地踏进“文明的门槛”。普罗米修斯以人类的生存幸福为使命,表现出博大的爱心和崇高的责任感。当宙斯对他实施残酷的报复惩罚,用铁链将他锁在高加索悬崖上,每天派一只恶鹰去啄食他的心肝,白天吃掉多少,夜晚又恢复原状,日复一日折磨他。但普罗米修斯的精神坚不可摧,对自己为人类所做的一切无怨无悔。普罗米修斯的形象堪称不朽,自古至今获得人们的歌颂。所谓不朽,意味着他的生命获得至高无上的意义。正因如此,马克思称赞普罗米修斯为“哲学的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
  (二)在社会中冲突为群体牺牲个人的伟大意义
  在古希腊史诗、传说中,自觉地克制个人欲望,甚至超越较为狭隘的血亲氏族利益,而为更为广大的社会群体——氏族联盟或城邦负责甚至牺牲的英雄人物大有人在。如史诗《伊利亚特》中阿喀琉斯的挚友帕特罗克洛斯,希腊英雄阿喀琉斯与主帅阿伽门农发生冲突,愤怒罢战,导致特洛伊人的反攻,希腊联军惨败,几乎全军覆没。在这危机关头,阿喀琉斯仍无动于衷,帕特罗克洛斯为盟军困境焦虑万分,在阿喀琉斯面前声泪俱下,劝其息怒参战,挽救危局。其实,帕特罗克洛斯深知此战危险,联军一败再败,将领们死的死,伤的伤,士气低落,而敌军主帅赫克托耳十分骁勇,又连战皆捷,锐气正盛,但他明白联军的生死存亡在此一举,他顾不了个人安危,只能拼死一搏。最后,由于他带领部下殊死一战,击退特洛伊的攻势,挽救了全军,但自己却战死沙场。史诗中荷马毫不吝惜笔墨描写帕特罗克洛斯战斗的勇猛,牺牲时的悲壮,尤其对他顾大局、识大体,为集体利益勇于牺牲自己的精神意义的肯定。荷马史诗中这种对集体主义精神的赞颂还表现在许多英雄的描写中,如赫克托耳为了城邦的生存浴血奋战,死而后已;傲慢专横的阿伽门农为了整个联军利益向阿喀琉斯屈尊陪礼,化解仇怨,取得最终胜利等,显示出为氏族或城邦群体利益舍弃或牺牲个人利益的英雄行为,会受到古希腊人大力颂扬并使人生获得崇高意义。
  (三)为血缘亲人的爱受尽苦难,痴情不改的珍贵意义
  恩格斯曾说:“亲属关系在一切蒙昧民族和野蛮民族的社会制度中起着决定的作用”。在人类童年时代的古希腊文学表现中,由血缘关系的亲属组成的家庭对每个个体人生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一点在史传《奥德塞》中得到深刻透彻的表现。《奥德塞》是一个关于家的故事。俄底修斯一心要回家与妻儿团聚,十年漂泊、历尽艰辛,当他流落在卡鲁普索女神所在的仙岛时,毅然拒绝了美丽女神的诱惑和许愿,他生活中唯一的信念是回家!回家!家是他的人生意义所在。妻子珀涅罗泊在丈夫漫长的征战十年,漂泊十年中,上百个求婚者没完没了地纠缠,但她对丈夫忠贞不二,想方设法与求婚者周旋,一心一意等候丈夫归来。儿子忒勒马科斯小小年纪,不畏凶险,毅然离乡背井,在茫茫人海中寻找父亲。“家”对他们的意义是何等重要。表面看,丈夫、妻子、儿子活动形式不同,精神本质却是一样的——都在找“家”,都视家为生命中至关重要的意义。因为家的含义不仅是生活过的地域、一座宫殿或多少财产,更主要的是血缘亲属之间的依恋,正因为家的特殊意义,三个人物寻家的渴望十分强烈,意志异常坚定。最后父子重逢的喜悦,夫妻团圆的幸福,字里行间,流溢着诗人的喜悦和幸福,让人情不自禁地感叹:有家的人生多美!家让人感到生活的意义。
  (四)肯定个人的欲望,个人尊严的自然个体的生命意义
  古希腊文学中对生命原欲(个体人的基本欲求)描写最充分的莫过于《伊利亚特》。作品描写的那场战争起因与主要情节都与原欲有关,前者是帕里斯与海伦的爱情与私奔;后者是阿喀琉斯的盛怒。对于帕里斯与海伦的情欲以及因此而带来的苦难,史诗予以了一定的谴责。但我们更应看到,作品从其他许多方面缓和甚至消解了对海伦的恶感。首先,史诗以极力渲染海伦内心真诚的忏悔,内心的痛苦,这既有责备更有深深的同情;其次,海伦与帕里斯越轨的爱情是来自一种神意,即爱神阿芙洛狄忒的许诺,他们是不由自主的。而在古希腊人看来,神意是不可违抗的,所以,他们应该得到理解、宽容;第三,在神话故事里比人更从聪明、更有力量的奥林波斯山的神明,一样情欲旺盛,宙斯结过六次婚,还有无数次外遇;爱神阿芙洛狄忒与战神阿瑞斯偷情,曝光后乐得众神开怀大笑。既然创造人、主宰万物的神祗都抗拒不了爱欲的诱惑,有什么理由苛求、职责帕里斯和海伦呢。古希腊文学对人的情欲虽然未极力赞美,但他并未否定,至少是持理解、宽容、承认的态度。对阿喀琉斯的愤怒,作品通过客观后果似乎有所质疑,然后,读者从他的盛怒中更多领略到的却是英雄的高贵、自尊、荣誉感,这也正是古希腊文学中表现的许多英雄毕生追求甚至不惜以生命换取的人生意义。
