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茹茹作者简介:刘茹茹(198510-),女,浙江温州人,本科学历,学士学位,现为护师,主要护理管理工作。
【摘要】目的探讨睑板腺按摩在临床治疗干眼病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干眼病患者,对其采用眼睑清洁、热敷、药物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后,一种眼采用睑板腺按摩,另一种不采用睑板腺按摩,对比观察两只眼恢复状况。结果干眼病患者经过睑板腺按摩眼睛恢复速度较快、效果较好,病情较没有睑板腺按摩的眼睛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睑板腺按摩是一种极为简单和安全的护理眼部的方法,可以较好地改善干眼病。
【关键词】睑板腺按摩;干眼病;临床应用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187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019-01
干眼症又称角膜结膜干燥症,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泪液质和量的异常和泪液流体动力学异常,进而引起泪膜不稳定和眼表损害,产生眼部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1]。不适感包括眼干涩、眼痒、眼红、异物感、视疲劳、视物模糊、畏光、流泪等症状。睑板腺功能与泪膜功能具有相关性,睑板腺数目减少,开口阻塞,高分泌、低分泌等睑板腺疾病,均可引起泪膜的异常和泪液量的改变,导致干眼症的发生。目前干眼症可分为泪液分泌不足和蒸发过强两类,睑板腺功能不全则是后者的主要原因。睑板腺功能不全性干眼病是干眼病中一种常见的眼病,此病容易导致眼表受到刺激,但是又容易被忽略,治疗方法也较局限,不能较好地针对病因进行有效的治疗,从而导致睑板腺干眼病的治疗效果一直不是很满意。笔者通过对2012年3月——2013年3月选取的60例睑板腺干眼病患者,均采用了基础的药物治疗以及热敷和眼睑清洁结合睑板腺按摩,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现在对睑板腺干眼病的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睑板腺干眼病患者,60例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主要是以干眼病为主,15例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为18-68岁,平均年龄32岁。在60例患者(120只眼睛)当中有60%的患者表现为眼睛干涩、眼痒、畏光、流泪、红肿等症状。还有40%的患者表现为球结膜失去光泽、血管增大等症状。给予睑板腺按摩,可有牙膏状或颗粒状分泌物挤出。
12治疗方法笔者通过对干眼病的研究分析得知干眼病可以采用清洁睑缘局部,从而清除表层的分泌物;还可以采用热敷的方式,用热毛巾局部热敷或热蒸汽熏蒸眼睛20min后。对干眼病患者一只眼进行睑板腺按摩,给予患者结膜囊内丁卡因1滴(1%),使用睑板腺按摩器沿眼睑边缘由内向外进行按摩,按摩力度适中即可。从而可以将眼睑内的分泌物挤压出来,再通过结膜囊冲洗患眼,常规使用抗生素药物预防感染。笔者通过对干眼病患者病症的了解从中体会到,干眼病可以根据患者患病的轻重以及眼睑内分泌物的多少进行按摩次数的调整,直到眼睑内分泌物减少以及清澈,睑板腺逐渐恢复正常,通常患者睑板腺按摩后一周内自觉眼睛舒适,眼皮不胀,没有特别干涩。60例干眼病患者均给予每日的眼部热敷2-4次,每次热敷之间维持在10-15min,患者患处均采用抗生素滴眼液或眼膏预防感染,对于眼角膜荧光的患者,可以选择短期地使用皮质类固醇眼液。
13诊断标准笔者认为干眼病诊断标准主要是:有干眼病症状,眼角荧光素染色1级以上,以及泪膜硬裂时间在<10s;如患有以上病症则说明患有干眼病,患者经过检查,其结果为阳性的患者均可以诊断为干眼病患者,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避免延误最佳的治疗时间。
14临床检查泪液分泌物实验:70只眼<5mm/5min;30只眼<10mm/5min,>5mm/5min;20只眼>10mm/5min;BUT为<10s;眼角膜荧光素染色FL:85只眼睛为阴性,35只眼睛为阳性,其中分为1级染色<1/3眼角膜面积15只眼,2级染色<1/2眼角膜面积10只眼,3级染色<1/4-1/2眼角膜面积5只眼。
