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合作中成长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liwu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我进行的“合作学习中成员管理研究”课题成功结题,在此基础上,我把该成果迁移到了班级管理中,经过一年半的实践和尝试,探索出了一条比较有效的管理模式——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
  一、调查摸底,组建小组
  小组的组建本着“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小组成员的调配主要采用互补式,将思想素养、文化成绩、行为习惯优秀的同学、中等同学与处于低层次的同学调配在一起。 4人组成一个合作小组,小组间各方面量化总分基本相等,如,将调皮、自制力差的同学与稳重、自制力强的同学排在一组,将干部与普通同学排在一起;将性格内向、讷言、胆小的与外向活泼的同学分在一起,这样构成强弱搭配,性格互补。一方面使不同层次的同学相互影响,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共同进步,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小组间平等地展开竞争。
  二、确定编号,明确任务
  首先,把小组内的成员根据实际情况编为1-4号,其中1号和4号是同位,2和3号是同位,一个小组为前后位。1号可以更好地帮助4号,2号和3号实力相当,可以互相学习,同时四个人在一起可以互相讨论、互相学习。1号暂定为组长。
  其次,确定本组名称及格言,由组长组织全组讨论确定小组名称及本组的自勉格言警句,对此学生兴趣盎然,新意叠出。小组名称诸如“老鹰小组、机器猫小组、孙悟空小组、梦幻组合”等。老鹰小组就希望本组成员能够像苍鹰一样翱翔在学习的天空,能够越飞越高;机器猫小组希望本组成员能够像机器猫那样机智、聪明;孙悟空小组希望本组成员能够像齐天大圣那样具有超群的学习本领,小组格言诸如“我奋斗,我快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志者事竟成” ……这些座右铭都是学生自己写出来或者借鉴的,都对学生具有积极的作用,倡导他们用正确的态度面对同学、面对集体、面对学习,将有利于指导学生的生活。
  最后,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分配任务,有的负责作业的收交和检查,有的负责卫生,有的负责纪律,有的负责课外学习。真正实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
  三、动态管理
  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没有竞争就没有突破,为此我把竞争机制引入班级管理。
  1.组内竞争
  在小组内1-4号的次序不是一成不变的,经过一个月的学习,汇总纪律、卫生、学习、养成习惯等各项评价指标,小组成员的序号随时调整,小组长也会随时变化。3号有可能变成1号,4号有可能变成3号,这就大大加强了小组内成员间的竞争意识,一号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会好好表现,四号为了改变自己的位置,也会努力学习。
  2.班内竞争
  在全班内,各小组展开竞争,班长根据各小组的表现情况每天进行记录,如作业完成情况、卫生打扫情况、养成习惯(如佩戴红领巾)等,每周一汇总,在周一的班队上进行公布,每月进行一次评比,前三分之一为优秀小组,进行表彰和奖励。每个人都有上进心,每个小组都想成为优秀小组,小组成员为了小组的名誉,会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互相督促,这样在整个班级内就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局面。
  3.个人竞争
  在全班内开展优秀个人评选,首先各小组推报一名优秀组员,班长把每位成员的表现情况进行汇总,根据得分,每月评出三位优秀个人,班内给三位同学照像并把照片贴到光荣榜上。
  一年半的实践与尝试,收获如下:
  1.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更加轻松、有效。
  有了小组为单位的竞争和自我管理,班主任所面对的就不再是几十个单独的个体,而是十来个团体,化零为整,只要对每个小组进行管理就可以达到管理班级的效果。
  2.小组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在班级管理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学生在小组内的竞争中发展自我,在组与组的竞争中不断进步。
  3.加强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监督能力和协调发展能力。
  每个成员在组内都不想给本组扣分,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多给小组加分,提高小组的团体总分,这在无形之中就形成了一种相互监督的作用。那么在这个过程中,肯定还是会出现扣分的情况,比如迟到、缺交作业、作业评分不理想、破坏纪律等行为。那么这些学生首先会因为给小组扣分产生自责而自我纠正错误,达到自我管理的目的。另外,组内其他成员必然会想办法帮助该学生改正错误,比如犯错误时的提醒、学习上的帮助等。这就达到了组内成员之间的相互协调、共同进步的目的。
  小组合作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班级管理的小组合作模式,这是一种探索和尝试。小组合作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方面,要探讨的东西还很多。
其他文献
在我园传统的幼儿数学教育模式中,教师习惯于直接形象的演示和讲解,幼儿习惯于被动的观摩与接受。这样做虽然重视了幼儿思维的形象性,但忽略了幼儿在获得数学概念时思维的动作性,更忽略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虽然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幼儿的学习,但是幼儿难以理解数学的各种关系,难以掌握其中的概念与原理,要提高幼儿数学的质量,我认为首要的是要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一、 丰富的材料是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首要途径 
期刊
摘 要:小学班集体是一个高度组织起来的儿童集体,班级里面的组成人员都是心智尚不成熟、自制能力比较差、但是可塑性强的孩子。好的班级管理可以促使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共处、创造,进取,所以成功的教育离不开良好的班级管理。班级沟通了小学生与宏观环境的联系,为每一个小学生的个性社会化提供了有目的、有计划,可控制的良好的微观社会环境。本文就小学班级管理现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班级
