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之我见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ee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体验数学美感、转变学生心理、让学生体验成功等方面进行探索实践,力求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从而提高初中学生的数学水平。
  【关键词】和谐 灵活多变 体验 转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所以,作为教师,要使学生获得持久不衰的学习数学的动力,就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学生,知识面狭窄,所掌握的信息少,他们认为数学极为抽象、枯燥无味,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没有饱满的学习激情。因此,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必要。我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认为激发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可从以下几
  方面下功夫: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高高在上,而应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当教师的情感倾注在教学内容中,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时,学生就能够更好地接受教师所教的数学学科,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个学生,小学升学考试数学考25分,语文考92分。我问他,为什么数学考了这样的分数?他不好意思地回答道:“老师不喜欢我。”我看出他与教师的关系不协调,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我时时关心他,主动与他沟通交流,经过一个学期的积极努力,我与他之间的关系十分协调,他的数学成绩有了长足的进步,初中毕业中考数学达到了95分。知道成绩后,他专程来我家,感激地说:“老师,没有你的教育,我可能永远失去对数学的兴趣。”从这句话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二、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心理活动处于主动、活跃的状态,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才会更有效地掌握知识。所以,教师就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知识的奥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讲“概率”时,课前准备好硬币,上课时发给学生,让学生分组投掷100次,学生通过实践,知道硬币两面所占的概率大约各占50%。我在上“圆柱体和圆锥体侧面积”时,用剪刀将圆柱体和圆锥体剪成长方形和扇形,学生一眼就看出它们的面积。我在上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图形初步认识》时,学生对图形的观察有困难,我就用实物模型,让学生通过观察具体感受。例如:这个图形你能看到多少个小正方体?再换一个角度看看。我就用粉笔盒堆积起来让学生观察,学生很快就知晓答案。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思维的不足,在课堂上我更多地采用问题教学法、启发分析式教学法、讲练结合法,并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经过多年的教学摸索和研究,我总结出自己的教学思路:低起点高要求,面向全体,突出个体。在不知不觉的教学活动中,灵活的教法对学生的思维方法和学法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使学生领悟到数学的魅力与乐趣。
  


  三、体验数学美感,培养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的美感,体验逻辑的缜密性,体会探究的乐趣,从实践活动中感受数学的实用之美。如:通过赵州桥、鸟巢的设计,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和谐之美;平面几何中的三角形的重心内分中线2:1,这也是一种和谐美;数学公式的简洁、整齐、和谐都能使人产生美感。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它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官刺激,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在教学中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上,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使学生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维持长久的创新意识。
  
  四、转变学生心理,培养学习兴趣
  
  进入中学以后,随着数学学习的不断深入,解题的难度、广度、深度大大增加,五花八门的方法技巧,再加上几次考试的不理想,令有的人一下子悲观起来,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智力,慢慢丧失学习的兴趣,从而很有可能陷入恶性循环中,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与一些优秀的同学无法相比。其实,这些学生只是因为自控能力低、惰性十足、懒于思考、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方法。针对这种情况,我找学生谈话,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说明这些毛病是可以克服的,即使是优秀的学生也有或多或少的毛病,只要克服缺点,消除不良因素,努力学习,成绩总会提高。经过我不断地鼓励和引导,学生逐步消除了自卑心理,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焕发了斗志,最终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可喜转变,尝到了成功的甜头,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五、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成就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所以,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低起点高要求,从简单入手,从细微抓起,平时提问题、出考卷,要注意循序渐进,分层次把握好难度、梯度,要善于让学生取得好成绩,使之产生成功的感觉,一有进步就要不失时机地加于表扬,鼓励他们,消除他们对数学的恐惧感,培养信心。同时,对考试作业中的失误,不能责怪、讽刺,而要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析错误的原因,找到知识上的缺陷,然后用类似的问题对他们进行重新测试,使他们获得成功,内心泛起无限的喜悦。这样做,不仅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使双方的距离拉近,思想上不断得到沟通,而且有利于提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亲和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只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把握好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兴趣培养和激发,并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就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总之,爱护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每一位教师的使命和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荡漾着一潭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秋水,我们教师应恰到好处地投放一粒石子,激起学生求知的浪花,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照亮学生前行之路,让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和强烈的求知欲,在数学的海洋中不断地畅游。
  