15统计学方法本文资料均采用IBM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60例干眼病患者在经过2-5周的周后,实施睑板腺按摩的60只眼睛病情得到有效改善59只,有效率9833%。未实施睑板腺按摩的60只眼睛病情得到有效改善48只,有效率80%,两组数据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3临床检查诊断发现
干眼病病症主要为:睑缘出现不规则充血或增厚,睑板腺边缘毛细血管出现扩张,产伴有黄色分泌物。眼睑内分泌过多容易导致分泌物出现为黄色黏稠以及泡沫状和颗粒型状,对干眼病患者造成视力模糊,以及视力下降等影响。干眼病症状还包括眼角膜结石、眼角膜充血等病症,从而使得干眼病患者容易发展眼角膜溃烂等情况。
4结论
干眼病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病症,其病症病理比较复杂,分为多种病症,因此,对于干眼病应制定相对应的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标准。随着社会已经医疗事业的发展,目前随着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广泛使用,从中导致越来越多人因为电子产品的辐射造成干眼病,其中多是为睑板腺功能下降以及受损等病症为主。睑板腺出现病症容易导致泪膜出现混乱、脂肪分泌物减少等[2],从而导致患者眼睛视力下降。笔者通过对60例患者(120只眼睛)的临床治疗资料回顾分析后得知,60只眼睛经眼部热敷12min后,在给予睑板腺按摩和局部给药,患者经综合治疗后,60例患者(60只眼睛)的治疗效果为9833%,与未实施睑板腺按摩的60只眼睛存在明显差异(P<005)。综上所述,干眼病为一种常见的多发眼部疾病,其病容易导致患者视力下降,严重者则导致患者假性失明,因此对干眼病应引起医疗工作者的重视,从而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避免干眼病患者发生严重的视力下降情况。
参考文献
[1]刘祖国,杨文照干眼症的发病机制[J]眼科,2005,14(5):324-345
[2]韩永杰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症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1(07):70-71
【摘要】目的探讨睑板腺按摩在临床治疗干眼病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干眼病患者,对其采用眼睑清洁、热敷、药物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后,一种眼采用睑板腺按摩,另一种不采用睑板腺按摩,对比观察两只眼恢复状况。结果干眼病患者经过睑板腺按摩眼睛恢复速度较快、效果较好,病情较没有睑板腺按摩的眼睛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睑板腺按摩是一种极为简单和安全的护理眼部的方法,可以较好地改善干眼病。
【关键词】睑板腺按摩;干眼病;临床应用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187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019-01
干眼症又称角膜结膜干燥症,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泪液质和量的异常和泪液流体动力学异常,进而引起泪膜不稳定和眼表损害,产生眼部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1]。不适感包括眼干涩、眼痒、眼红、异物感、视疲劳、视物模糊、畏光、流泪等症状。睑板腺功能与泪膜功能具有相关性,睑板腺数目减少,开口阻塞,高分泌、低分泌等睑板腺疾病,均可引起泪膜的异常和泪液量的改变,导致干眼症的发生。目前干眼症可分为泪液分泌不足和蒸发过强两类,睑板腺功能不全则是后者的主要原因。睑板腺功能不全性干眼病是干眼病中一种常见的眼病,此病容易导致眼表受到刺激,但是又容易被忽略,治疗方法也较局限,不能较好地针对病因进行有效的治疗,从而导致睑板腺干眼病的治疗效果一直不是很满意。笔者通过对2012年3月——2013年3月选取的60例睑板腺干眼病患者,均采用了基础的药物治疗以及热敷和眼睑清洁结合睑板腺按摩,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现在对睑板腺干眼病的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睑板腺干眼病患者,60例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主要是以干眼病为主,15例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为18-68岁,平均年龄32岁。在60例患者(120只眼睛)当中有60%的患者表现为眼睛干涩、眼痒、畏光、流泪、红肿等症状。还有40%的患者表现为球结膜失去光泽、血管增大等症状。给予睑板腺按摩,可有牙膏状或颗粒状分泌物挤出。