期刊
摘 要:幼儿教育已不仅仅局限在幼儿园,促进幼儿教育的全面发展,单靠幼儿园和教师的作用和影响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幼儿教育来说,积极利用大自然,大社会中有利的教育因素来丰富幼教课程内容,使幼儿园、家庭、社区教育三结合,将幼儿园的课程真正与家庭、社区资源整合起来,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优势互补,实现幼儿园、家庭、社区教育资源合作共享,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对幼儿合作共育,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有重要的理论支撑。
期刊
世界上有两种爱是最无私的:一种是父母对子女的爱,还有一种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班主任是班级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学生的教育者,工作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就需要班主任具有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更要具有对学生无私的“爱”。  一、“爱”能增强班主任教育教学中角色的魅力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教育者的个人威信与教育效果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一致性。因此,班主任在学生中享有较高的威信
期刊
摘 要: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在班主任工作中更是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具有的特殊功能,是教育学生、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学生智力和情感发展的重要条件。为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对学生施以科学的爱和理智的爱,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多鼓励学生,要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后进生,爱严并举,让每一名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获得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教育 师爱 班主任工作
期刊
小学班主任是学校领导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得力助手,是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直接贯彻执行者,是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是联系班级科任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桥梁。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对全班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然而,要做好小学班主任必须讲究工作方法。  一、要了解班集体情况,研究学生个性  “磨刀不误砍柴工”。了解班集体基本情况,研究学生的不同
期刊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成单位,班级管理的经验可谓是百花齐放。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逐步认识到,它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声誉,进一步说,影响到学校的兴与衰,因而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现结合自己的多年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及做法。  一、抓好常规工作  1.了解学生思想状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家庭情况,了解学生的爱好和特长;  2.抓好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做好日常管理工作,也就是常规工作,建立好班委会,
期刊
摘 要:“和谐品德课堂”是指“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调控课堂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发生和谐共振效应,从而促进个体道德和社会性整体协调发展的一种课堂形态”。结合如今的品德课堂,如何运用授课艺术感染学生,构建和谐的课堂气氛,选择合适的教学形式进行品德课教学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和谐 和谐课堂 构建 思想品德课  社会重和谐,课堂重和谐,品德课堂的和谐更是重要。那么什么样的
期刊
误区一:把课堂的热闹当成“活”。  刚进行教改的时候,我曾经听过这样一节课:某教师在讲授《白兔和月亮》时,设计了“课本剧”这样的形式,那节课热闹非凡,学生光是道具就准备了不少,饭盆当做月亮,发卡上缠上硬纸当成兔子的两只耳朵,甚至连宿舍的饮水桶也提了上来,还用勺子敲击饭盆,有了音响的效果。学生的兴趣倒是调动起来了,但是热闹过去以后,再完成其它的教学任务想要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时已经力不从心了。  像这
期刊
班主任是学校和学生之间的纽带,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指导者和保障者。顺利高效高质量地完成班主任工作,关系到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关系到方方面面的学校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同时,班主任工作又是一项针对学生灵魂的工程,有它自己的特点和复杂性。具体说来,它是针对全班个性不同、脾气各异的一个个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学生个性的千差万别、不同情境纷繁复杂的变化决定了教师在德育工作中方法不能整齐划一。在众多的方法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