  【参考文献】
  1、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版
  2、林兆其编著:《教学优化与评价》,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1998,3
  (作者单位:678701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现行初中地理没有升学压力,社会、家长,学校及学生往往都把其称为所谓“副科”,一向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地理教材既不同于科普读物,也不像文艺作品,其文字简洁、知识性较强,往往也不能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要想转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观念,使学生学好地理、用好地理,我们就要根据学科特点要求教师运用形象直观的和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兴趣,使目标教学设计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关键词】地理 学习兴趣
期刊
文言文是中考语文试题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所占的分值在15%--20%之间,是影响考生语文成绩的重要因素。如何把学过的文言知识整合归类对复习文言文至关重要。下面,我就文言文的复习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重视词义的理解和记忆    在文言文考查中,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对词义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古今异义词  在文言文中有许多词古义和今义差别很大,学生容易混淆,针对这一点可以列表显示,注
期刊
【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不慕荣华、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2、联系现实对《陋室铭》谈看法并仿写《学生铭》。  【教学重点、难点】1、诵读、品味优美的语言。2、理解作者不慕荣华、安贫乐道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新课  简介刘禹锡、陋室铭的来历和“铭”这种文体。《陋室铭》就是作者被贬后任和州刺史时所写。他和柳宗元交谊很深。铭:原来是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期刊
李伯棠教授在《语感的培养》一文中指出:“语感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因为语文知识、生活经验、思维成果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我们必须从入学的那天起就要有意识地耐心地培养,并逐步提高要求,以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年级是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开始,是语感训练的启蒙阶段,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字词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指导字词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    语感强的人,很容易把语言文字转换为生动的画画,从而进
期刊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传播载体,识字写字教育必将承担传承中华文明和提升学生文化素质、培养健全人格的重任。所以,提高识字教学责任重大、意义深远。下面就如何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识字与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简称就是教会识字。识字包括“字音、字形、字义、书写”几方面的内容。  1、字音:每个汉字都有一个或几个读音。识字教学首先从读准字音开始,汉字音近字、形近字及同音字很多,稍一
期刊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创设愉快的教学环境,充分利用色彩强烈、形象优美的挂图、幻灯或实物等进行直观教学,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用图片幻灯    教《海底世界》一课前,我准备了几张大海的照片,分发给学生观赏。学生对气象万千、广袤辽远的大海产生了浓烈的兴趣,他们不仅想探索,更想通过老师对大海的描述,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遨游大海
期刊
课改前,语文教学一度走向了单调乏味、枯燥无趣的境地,以至部分学生讨厌语文,害怕语文,甚至渐渐远离语文。究其原因,问题不在学生,而在语文教师自己,是我们用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在知识面前望而却步。多年的语文教学,使我认识到:只有在教学中遵循人的发展规律,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实施愉快教学,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语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学生的认知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期刊
兴趣能给学生以激励和鼓舞。现在,很多学生怕作文或讨厌作文。主要原因首先是缺乏信心,对作文抱有神秘感,以为自己缺乏写好作文的能力;第二是有些学生认为作文只是“奉命而写”,是为老师检查或考试时而不得不写。如果这些心理障碍不克服,就不可能培养良好的写作兴趣,调动写作的积极性,导致作文的能力也无法得到提高。要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变作文教学为学生的写作需要    学生作文都有
期刊
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何提高学生整体作文水平,这是每个语文教师经常考虑和积极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提高学生整体作文水平,我认为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一、端正作文教学指导思想,把作文教学与塑造一代新人相结合    作文是客观事物在学生头脑中的正确反映。作文是否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文章表达的思想是否健康,取决于学生思
期刊
作文是应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古语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那么,在新课改的浪潮中,如何培养小学生(低年级)写作能力,在我多年从事低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的实践中,我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训练:  一、早起步  从开学的第一天开始,就着重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新学期的第一节课,不急于上课,先让学生作一番自我简介,说说自己叫什么,家住哪里,父母的工作……虽然学生说得不甚理想,但只要多鼓励他们,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