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心动图评价右心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来源 :心血管病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p715182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右心系统相关疾病对右心室的损害因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而受到临床广泛关注.超声心动图是评价右心室结构和功能最常用的无创影像方法,传统超声心动图由于技术本身的局限性,评价复杂右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准确可靠性受到挑战,因此在临床应用受限.目前,由于超声心动图新技术如组织多普勒成像、斑点追踪技术、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的出现,使临床可更早期、准确可靠地评价右心室结构、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改变,为临床提供诊断、治疗和预后有价值的信息,现对该领域的研究和临床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其他文献
类风湿关节炎罹患心力衰竭较普通人群更常见,而后者是类风湿关节炎最常见的心血管死因.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及疾病并不能完全解释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心力衰竭,类风湿关节炎治疗
目的分析2017年四川省H7N9人感染禽流感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禽流感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四川省2017年报告的38例H7N9人感染禽流感病例按照中国疾控中心下发的《
期刊
@@
随着社会的进步,世界人口呈现老龄化趋势,手术方法和麻醉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得更多的老年人接受手术和麻醉,因此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的发
目的 观察“生长痛”儿童下肢力线的特点、分布规律,探寻“生长痛”的发生机制。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789例门诊“生长痛”患儿进行下肢力线测量,并按年龄分为幼儿组(1~2岁,155例)、学龄前组(3~6岁,1249例)、学龄组(7~12岁,358例)和青少年组(≥13岁,27例),统计足行进角、股内旋角、股外旋角、下肢肢体力线、股足角、足底轴线和后距跟角指标,进行分布规律分析。
随着全球范围内高血压患病率的持续上升,由此导致的心血管疾病病死率也持续增加,为了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及避免其带来的负担,对高血压心、脑并发症的一级预防已成为临床工
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是发生于胎儿期或生后早期的一种肝脏进行性病变,以肝内和肝外胆管进行性炎症和纤维性梗阻为主要特征,从而引起肝脏纤维化及肝功能衰竭,是小儿外科较常见的严重肝胆系统疾病之一。
期刊
@@
目前国内外已有许多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与氧化应激密切相关。人体长期高血糖水平使人体处于氧化应激状态,而这种氧化应激状态实质上是氧化与抗氧化之间的不
先天性巨结肠症(hirschsprung’s disease,HD)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之一,病理特征为自直肠远端起向近端长度不同肠管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缺失。
期刊
@@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即“胡桃夹综合征”(nutcrker syndrome,NCS)是左肾静脉行走于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形成的夹角内,受压引起的反复血尿和(或)蛋白尿等症状,也称前胡桃夹综合征。
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