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瓜腐烂病的病因及防治措施

来源 :现代农村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l3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滦南县是农业大县,在全县各个乡镇均有甜瓜种植。但是甜瓜新苗、幼果期、结果旺期乃至整个生育期均会受到腐烂病侵染,给瓜农的经济收入带来影响。据笔者观察,甜瓜腐烂病具有以下特点:瓜秧的疏导组织感染病菌会进行传导和扩散,使叶片表面显现出鲜艳水亮状,即“亮叶”,此时为腐烂病感病初期;幼瓜初期染病会出现水渍状烂瓜;茎蔓受到该病感染,会形成油渍状阴湿蔓,并伴有裂蔓现象出现,使甜瓜生长受影响,后期严重的话,还会导致甜瓜整棵瓜秧枯死。
其他文献
母猪的生育产仔是养殖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到猪场的经济效益。接生环节更是重中之重,这关系到仔猪的成活率、抗病能力和生长速度。操作过程需要细心、耐心和具有专业技术。1人员准备母猪妊娠期平均为114 d,在母猪预产期前一周要认真观察母猪行为状态,预产期前3~5 d要安排有经验的接产员昼夜轮流看守待产母猪,做好随时接产的准备,无关人员不得进入产房,以免惊扰母猪。
1发生现状白粉病是近年来西藏青稞的常发病害,主要危害青稞的叶片,也危害青稞的茎秆、叶鞘和麦穗。在西藏青稞种植区域均有发生,其中拉萨、山南、林芝、昌都发生较为普遍。一般在6月下旬开始出现病害,7月为病害盛发期。白粉病发生后引起青稞叶片早枯、成穗率减少、千粒重下降,严重影响青稞的产量与品质。一般地块减产10%~30%,重发地块减产50%以上。
1流行特点本病发病迅速、传播快、流行广,死亡率高达90%~100%,病兔和带毒兔为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由病兔和带毒兔与健康兔接触而感染,传播途径主要是消化道,皮下、肌肉、静脉注射、滴鼻和口服等接种。本病只发生于家兔,毛用兔的易感性高于皮用兔,长毛兔最易感。主要发生于青年兔,未断乳的兔一般不发病死亡。发病无明显季节,冬春季节多发,发病急,死亡率高。
“倒春寒”是指“前春暖,后春寒”的天气。春季前期(2月末3月初)气温回升较快,但因强冷空气的侵入,使气温明显降低,而在春季后期(4~5月份)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的天气现象,被称为“倒春寒”。据30年气象数据,华北出现倒春寒的几率在57%左右,但这种天气的“大变脸”对农业生产生活非常不利,作物常因此而遭受冻害,如果不及时采取防范措施,极容易造成大幅度减产甚至绝产,严重影响农民种植收益和经济效益。
在掌握松大蚜形态特征基础上,采用不同方法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各种防治方法均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1当前蔬菜生产上存在的问题1.1蔬菜大棚清理不及时。永年区菜农在每年的冬春季茬口安排上多年种植黄瓜、西红柿、甘蓝、芹菜、油麦等蔬菜,很容易引起土传病害的严重发生。重茬种植黄瓜的温室占到60%以上,累积土传病害有逐年增加趋势。大棚中有根结线虫的地块发病重;偏施氮肥的比施复合肥的发病重;浇水多的比浇水少的发病重;不清理田园的比清理的发病重。
本文在概述淤地坝功能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阶段淤地坝建设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了新时期淤地坝建设管理要点,包括深入开展淤地坝除险加固,积极推行淤地坝“四变”改革,兴建高标准淤地坝,强化淤地坝安全运行监管。
现代农机的发展能够促进农业领域的进步,被广泛的运用在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很多生产步骤都需要依靠农业机械来完成。农业机械技术的实践应用,能够有效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农业生产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为广大的农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进步,是其向全面农业机械化逐步推进。因此,本文围绕农机技术展开分析探讨,并且分析其在现代农业种植中的具体应用。
20世纪90年代以前创办的乡村林场,是山权人与投工投劳乡村的联办林场;在当时,对加快荒山绿化、促进林业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在21世纪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乡村林场难以按原来的经营方式继续经营。为进一步挖掘乡村林场潜力,促进乡村集体经济和林业经济发展,笔者对商南县乡村林场进行了深入调查,初步摸清了全县乡村林场现状,研究分析了存在问题的根源,提出了解决问题对策。
对未取得(无需)登记的原(母)药类别、具体品种及未登记的原因进行了梳理,并根据相关法规要求,对如何办理这类产品的生产许可提出了具体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