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激发极化电位的实验研究

来源 :测井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chun9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简述有关岩石的激发极化特性理论之后,重点介绍了根据胜利油田近50块岩心完全含水时的岩石极化特性实验结果,根据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岩石的极化率与岩石的阳离子交换量、饱和溶液的矿化度及其它岩石物性参数有关,极化率的衰减速率与岩石的颗粒大小有关。
其他文献
根据油气藏理论,油气藏形成之后,上覆盖层质量的变化会严重影响油气的聚集。大量事实证明,一些钻孔显示很好的层段曾经有过油气聚集,但由于后来盖层封闭性能变差,油气大量散失,形成
21世纪作为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使得我国各行各业都深受信息化的裨益,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医院来说,借助虚拟技术来实现信息系统的高效管理也是一种
计算了测井曲线间现有的各种灰关联度定义计算式下的值,从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上对其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与测井曲线间相关系数进行了比较,认为测井曲线间的灰色关联度可以用来定量
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测井是90年代成成像测井技术的典型代表。所得的图像可以直观地显示出井壁地层的微细变化,可以对组成地层的岩石类型、岩石结构、沉积构造、裂缝等特征进行精细
在总结已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新型流体识别技术.该技术首先对纯油层、纯水层分别建立不同电阻率测井参数与储层岩性、物性、层厚参数关系方程,确定了油水分布规律,
提出了一种利用测井资料计算最小和最大水平应力剖面的新方法.新方法基于成像测井资料对井壁破坏形式的准确判别来约束反演地层应力大小,不仅可以得到最小水平应力剖面而且可
受井斜和油水密度差的影响,地层所产流体在斜井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油水分相流动,致使连测量仪器所录取的产出剖面资料及其解释结果失真。订流式流量、持水组合仪和非集流的井温
期刊
2005年8月5日至7日,石油工业测井科技情报协作组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代表11人,分别来自集团公司科技发展部、大庆测井公司、大庆测试技术服务分公司、吉林测井公司、大港
ERA2000成像测井地面仪的设计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成功地解决了成像测井数据量大、外部响应多等问题,解决了采集数据要求的可靠性高、实时性强以及数据的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