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急需摆脱iPhone依赖症

来源 :销售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time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代iPhone定价太高,销量低迷,业界都猜测苹果将会推出廉价产品,抑或像小米+红米一样采取双品牌战略(比如苹果+青蘋果),库克直接否认了这种说法。在iPhone销量增长疲乏的情况下,苹果依然义无反顾地选择了“高价策略”,要将旗舰iPhone做成手机中的奢侈品,提高平均售价来增加营收,虽然从财报上来看,苹果2018年第四财季营收是629亿美元,高于华尔街预期的615.7亿美元,但这样的策略显然不会一直奏效,毕竟“奢侈品”从来都只是小众市场。
  苹果确实正在经历黑暗时刻,2019年,苹果要想真正走出困境,必须要摆脱过度依赖iPhone的业务结构,我认为应从如下方向发力:
  产品创新
  现在,当我们看到一款全新的苹果产品发布时,如智能手表Apple Watch等,都无法为其发出内心的呐喊,更没有一款产品能让我们提前几天在苹果零售店外排队抢购。虽然说iPhone X号称开启了智能手机的下一个十年,但也只是在FaceID这样的功能上给了行业启发,而不是像当年的iPhone那样重新定义了手机,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市场。
  苹果的产品创新依然是乔布斯时代的惯性,后乔布斯时代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大多是给软硬件进行边际升级。从2014年至今,苹果新的iPhone一直都是在CPU和相机等功能上进行改进,苹果给人的印象是一家产品驱动的公司,而不是技术驱动的公司,在研发上投入占比远不如华为、阿里等科技巨头,在自动驾驶、AI等前沿技术上的投入和成果乏善可陈。
  科技公司的驱动只有一个,就是技术,只不过大家的思路不同,有的是先做技术再找场景,有的是用场景倒逼技术研发,不论如何都要重视技术才行,将利润存在账户上的公司跟财团无异。技术是科技公司创新的基石,也是苹果能够长盛不衰的最核心因素,库克似乎忘记了这一点。作为曾经的果粉,我希望苹果可以发布一款全新的产品,给手机市场增加一丝活力,而不是在价格上不断突破上限。
  软件服务
  随着iPhone销量陷入增长瓶颈,软件服务正在成为苹果增长的主要动力。所有智能手机公司都会成为互联网公司,一方面是因为手机进入存量市场,智能手机公司一定要有新的收入增长点;另一方面是因为手机公司有了用户,基于系统优势可以给用户加载各种服务进而获取长期利益,现在,小米、华为等公司都在强化互联网服务收入,雷军在小米上市前提出硬件利润率不超过5%正是因为小米可以从互联网服务收入赚钱。
  要想发展软件服务,首要还是通过增加硬件销量获取用户,这个思路雷军曾多次提及。然而苹果定位高端,其用户盘子很难扩充,它的用户付费意愿比其他手机用户要强,但付费只是互联网服务的一部分,而且是相对较小的一部分,因此苹果一直青睐可以直接收费的服务,比如付费内容、iCloud,有媒体报道苹果还将在2019年推出流媒体视频服务,其中包括投资超过10亿美元制作的原创影视节目。
  就中国市场而言,苹果提供的互联网服务不论是Apple News、Apple Music还是别的,竞争力都不太强。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基因论”,或许苹果没有做互联网服务的基因。当然,企业的基因是可以改变的,这需要大量的学习和试错,需要突破自我的魄力,要付出代价——比如犯错的几率会增加。
  关注用户
  苹果2019年的增长点依然会是中国和印度这两个最大的市场。如何在印度市场打开局面,如何守住中国的存量市场,都是苹果在2019年应该思考的地方。苹果应该更接地气,正视印度和中国市场,以现在的情况来看,只有降低价格的同时提升产品服务,做高性价比,才有可能让更多中国和印度消费者追随,才可以避免果粉的流失。
  此前苹果在中国开展折抵换购活动,用旧款iPhone换购新机,最高可抵2100元; 2017年在印度市场,苹果将2014年发布的iPhone6机型重新升级销售,售价约为2800元人民币。然而这些动作都显得有些尴尬,想要降价又不好明目张胆地降价,对提振销量帮助不大。事实上,赚走了手机市场90%利润的苹果,完全不需要将手机定价这么高,卖这么贵,正是因为关注到投资人对企业营收和利润的期望,苹果应该将关注点回归到用户。
  苹果要想让用户为品牌溢价买单,就要拿出真正的创新,在产品体验上不断寻求突破,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还指望靠品牌号召力来赚取相当的利润,显然是不现实的。
其他文献