  综上,古希腊神话史诗中这种多元的人生意义取向反映出古希腊人心灵的健康。他们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在四面八方无际无涯的空间中都能寻找到生活的意义。
  二、意义取向殊异,表现出博大的包容性
  英雄时代的古希腊对人生意义理解不仅多元化,多元意义之间又表现出殊异的取向。从普罗米修斯为全人类献身的崇高精神到海伦的情欲、到阿喀琉斯极度自尊的愤怒,古希腊人一并接受肯定,表现了博大的包容精神。这种包容精神也反映了古希腊人儿童时代天真、自然、健康的心态,和早熟的儿童不一样,百无禁忌,无拘无束。联想到我们民族上古文明,如果用马克思的话说,应属于“早熟的儿童”。所谓早熟,就是老成持重,顾虑多。中国上古文化关于人的意义论述最完备的理论当属孔子的儒学,而儒学的核心是“仁”。按李泽厚先生的观点,孔子的“仁学结构的基本特点是实践理性精神。由于实践理性对情感展露经常采取克制、引导、自我调节的方针,所谓以理节情,‘发乎情止乎礼义’。这也就使生活中和艺术中的情感经常处在自我压抑的状态中,不能充分地痛快地倾泻出来。”孔子“仁”学的这种实践理性精神后来被宋明理学推向极端,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种文化人格已不再是早熟,而是病态了。当然西方文化发展到中世纪,由于其督教“万流归宗”,禁欲主义一统天下,西方人的文化心理也出现了障碍,扼杀了基督徒心中对人性及俗世生活的原罪意识与神性的天国来世的向往与追求。幸运的是,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古希腊人的健康精神又复活了。
  正是这种文化的包容性,使西方文化有极强和广泛的适应性,深受西方文化浸润的人能在多种人文生态环境中生存、发展。广泛的适应性是一种文化生命活力的表现。根据英国著名文化学家汤因比研究,地球上曾经产生过21种较大影响的文明,如今保存下来仍呈现蓬勃生机的只有古希腊文明、中华文明等为数不多的几种。这些文明能保存、流传的秘密正是其包容性。如中国古代的儒道互补,其实儒道内在人生意义取向上曾也是殊异的。儒家的“兼济天下”和道家的“独善其身”使中国知识分子人生意义追求能进能退,且进退有据。俗话说:“不在一棵树上吊死。”庙堂与山林两极之间有着巨大的精神生活空间,使中国知识分子不至于陷人极端绝境。
  三、意义本质的矛盾对立,充满了思想的张力
  在神话、史诗所表现的对文明起步时期的希腊人追求的人生意义评价中,有对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幸福献身的崇高理性的歌颂,有对阿喀琉斯为一己的荣誉的愤怒任性不顾集体利益遭受惨重损失的理解,还有对帕里斯、海伦听任自我情欲自由放纵,致使国家荣誉和两国邦交受损,并招来惨痛后果流露出的让我们意外的同情与宽容。他们坦然地表现出对人生意义追求的巨大矛盾、对立、冲突。这种文化精神的矛盾、对立、冲突初看起来是分裂的,的确呈现出文明初期未经理性整合的文化混乱特征。但是,这种矛盾、对立、冲突使文化内在精神充满了张力。怎样认识这种由冲突对立而形成的张力?我们过去谈到西方文化精神时,往往过于从消极方面强调它的内耗,而文化史事实告诉我们,正是这种冲突对立的张力所招致的文化思想论争,促进了思想的发展深入和文化的繁荣昌盛。而恰恰是那些精神高度统一的,或文化思想“舆论一律”的时代,思想文化停滞落后。欧洲的中世纪和我国十年文革就是典型的例子。我们常将有创造性能给人深刻启示的新思想称之为“思想火花”,火花来源是什么?来源于碰撞,只有矛盾、对立、冲突——碰撞才会产生火花!现代信息学、人才学研究表明:杰出的科学家、艺术家以及伟大的科学发现和艺术作品产生的最优化环境是不同的思想、观点能最大限度不受阻碍地自由表达与争论。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说,古希腊神话史诗在人生意义取向所表现出的矛盾、对立、冲突以及由此产生张力的特点,恰恰反映出文化精神的正常与健康。联想到古希腊罗马、西方上古高度发达的文明,以及文艺复兴之后,欧洲文明的迅速发展,几百年来一直处于领先世界的地位,难道这与古希腊神话、史诗这些文化原典中所显示的特殊的文化基因图谱没有关系吗?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政治经济与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博士论文》序[M].人民出版社,1961.
