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课堂充满活力

来源 :学习报·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ly1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号:G40(2014)17-01-02
  作者:聂国应
  新课标要求数学课堂教学应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注意营造学生自由发展的生态条件,使课堂充满学生情感、智慧、人格成长的阳光雨露,从而使富有理性之美的数学课堂闪耀人文的光芒,充满活力,吸引学生快乐地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去争取,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点燃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小学生好奇好动,有较强的求知欲,但他们的注意力不能持久。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结合教学内容设置必要的活动,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平等、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高高兴兴地进入数学世界,在探索中激起兴趣,从发现中寻求快乐,主动获取知识。
  二、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数学来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因此,我们的教学应从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的问题情景也要从实际出发,这样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这也要求我们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留足探究的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们的数学课堂要摒弃了过去教师讲的多、学生听的多的教学方式,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使学生学得生动、学得积极。
  四、善用激励性评价,让学生焕发活力
  任何一个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赏识。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渴望被人赏识。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亮点,赞赏学生的点滴进步,激发学生学习信心和学习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宜采用笼统空洞的语言:“不错,很好,你真棒!”来实施评价,而要注意评价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采用不同形式的激励性评价。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点燃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留足探究的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善用激励性评价,让学生焕发活力 。只有这样,我们的数学课堂才会变得春光灿烂、精彩纷呈,才会充满魅力、灵性,充满生命的活力。
  (作者单位:河南省信阳市■河区游河乡卧虎小学464000)
其他文献
编号:H1(2014)1-02-03  作者:蔡大琴  再优秀的语文教师,在上课之前都无一例外的要做一番准备工作,所谓:“堂上一节课,堂下千滴汗”的口头禅,一方面说明了语文教师对备课有极高的要求,并且要付出十分艰辛的劳动;另一方面也说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备课要有艺术性。面对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如果教师追求备课艺术,教学效果就好,学生学起来就轻松愉快。反之,如果教师备课追求一劳永逸,缺乏主动
期刊
编号:G40(2014)19-02-01  作者: 杜宗利  当前的社会已经是一个信息化、网络化的社会,我们的生活与学习都与网络信息息息相关,信息化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着前所未有的影响,中学教育应当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温家宝指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重要力量。制定和实施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是顺应世界信息化发展潮流的重要部署,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新阶
期刊
编号:H1(2014)2-04-03  作者:张 敏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语文课的大部分时间是用来进行阅读教学的。因此,阅读教学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的效果。努力探讨最佳的阅读教学方法,是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拟介绍一种阅读教学方法——设喻教学法。  一、设喻教学的作用  1.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喻教学法是一种形象的阅读教学方法,它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课不像数理
期刊
编号:H1(2014)19-03-03  作者:吐洪·买买提  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生动、逼真的画面,悦耳的音响,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而恰恰是这些陌生的信息,能给学生以新异感;正是这种新异的刺激,往往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阅读教学是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着一篇篇课文,以理解内容为起点,学习遣词造句、组句成段、连段成篇和记叙、议论、说明等语言文字运用知识
期刊
编号:O1(2014)19-01-01  作者:杨 丽  中学数学是重要的基础学科,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肩负着自身的历史重任,对培养和发展中学生素质意义重大。这是因为,即将跨入二十一世纪的莘莘学子,如果他的大脑思维离开了敏捷、灵活、深刻、创造、批判,而是迟钝、呆板、肤浅、因循、保守的,那么何谈他已具备了能经受世纪风雨洗礼,能为“四化”再创辉煌的优良素质呢?在数学教学中,如何面向二十一世纪,培养和
期刊
编号:G40(2014)19-03-01  作者:陈娜娜  审美教育简称美育,它是通过一定方式,培养人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审美情趣,提高人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美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中学数学教学中的美育的要求做一探讨,以供参考。  1.数学教师要注意仪表美、姿态美、语言关  作为数学教师,仪表要纯朴、
期刊
编号:O1(2014)19-01-02  作者:杨淑芳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作为课堂教学,主要是运用语言的形式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多年来我一直从事着数学教学,现谈谈语言艺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语言亲切,富有情感  教学语言是师生双方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感情的载体,亲切、感人的教学语言最能使学生保持积极舒畅的学习心境,唤起学生的热情
期刊
编号:G40(2014)19-02-02  作者:胡晓碧  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使我深深的认识到:后进生转变教育工作,难度大,任务艰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如果忽视了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那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是一句空话。  所谓后进生,无非是指学习上、思想上或其他素质落后的学生。我在近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不断地探索总结,发现后进生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这些原因往往紧密相关,不少后
期刊
编号:G40(2014)19-03-02  作者:范兰英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联系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显然这里的“举一”就是凭“例子”示范;“反三”就是让学生仿照“例子”练习,形成灵活运用的技能。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进行练笔,帮助学生认识自身在语言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训练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基于上述的认识,我对如何设计有效
期刊
编号:H1(2014)20-04-03  作者:符瑚翠  随着现代化教育方式的迅速普及,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应用于语文教学,激活语文课堂、激发学习兴趣,把知识信息轻松愉快的输入学生的头脑中,达到教学的目的。下面就自己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就多媒体的运用浅谈几点。  一、多媒体的运用可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篇目多是文质兼美,充满了诗情画意,长江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