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发光二极管和单模光纤进行560 Mbit/sec-25 km的传输实验

来源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feeling1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贝尔通信研究所,用发光二极管和单模光纤,将560 Mbit/sec的信号传输25.3 km。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中心波长为1.283 μm,谱线半宽度为11.5 nm。半导体激光器前面涂膜,膜层反射率小于0.5%,从而成为超辐射发光二极管。光纤内输入功率为-24 dBm。传输速度为140 Mbit/sec时,可传 输50.1 km。也作了用面发光型和端面发光型发光二极管的传输实验。
其他文献
提出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双芯光子晶体光纤温度传感器, 其中双芯光子晶体光纤为折射率导光型, 其中心圆孔表面镀氮化钛薄膜, 内部填充具有较大热敏系数的乙醇和氯仿的混合液体, 其纤芯模与表面等离子体激元耦合的共振波长偏移可反映液体混合物的温度或折射率.利用全矢量有限元法分析了不同因素对传输损耗谱及其共振波长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外包层空气孔直径增大, 以及最内层包层空气孔直径和空气孔间距减小可以提高耦合效率, 从而增强共振峰.对比分析发现在-20℃~ 120℃温度范围内, 氮化钛薄膜比传统金膜表现出更好
基于表面等离子激元的传输及耦合特性,设计了一种耦合内嵌银条圆盘腔的金属-介质-金属弯曲波导滤波器结构。并应用有限元法对该结构的光谱特性及滤波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内嵌的银条打破了结构的对称性,实现了双模式共振效应,且该结构由于具有双边耦合效应,获得了比单边耦合更高的耦合效率,透射谱中出现了两个明显的阻带,获得了很好的双频窄带滤波功能,相比已报道的同类滤波器得到了更高的品质因子;改变圆盘谐振腔半径或腔内介质折射率,可实现滤波波长的近似线性调节。
Diamond films are deposited on porous Ti substrates by hot filament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HFCVD) method. For adjusting the residual stress of substrate and the titanium carbide (TiC) intermediate layer, the substrates are under annealing process firs
期刊
微微秒光谱学作为标准技术之出现,在5月24~26日美国光学学会的专题会议上是如此明显,使接着而来的会议已安排在1980年召开。在希尔顿·赫德,大约200名参加者听取了包括半导体和其他固体材料的微微秒光谱学的各种实验,和液体中分子动力学的研究。报道了具有0.1毫焦耳能量的亚微微秒光脉冲,并描述了在整个电磁波谱内用同步加速器辐射获得亚毫微秒分辨率的前景。
期刊
期刊
提出和展示了一个基于对称非线性光纤环镜的多波长光纤激光器。非线性光纤环镜的强度相关传输能有效地抑制均匀加宽增益介质掺铒光纤中的模式竞争, 从而使光纤激光器在室温下产生稳定的多波长输出, 实验实现了8个波长的多波长激光输出。另一方面, 实验中利用了在线型的双折射光纤滤波器, 它是一种新型的周期性梳状滤波器。实验研究了多波长输出光谱随抽运功率的演化, 结果表明, 抽运功率对多波长光谱的均匀性有较大影响。
期刊
本文报道在He-Ne激光的632.8 nm实现KNbO3:Fe自泵相位共轭。虽然光折变材料的耦合系数随工作波长的增加而减少,但通过晶体材料的特殊切割,充分利用了最大电光系数:r42=380 pm/V和内表面的全反射,获得的自泵相位共轭反射率可达40%。
A key concept underlying the specific functionalities of metasurfaces is the use of constituent components to shape the wavefront of the light on demand. Metasurfaces are versatile, novel platforms for manipulating the scattering, color, phase, or intensi
We propose an efficient scheme that combines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with deep potentials (DPs), to systematically study convergence issues in the computation of the electronic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warm dense aluminum (2.7 g/cm3 and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