12治疗方法笔者通过对干眼病的研究分析得知干眼病可以采用清洁睑缘局部,从而清除表层的分泌物;还可以采用热敷的方式,用热毛巾局部热敷或热蒸汽熏蒸眼睛20min后。对干眼病患者一只眼进行睑板腺按摩,给予患者结膜囊内丁卡因1滴(1%),使用睑板腺按摩器沿眼睑边缘由内向外进行按摩,按摩力度适中即可。从而可以将眼睑内的分泌物挤压出来,再通过结膜囊冲洗患眼,常规使用抗生素药物预防感染。笔者通过对干眼病患者病症的了解从中体会到,干眼病可以根据患者患病的轻重以及眼睑内分泌物的多少进行按摩次数的调整,直到眼睑内分泌物减少以及清澈,睑板腺逐渐恢复正常,通常患者睑板腺按摩后一周内自觉眼睛舒适,眼皮不胀,没有特别干涩。60例干眼病患者均给予每日的眼部热敷2-4次,每次热敷之间维持在10-15min,患者患处均采用抗生素滴眼液或眼膏预防感染,对于眼角膜荧光的患者,可以选择短期地使用皮质类固醇眼液。
13诊断标准笔者认为干眼病诊断标准主要是:有干眼病症状,眼角荧光素染色1级以上,以及泪膜硬裂时间在<10s;如患有以上病症则说明患有干眼病,患者经过检查,其结果为阳性的患者均可以诊断为干眼病患者,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避免延误最佳的治疗时间。
14临床检查泪液分泌物实验:70只眼<5mm/5min;30只眼<10mm/5min,>5mm/5min;20只眼>10mm/5min;BUT为<10s;眼角膜荧光素染色FL:85只眼睛为阴性,35只眼睛为阳性,其中分为1级染色<1/3眼角膜面积15只眼,2级染色<1/2眼角膜面积10只眼,3级染色<1/4-1/2眼角膜面积5只眼。
15统计学方法本文资料均采用IBM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60例干眼病患者在经过2-5周的周后,实施睑板腺按摩的60只眼睛病情得到有效改善59只,有效率9833%。未实施睑板腺按摩的60只眼睛病情得到有效改善48只,有效率80%,两组数据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3临床检查诊断发现
干眼病病症主要为:睑缘出现不规则充血或增厚,睑板腺边缘毛细血管出现扩张,产伴有黄色分泌物。眼睑内分泌过多容易导致分泌物出现为黄色黏稠以及泡沫状和颗粒型状,对干眼病患者造成视力模糊,以及视力下降等影响。干眼病症状还包括眼角膜结石、眼角膜充血等病症,从而使得干眼病患者容易发展眼角膜溃烂等情况。
4结论
干眼病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病症,其病症病理比较复杂,分为多种病症,因此,对于干眼病应制定相对应的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标准。随着社会已经医疗事业的发展,目前随着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广泛使用,从中导致越来越多人因为电子产品的辐射造成干眼病,其中多是为睑板腺功能下降以及受损等病症为主。睑板腺出现病症容易导致泪膜出现混乱、脂肪分泌物减少等[2],从而导致患者眼睛视力下降。笔者通过对60例患者(120只眼睛)的临床治疗资料回顾分析后得知,60只眼睛经眼部热敷12min后,在给予睑板腺按摩和局部给药,患者经综合治疗后,60例患者(60只眼睛)的治疗效果为9833%,与未实施睑板腺按摩的60只眼睛存在明显差异(P<005)。综上所述,干眼病为一种常见的多发眼部疾病,其病容易导致患者视力下降,严重者则导致患者假性失明,因此对干眼病应引起医疗工作者的重视,从而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避免干眼病患者发生严重的视力下降情况。
参考文献
[1]刘祖国,杨文照干眼症的发病机制[J]眼科,2005,14(5):324-345
[2]韩永杰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症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1(07):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