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体育美学的内容、方法和意义

来源 :体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time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理论对体育这种特殊的生命现象进行了整体的分析,认为体育美具有自然美和社会美的属性,这种美是人的体质力量对象化的整体还原。体育美学就是对体育这种特殊的生命现象进行的一种整体的文化哲学解释。
其他文献
<正> 依据第24届奥运会女子七项全能前8名和我国1992年度女子七项全能前8名成绩为研究资料。运用灰色理论,多元回归方程理论和模型理论等,对国内外女子优秀七项全能运动员的优、劣项目,灰色多元回归预测模型和评价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和揭示了女
对10名学生进行了临界负荷、肌电图疲劳阈值与无氧阈值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三者之间皆有显著性差异存在,临界负荷与无氧阈值的相关系数为0.91(P<0.05);临界负荷与肌电图疲劳阈值的相关系数为0.44(P>0.05);肌电图疲劳阈值与无氧阈值的相关系数为0.41(P>0.005)。本研究进一步证明临界负荷可以作为有效评估无氧阈值的测试方法,而肌电图疲劳阈值却不适宜。
本文以耗散结构理论为依据分析竞技体育的发展方向,认为竞技体育可以通过促进人体负熵流引入、繁荣文化、推动技术革命、促进商品流通等熵减作用提高人体和社会的有序程度,同时也存在运动损伤、过度疲劳、兴奋剂滥用、球迷闹事等熵增作用。按照耗散结构理论,竞技体育只有与各种系统不断地进行熵交换,才能促进竞争体育迅速向前发展。竞技体育对人体和社会的总效应是熵减。通过人们的主观努力可促进熵减效应,抑制熵增效应,从而保证竞技体育不断向前发展。
随着国际奥委会反应奋剂法规的健全和兴奋剂检测方法的改进,运动员所用药物的种类逐年减少。然而,有一些药物和手段依然被一些运动员所采用,例如使用和滥用一些内源性类固醇,血液兴奋剂,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人体生长激素(HGH),人体促绒毛膜性腺激素(HCG)等。
<正> 系统科学是现代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世纪30年代,西方学者在占代朴素的系统思想基础上,提出了现代一般系统论原则。此后,这一学科日益发展,包括了信息论、控制论、运筹学的内容,并与数学、逻辑学紧密联系,与电子计算机、先进的通信技术相结合,构
本文遵循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性质要求的规律,阐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体育美学学科发展的决定作用,以及体育美学学科形成和发展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促进作用。提出体育美学应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市场经济,以求得学科的深化发展。
本研究是从预防创伤角度,运用流行病学方法调查中国女手队员创伤发生率、病因及危险因素,以便寻找预防或减少创伤的措施。对43名女队员(17—25岁)一年的现场调查结果显示,创伤发生率是7.7次/人/1000训练小时;创伤分布以下肢(54.6%)为主,其次是上肢(26.5%);创伤类型是肌肉拉伤(39.1%)>韧带扭伤(38.2%)>碰撞伤(20.2%)>骨折/脱位(1.7%)。通过对创伤病因及危险因素的分析,提出了一些防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