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腺瘤显微手术中垂体柄的保护与术后尿崩症的关系

来源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6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和总结垂体腺瘤显微手术中避免损伤垂体柄的操作经验;探讨术中垂体柄的损伤与术后发生尿崩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垂体腺瘤显微手术中,镜下完整保护垂体柄结构,其术后发生尿崩症的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0例垂体腺瘤显微手术均采用经眶额下入路,术中均可清楚见到垂体柄的解剖结构,避免过度牵拉和烧灼垂体柄.术后2例患者发生暂时性尿崩症持续2个月,未出现顽固性尿崩症.结论垂体腺瘤显微手术后发生尿崩症与术中垂体柄损害有关,术中避免损伤垂体柄的操作,术后可以减少尿崩症的发生和减轻尿崩症的程度.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局灶低温治疗对大鼠脑创伤后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 SD大鼠84只,随机分成A、B、C 3组,每组28只.A组:假手术对照组;B组:脑外伤模型对照组;C组:25℃水局灶低温治疗组.除A
<正>随着医学的发展,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现将内科院内感染98例,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98例内科院内感染中男52例,女46例;年龄20~78岁,平
探索性实验是在教学活动这一特定的条件下,让学生去体验人类能动认识客观世界的经历。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施加影响过程中,引导学生去主动探求于他们自己看来是全新的、有
近日来自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展开合作,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一种多色荧光标记活细胞内活病毒颗粒的新方法,相关成果5-2011年12月1日
<正>AMI和UAP的预后不良,本研究对比QTd和QT_(LC)两种方法在预测AMI和UAP患者预后中的临床价值,以提供一项有意义的参考指标.1 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对象为1992年1月~1995年12月收
美国科学家进行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和人类语言能力有关的大脑区域所在位置与科学家一直认为的截然不同。这个控制语言能力的区域距离大脑中央更近,比此前认为的近了3厘米。在大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基因组生物学研究中心程祝宽课题组以水稻为对象,探明植物雄性减数分裂起始的分子机制,相关成果日前在Plant Cell杂志在线发表。有性生殖是自
<正>临床用药,常因药物自身的调节作用,用药时机与剂量大小、机体的病理状态或病种不同等种种因素,会出现一正一反两种不同的效果.本文就有关药物的双重效应作一综述,以使临
本文将重点研究图像采集系统图像处理算法在DSP上的实现等内容,将相关的一些图像处理算法移植到DSP中进行实现,基于DSP提出了对二值图像进行二次中值滤波,并利用边缘锐化降噪的
<正>我科自1995年初应用烟酸占替诺注射液治疗脑梗塞患者68例,与传统的川芎嗪相比,效果显著,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