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造物者游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smi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领略古人的山水诗文,可以与造物者同游,感悟作者情感价值取向,渐染读者情操与修养。文章选取古人山水诗文为例,从借景抒怀、借景咏志、借景解忧、物我两忘、寄理于景等五个方面展开论述,探寻古人山水诗文中的精神指向,提高鉴赏能力。
  关键词:山水诗文;情感价值;取向;鉴赏
  古人在节日到来之际喜欢游玩或者朋友聚会,他们会在山水之间流连,写诗赋文,抒发情志;也有些古人,受到打击非常失意,唯徜徉山水才忘却烦恼,他们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宠辱偕忘,重新翻开了人生的新篇章。我们不妨让高中生试试多读古代文学中山水类诗文,从山水类诗文中品味其中的价值取向,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及内心修养。
  一、借景抒怀
  古人在年轻时经常游历四方,增长见识,交流学问,广交朋友;也有许多人需要赶考或任远职,需要羁留在外等,他们经常在游历之际,把眼见之景和心中感慨用诗文的形式记录下来,这就让我们看到了许多美丽的山水,感受到了古人在某个时段的真实情感,借此了解了更多的古人生活情趣。可以说,没有古人的诗文,我们想细致了解他们当时的生活,单从冷冰冰的历史上是无法找到这样真实的印象,所以我们多读古代文学,比如古代山水诗文,可以从中感受到他们不一样的情怀。
  如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歌《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人借助离别之际,把梦游天姥山的美丽景色描述得如梦如幻,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天姥山的高大挺拔巍峨、剡溪的清澈透明,仙境的美好奇幻,作者明明没到天姥山,但读者却从他的文章中好似到了那里,可见作者的魔力之大。作者借助景物的奇幻,除了向亲友抒发他即将出行的离愁,还向我们读者传达了自己的情怀:本人绝对不会舍弃尊严侍奉那些权贵,那种对权贵的蔑视在文章中得到了体现。像李白这样的诗歌还很多,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等,借助不同的景物抒发了对祖国河山的盛赞以及其它各异的情感。
  二、借景咏志
  古代的制度法规制定得非常严酷,比如文字狱,稍不留心就会因为文章中的大不敬文字受到残酷非人地折磨,甚至还会连累别人,惨遭灭门之祸。所以许多古人担忧自己的真实想法被别人知道,会遭受杀身之祸,所以在文章中不会明确地写出真实想法,而是借诗文中的人、景、事来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来完成对理想、志向的抒发,就是古人常见的写作方式。
  古人比较喜欢的山水诗文类文章,就常见这种写作方法。如著名的集文学家、军事家、政治家于一身的曹操的《观沧海》一文,在这篇文章中,诗人对登上了碣石山后看到的沧海之浩瀚无垠,秋景之萧瑟以及沧海之广纳万物的胸怀都给予了热情地赞美,又借助此情此景,抒发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建功立业,一统江山。像这样借助景物抒发壮志的文章还有不少,如杜甫的《望岳》,借登泰山的高大巍峨广阔的美景,表达了自己施展才华报效国家的政治豪情;王维的《山居秋暝》借山居的幽寂恬淡,表达了自己归隐山林的志愿。
  三、借景解忧
  人生自古就常与忧患、苦难相伴,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生不如意有十之八九。那么用什么来排遣内心的伤感、人生的失意,有人借酒浇愁,但却只是暂时的遗忘;有人采取逃避,躲进玄学的世界,与老庄相忘于江湖,隐于山野;也有人走进山水,通过陶醉于美景,从而最终忘记了内心的痛苦,精神上得到提升。这就如古人山水诗文中借景物来升华自己,解除苦痛感伤。
  如宋代范仲淹的一篇著名的文章《岳阳楼记》,就借登上岳阳楼看到的阴晴雨天的不同景色,通过对阴雨天的阴冷、危险重重和晴天的明朗欢快的对比,把作者的境界带了出来,“先公后私”的崇高境界令人唏嘘。既有对自己无故遭人排挤的郁闷,也有对遭受打击的排解,既有对受贬朋友的劝慰,也有对自己的开解,可谓是一篇名作。像这样的文章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也可以说和它同为力作,平分秋色。
  四、物我两忘
  古人生活上的不如意,尤其是政治上的失意,让满腹经纶、胸怀大志的古人苦闷到了极点,再加上遭受更可怕的贬黜,古人往往都是被贬到一个苦寒之地,远离亲友,在这样的地方,往往连死的心都有,是什么支持了古人从抑郁和苦闷中走出来,是异乡的山山水水让他们有了心灵寄托,是山水让一个人从苦痛中走出来,是山水让一个人从此忘却自己的所有,能平静地对待自己的境遇,真正做到物我两忘。
  如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就是作者在遭受政治上的失意后,远赴偏远荒凉的永州,在游历各处景点后,又因一次偶然机会,认识了西山,从西山的高大浩瀚、宴游的陶醉,表现了自己的真正的游历才刚开始,从而揭开了西山美丽的面纱,让作者忘记了自己的贬黜,忘记了别人的不解,忘记了精神上的苦痛,走出了苦闷的贬黜生活,与西山相融为一体,真正做到了天人合一。像李白的《独坐敬亭山》,王维的《山居秋暝》,苏轼的《赤壁赋》等文章,也让作者美妙的山水的意境中徜徉,让物我两忘,相融相同。
  五、寄理于景
  古人在山水之间不但治愈了精神上的伤痕,还能从山水中找到更多的乐趣,这就是理趣。古人把在山水中看到的和生活中体会到的,经过整合,就变成了我们指导人生的真理,这些真理不但适用于作者所处的时代,它对于今天的我们仍有很多的借鉴意义,我们可以指导高中生从这些诗文中理解其中包涵的那些理趣。
  如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菩薩蛮·书江西造口壁》一文,诗人用饱含深情的文字,描绘了郁孤台下奔流不息的江水,如饱受离难的百姓的眼泪;连绵起伏的青山,蜿蜒曲折,阻隔了作者祈望朝廷的视线。作者用一幅山水巨画,给我们展示了一副爱国忧民的热肠,上片后两句诗人既是写实景,又是含蓄地寄寓自己的认识,极具深意,让不愿被外族奴役的人们精神上一震:正义一定会战胜一切邪恶,苦难只是暂时的。像这样充满人生理趣的山水类古诗文还很多,如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题西林壁》,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都给我们人生的启迪,引领高中生更深刻地理解内涵。
  山水诗文有美景,让作者同造物者同游,在美景中荡涤了自己,不同时代、不同经历的古人,他们在山水诗文中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圣地。我们要指导学生在学习这类文本时,注意挖掘文本的内涵,从文章中寻求精神的养料,提高他们的感悟能力,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其他文献