互联网时代,量是人们关注的重点;移动互联网时代,效率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因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时间、客户、渠道全部被分割,呈现出了碎片化的特点。移动互联网时代没有入口,企业要想搞好营销,必须关注每一位客户。  培养更多粉丝  互联网时代的逻辑关系非常简单,免费是其最典型的逻辑,只需两步就可以构建起商业模式。第一步,以免费的方式获取大量客户;第二步,将其中的一部分客户转化为付费客户。在互联网时代,
期刊
可保护肩部的电动弹力枕  近日,来自日本的Pip Erekiban公司推出了一款电动弹力枕。据了解,该公司推出的电动弹力枕内置两种类型的电动安全气囊,以及可以密集护理肩部的弹力枕,可以重复膨胀和收缩以适应颈部。内置颈部安全气囊从侧面向中心轻轻拉动颈椎,从而调节颈部曲线,肩部气囊是从上胸椎抬起下颈椎,关节和肌肉通过移动肩胛骨硬化的移动范围。我们可以选择实践课程、强化密集课程和肩部密集课程。在完成相应
期刊
罗永浩是这个时代非常难得的创业样本,有人对他极端看好,也有人极端质疑,他的性格本身就有一些极端,后来选择进入的又是一个极端竞争的行当。我总觉得很有必要探个究竟,他创业路上的那些障碍,以及也难免六神无主过的琐碎细节。我相信这样的创业者无论成败,最终都会在时代的幕布上投下自己的一束光。  时间倒转20年,像我和罗永浩这样的人是不可能跑出来创业的。无论你有多么神乎其技的长板,你的短处都如影随形,哪怕不致
期刊
在我重回惠普任在大中华区总裁一职时,我发现惠普公司那几年在中国的发展存在一些问题。惠普当时太重视内部了,总是用内部指标推动所有事情,每个人只在意自己的KPI,忽视了我们存在的目的是服务客户。大家做的事情是把报告写得漂漂亮亮,找一个借口告诉全世界为什么在这里做不好,比如我们在中国市场拿不到这个产品,或者拿不到这个价格,所以我的生意就做不好。但是拿到产品和价格之后,又可能找到新的理由,总之进入了一种负
期刊
大型科技企业总是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苹果和亚马逊的估值已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对缩略语情有独钟的华尔街投资者们将Facebook、苹果(Apple)、亚马逊(Amazon)、Netflix和谷歌(Google)五家公司统称为“FAANG”。同样,在中国,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三大科技公司也被统称为“BAT”。这八家公司的总价值超过了欧元区、新兴市场以及日本所有上市公司的市值总和。  这些企业不断发
期刊
组织实践表明,有效的集体领导是很多组织成功的真实原因,也是很多组织可持续发展和持续卓越的真实原因。没有坚持有效的集体领导,也是很多曾经辉煌的企业衰落的主要原因。如何认识集体领导力的核心精神而且发挥其有效性,值得企业家深入思考和正确借鉴。  什么是集体领导  1.集体领导的含义  在中国企业,集体领导是在传统民族文化与社会主义制度相互交融的文化背景之下应运而生的实践与理论总结。这种带有中国特色的管理
期刊
深度社交是一个相对于广度社交而言的名词,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社交模式和社交需求也产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社交的价值,开始挖掘社交的潜力,但是很多人将社交停留在“认识更多的人”“拓展更大的社交圈”的层面上,却忽略了一点:好的社交更应该进行纵深挖掘。  深度社交的本质是打造一种更加和谐、更有深度的社交关系,比如,商人之间
期刊
管理的客观效果是为了消除浪费——不管是时间、原料还是资本。效率至上的信念从来没有被撼动过,不仅体现在世界贸易组织(WTO)等旨在提高贸易效率的多边组织中,还通过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自由化、有效的税收形式、放松管制、私有化、透明资本市场、平衡预算和反浪费政府的形式,纳入了华盛顿共识(Washington Consensus)。此外,全球所有商学院的课堂上都在推崇效率至上。  消除浪费听上去是个合理目标
期刊
在大多数公司里,首席营销官的理想却是首席运营官最糟糕的噩梦。以客户为中心的实践和相关的数字化项目拉高了运营成本,让组织难以在营销和运营这两种对立的力量之间达成平衡。  因此,利用数据来理解客户旅程有助于创造一种共同语言,让这两个领域能够基于同样的事实进行操作。分析行为数据及其对流程的影响并使之视觉化,将有助于更透彻地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比根据孤立的人口统计学和行为事实分析的效果更好。  多年来,“
期刊
2018年让太多的企业大起大落,年初时的雄心勃勃到了年末时已经消磨殆尽,剩下的,只是对于未来的雾里看花。互联网时代已经充满了不确定性,而这一年的内需乏力、中美贸易战、金融去杠杆、资本寒冬、人口红利持续消失……又放大了这种不确定性。  2019年,不确定性的浪潮会让很多企业举步维艰。逆流之下,他们该何去何从?  由于长期在商业一线与企业贴身肉搏,我有机会感受到企业家们的焦虑、拼搏与守望。带着这些有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