  [3]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72.
  [4]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孔子再评价[M].人民出版社[M].1986.
  (作者简介:叶方石(1963-)男,大学本科,副教授,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其他文献
目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使用钙剂加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疗效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临颍县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11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
目的:回顾性分析左外叶胆管外引流术对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不能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并严重阻塞性黄疸的病人,施行姑息性肝左外叶肝管置管引流,以解除梗阻.分析
本文通过对中日自动售货机的运营模式进行调查、对比和研究,在了解两国运营模式差异基础上,发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
任何先进的育人方法、理念、策略很大程度上都需要与孩子对话、沟通来实现,在对话中成长,在沟通中发展。因此,关爱孩子就要从与孩子的沟通开始。
我院自1990年开始,采用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对124例应用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观察结果.
针对国企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缺乏科学的管理体系、管理方式不合理、人力资源结构不科学等,进行科学分析,提出合理的创新途径,并详细介绍了国企人力资源
高绩效形式下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系统的合理应用,在国内外大多企业内都收获了许多积极的影响,这不但能促使员工收获更多的工作绩效,还能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笔者就对高绩效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都在不断提高.网络时代的发展是日新月异,在网络如此狠抓严打的情况下,依旧有不法分子利用公共网络的安全漏洞破坏
目的总结分析小儿支原体肺炎发病年龄分布,探讨阿奇霉素联合克林霉素治疗此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钦州市钦北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8例小儿支原
事业单位跟其他企业一样,人力资源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关系到事业单位员工的综合素质水平以及事业单位的综合实力.目前,各事业单位对人力资源管理都进行了改革,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