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62例临床疑似泌尿生殖道感染者支原体感染及药敏情况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anhua4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河北省秦皇岛地区2006-2007年泌尿生殖道中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感染及药物敏感性情况.方法 应用支原体ist2试剂盒对3062例临床疑似泌尿生殖道感染者进行uu和mh检测,并对8种抗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性进行检测.结果 3062例疑似泌尿生殖道感染者中有1262例检出支原体,其中uu 1037例,mh 41例,mh+uu 184例.3组支原体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uu、mh、mh+uu,且对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和四环素敏感率均很高,而对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敏感率低.结论 支原体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逐年增加,在治疗支原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时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是非常重要的.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分析南宁地区某烧伤病房近15年来细菌生态学及耐药性的变化. 方法1989年4月-2004年3月,从笔者单位2 269例患者的血培养及创面培养物中分离出5 855株细菌,用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以每5年为1个阶段,分析各阶段标本的细菌检查及耐药情况. 结果笔者单位烧伤患者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3 559株占60.79%),其中铜绿假单胞菌、阴沟杆菌、硝酸盐阴性杆菌各阶段检出率较高;其次
1990-2003年,笔者单位收治火焰烧伤合并酒精依赖戒断综合征的患者12例,均为男性,年龄51~63岁.烧伤总面积5%~63%,其中Ⅲ度1%~10%TBSA.均有25-35年的酗酒史,酗酒量为0.5~1.0 kg/d.患者入院后的各项检查结果显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凝血机制差;且并发不同程度的创面感染和创周炎,血液细菌培养呈阴性.出现酒精戒断症状的时间为伤后第2-4天,持续3-7 d.
腕部电烧伤采用换药治疗较为棘手,用远位皮瓣治疗,时间长且复杂.2000年11月-2003年11月,笔者单位收治5例腕部电烧伤患者,均选择邻位前臂链式血供筋膜皮瓣修复,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动物模型及分组: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江西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30只,雌雄各半,体重(2.30±0.20)kg.实验前适应性喂养2 d,用氯胺酮50 mg/kg、安定2 mg/kg肌肉注射麻醉.于每只兔的双耳腹侧各做两个边长1 cm的正方形切口,去除全层皮肤,再用灼热铁丝止血并烫损创周表皮,制成4个兔耳腹侧创面.分别将2.5、12.5、50.0 g/L的粉防己碱(浙江金华制药厂
胃肠道不仅是消化、吸收和排泄营养物质的管道,也是体内最大的免疫器官和"细菌库",是机体防御外来抗原和致病微生物侵犯的主要防线.一旦肠黏膜屏障功能受到损害,肠道菌群失调,将引起全身疾病,如菌血症和内毒素血症等,甚至发展成为多器官功能衰竭(MOF).
时值茶韵飘香,春意盎然之际,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大家庭中又添新丁,经中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创刊,作为新任总编辑,本人在激动之余,倍感责任重大.
HBV耐药是一个严峻的问题:(1)多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需长期接受抗病毒治疗.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eAg(-)患者约占40%,他们均需长期治疗;HBeAg(+)患者约占60%,其中20%的患者于治疗1年后可发生HBeAg转阴或转换,但80%的患者于治疗1年时HBeAg并不转换,他们需要长期抗病毒治疗.
患者女,38岁,2006年6月初开始自觉左腰部胀痛,10 d后出现反复发热,体温最高达40℃,频率为每2天1次,期间使用退热药如安乃近等对症处理.外院静脉肾盂造影提示左肾输尿管不显影,右肾输尿管显影,形态正常.之后进行输尿管镜检查,左输尿管未见结石或异常新生物,术中置放双j管1根.术后出现稽留高热,体温维持在39~40℃.
目的 测定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cd4+c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细胞)的抗原诱导与抑制功能,初步探讨cd4+ cd25+ treg细胞在hbv感染慢性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集22例chb患者、11例急性早期乙型肝炎患者(ahb)和20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后体外培养,并经重组hbsag或抗人cd3单克隆抗体诱导,流式细胞仪分析诱导前
例1 患者男,59岁.发现2型糖尿病2年,丙型肝炎半年余.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后血糖未能得到很好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