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抑郁的药物治疗现状及新探索

来源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jiei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对双相障碍中抑郁发作的研究尤为重要,其原因在于:①躁狂发作往往为时短暂,且现有的治疗相当有效,可使患者短时间内缓解;②抑郁发作更为常见,在双相障碍发作周期中所占的时间远远长于躁狂,且往往缺乏有效的治疗[1-2]。
其他文献
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呈弥漫浸润性生长,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与重要神经纤维柬关系紧密。这种生物学特性使术者很难在肉眼或显微镜下真正做到肿瘤全切除
目的探讨具有神经精神表现的急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的神经影像学特点及其对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9年广西医科
关于首发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研究,提示认知功能损害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一个独立症状维度,其影响因素包括精神症状、性别、年龄、病程、遗传素质、自知力、预后与
目的探讨靶向Xklp2靶蛋白(targeting protein for Xenopus kinesin—like protein 2,TPX2)和极光蛋白(serine/threonine—protein kinase 6,Aurora.A)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两者的
目的探讨未经治疗的强迫症患者大脑白质的体积变化。方法收集强迫症患者23例和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正常对照23名。采用GE Signa TwinSpeed 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获取3
目的探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hyperstimuationsyndrome,OHSS)并发颅内动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及其发病机制。方法报告1例0HSS并发颈内动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
幕下开颅术后发热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处理起来有一定难度。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10年9月除外伤和脑出血外,共进行幕下开颅手术346例,其中出现不同程度发热243例,发病率约为70.2
目的利用Meta分析评价和比较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nuomdeoxyglucose—positron-emission tomography,FDG—PE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photon emission
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acid.bindingproteins,FABP)家族是由一组多源性的细胞内小分子蛋白质组成,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及人类的心、肝、小肠、脂肪、脑、骨骼肌等细胞。近年的研究表
垂体腺瘤在颅内肿瘤中发病率仅低于胶质瘤和脑膜瘤,约占所有颅内肿瘤的16.7%。泌乳素(prolactin,PRL)腺瘤是最常见的功能性垂体腺瘤,约占垂体腺瘤总数的25%~41%。侵袭性垂体PRL腺瘤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