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新之花盛开于物理实验中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kyx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能力是改造世界的最大力量,它推动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创新教育当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对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设计能力及操作能力很有帮助,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就如何利用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做了阐述。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培养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186-01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因为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阿西莫夫说:“创新是科学房屋的生命力。”的确,二十一世纪,是创新教育的世纪,世界上许多国家,如美国、韩国等都把创新当做教育的重点。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民族創新已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发展前途。创新能力是改造世界的最大力量,它推动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创新教育当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很多的科学结论都是在实验中获得的。通过做实验,学生的观察能力、设计能力及操作能力会大大提高,关键是在这一过程中,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高锟从小就喜欢做实验,曾自制小炸弹,引爆后险些酿成祸端,但这种动手实践的好习惯培养了他的创新能力,也成就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我们在物理教学中,如何通过实验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去做:
  第一,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创新能力:
  设计物理实验方案时,教师可根据实验研究的目的,让学生利用发放给他们的仪器设备,去自行设计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以前,我们在教学中,总是将实验的步骤一步步地告诉给学生,学没有了自己的思维和独到的设计,严重扼杀了学生创造力。现在,我们把实验方案的设计交给学生,不要怕他们失败,爱迪生试用了上千次的实验才发现的钨丝是较好灯丝原料,而每一次失败不仅为他们树起了此路不通的标牌,更引发他们的思维、猜想、判断与重试,这是通向成功的不二法门。
  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优点颇多:首先,学生在设计中使他们的发散思维得以培养,利于构建网状的思维链。例如,我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去区分食盐水和酒精溶液,允许学生从不同学科和不同角度去大胆设计,结果真让人感慨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有的学生从物理学科的角度的设计,分别利用了密度、气味、味道、沸点、导电性等来区分;也有的根据溶液的挥发性、可燃性等化学学科的知识来区分;还有的学生居然从生物学的角度,提出了根据生物细胞对溶液的反应去设计实验。总之,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开拓了学生思路,使学科间和知识点间的联系增强了,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通过模拟设计可以再现实验的设计过程,体现思维的形成与发展,为思维的驰骋创造了无限的空间。再次,不同的实验设计,是不同的思维方向,他们之间的交流与互补为学生思维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第二,研究实验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在物理实验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实验的具体操作和实验技能,还要教给他们习得物理实验的一些基本方法,让他们在掌握基本方法的前提下去创造性应用。我们实验中常用的“控制变量法”、“间接实验法”、“替代法”、“叠加法”、“比较法”等是最基本的实验方法,什么样的实验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其中就有了创新的空间。例如,学习有关密度的问题,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实验去引发学生的创造潜能:第一步:在现有的实验仪器帮助下,如何去测量生石灰的密度?(已给仪器有天平、量筒、水、温度计、烧杯、刻度尺、密度已知的圆柱体物体、U型管);第二步:你可以做到几种测量密度的方法;第三步:如果再给你哪些仪器你还可以有新的测量方法;第四步:这些方法中,哪种测得的数据比较精确,哪种方法比较简单易行,哪种方法需要一些附加条件,请列表写出实验报告。学生一步步在老师的引领下,思维的空间打开了,每一种想法都闪烁着智慧与创造的火花。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方案,要多肯定,多组织讨论,便于让思维的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
  第三,设置开放情境,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适合在自由的空间中生存,在实验中要让学生的创新能力体现出来,最好先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给学生设置开放的实验情境,引导学生以新奇独特的自我视角去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只有在自由想象与自由发挥中,才能最大限度地接近创造点。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先放低条件,让更多的学生有参与的主动性,当条件太多时,通过减少条件、克服困难去完成实验,让学生的思维紧张起来,创造性地使用已知和已有,一步步地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一成不变地遵照课本上的步骤来执行,稳妥有了,创造丢了,教师不妨将教改的步子迈得大一些,把实验的开放力度放得更大一些,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初三物理复习课上,我们可以设置这样的开放型的实验情境去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第一步,自己设计一个电路图,去测量物体的电阻。画电路图对于学生们而言是很简单的事儿,同学们很快就完成了;第二步,增加难度,进一步激发思维,要求学生只用一只电表(电压表和电流表中的一只),一个定值电阻,一组电池和导线若干去测量未知电阻。同学们不断研究,继续修改方案。当他们的思维走入到山穷水尽之时,教师只需给予适当的点拨——可从公式出发去设计修改,学生们便有可能走到柳暗花明的地步,随之,一个个成功的实验方案出台了,在相互的启思中不同的设计方案不断地出现、完善着。
  第四,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创新能力:
  物理学也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学科,所以,对于许多实验,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所学去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提出一些小的实验课题让大家去做:如何在家中测得牛奶的密度,如何测量人体的最大功率等,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做,也许他们的设计是稚拙的,但设计的过程却是在做创新“体操”,是对创新能力最好的锻炼方式。
  总之,在物理课的实验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抓住时机,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深谋远虑,使学生的创造力得以提升,这是比习得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事情,我们要让学生的创新之花盛开于实验教学之中。
其他文献
日偏食和日全食是罕见的天文现象。今年暑假,幸运的我却亲眼目睹了日偏食的奇观。  7月22日上午,我登上了柳州市科技馆的观测露台。  太阳真的会被吃掉吗?带着疑问,我抬头一看,猛然发现太阳竟然被“吃”了一小口。这时,一名工作人员说:“古人这时通常会放鞭炮。因为古时科学不发达,以为有天狗来吃太阳,所以古人想用鞭炮的响声赶跑‘天狗’。”  我一边等,一边用镜模片遮住眼睛往上看,就在8时40分的时候,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