摘 要:化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联系密切的学科,通过将化学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生活中的具体实践情形结合起来,这才是化学学习的实质性所在,同样这也是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本质要求所在。在接下来的文章中主要对新课程下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分析,实现高中化学课堂不断改革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  开展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应用,而高中化学生活化的实
期刊
摘 要:机械课是一门实践性强、专业性强、内容抽象而基础理论又复杂的科目。机械课里面涉及到各种各样的工艺流程,因此要求学生要具有较高的技术操作能力和较强的专业知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被广泛的应用在各个阶段的教学中并且取得了很棒的效果。在中职机械的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有效的突破各个教学难点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本文就中职机械的教学现状、基于媒体展示教
期刊
摘 要:课教学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先学后教的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能力,与新课程标准的某些要求吻合,与高中生物阶段的教学特点相吻合。因此合理的应用,能助力高中生物教学改革的深入。但是受到经济发展等诸多复杂因素制约,慕课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的通过谨慎的实验去完善。因此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应用慕课教学的模式应当积极研究,审慎推进。  关键词:慕课;教学改革;高中生物  慕课,是
期刊
摘 要:新课程实施给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促进教师职业发展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重大课题。由于体育教师素质的改善与中小学体育发展息息相关,以提高体育教师培养质量来促进学校体育综合效益提高的思想已被普遍接受。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教育  随着2001年《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的颁布,我国学校体育的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体育教师作为新课标在体育课堂中
期刊
孩子的天性都是好玩、爱动的,快乐的感受是更好地学习的情感基础。在课堂上,我们发现当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全情投入,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为孩子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  一、首先要营造快乐教学的气氛  营造快乐教学的气氛,就必须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勇于抛弃陈旧、迂腐的传统观念,放下唯我独尊的架子,要让学生知道
期刊
从课程的教学形式、实践操作训练、评价方式转变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进行改革,最终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的综合素质,达到职业教育的真正目的。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推广与普及,一般的应用操作、文字处理已经成为一种必备的基本技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目前中职学校各个专业必开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它既能培养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技能,又能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质,不仅符合计算机技术发展规律的要求,
期刊
摘 要: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引入生活化元素,对于体现物理知识的实用价值和生活气息有着重要的作用。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采用理论结合案例的方式,从“创设生活教学情境”、“自制生活实验用具”、“布置生活实验作业”三个方面入手,探究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生活化教法,并对教学优化的策略进行了讨论,希望能够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带来一些借鉴。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生活情境;实验用具;实验作业
期刊
合唱是人类较高级的人声集体的演唱形式,是最常见的课外音乐活动组织形式,它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培养音乐能力、养成集体主义观念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合唱有着丰富的表现力,给学生以旋律美,感情美、节奏美及和声美的综合美感的熏陶,给学生以均衡、和谐、统一协调的心理平衡与美的享受。合唱队的排练应该有计划、有目的进行,每次排练都应有一定的要求,使学生的合唱水平逐步提高。而组织和管理是搞好合唱队的重要环节。现我就
期刊
摘 要:《竞争性磋商办法》推出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了,然而对于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与争议。本文将从竞争性磋商与其他采购方式的类比入手,深入探讨其适用核心,从而引出其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注意的要点与应用,希望相关的工作与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政府采购;竞争性磋商;适用范围;应用  竞争性磋商是财政部门为了应对一些较为特殊或者以往的办法难以很精确适用的情况下制定的采购办法,采取
期刊
摘 要:在高中音乐课堂中,流行歌曲可谓一股涓涓细流,为学生带来了别具一格的体验,但流行音乐毕竟不同于传统的音乐课程内容,在教学上需要教师采用更为有效的方式,才能够营造更为高质的教学情境。本文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三个角度出发,论述了高中音乐课堂流行音乐教学的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优化教学的想法,希望能够为流行元素在高中音乐课堂中的有效渗透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高中音乐课堂;流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