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煤矿企业存在的贸易风险及应对措施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ge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改革开放后,国有煤矿企业经过了多次改革,在煤矿领域有了一定的发展和进步。而与别国的煤矿企业相比较,国有煤矿企业很薄弱,在煤矿领域存在一些贸易风险。本文以此为基点,阐述了国有煤矿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国有煤矿企业存在的贸易风险,并针对这些贸易风险给出了一些应对措施。国有煤矿企业只有针对这些风险对企业进行深度改革,对企业结构不断进行优化,才能在贸易中发展得越来越好。
   【关键词】国有煤矿企业  贸易风险  应对措施
  一、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上对煤矿的需求量也是与日俱增,煤矿企业有了更多的机遇,有了更多国际化发展的机会。但在踏入国际舞台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的贸易风险。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就应该努力看清自己目前的现状,看清对外贸易存在的风险,时刻保持一种警惕性,并针对这些风险作出适时的应对策略,对自身加以改进。唯有这样才能在煤矿市场上长久的立足。
  二、国有煤矿企业的现状
  (一)煤炭需求与价格
  近些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我国的产业结构也是不断的在做调整,科技的进步降低了煤矿的能耗度,使得资源能得到充分的利用,煤矿的比例相比之前也有所下降。我国是一个对煤矿消费需求很大的国家,但是与其他国家比起来,需求就算不得什么了。最主要还是在煤矿的质量,以及服务上。我国煤矿的成本与其他国家比起来要多了许多,同样的分量,购买我国的煤矿却要多花大的价钱,这对我国国有煤矿企业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并且,外国的煤矿质量优于我国,港口运输也远比我国要发达,如此这些看来,我国国有煤矿在国际舞台上所面临的挑战是极大的,并且没有很多的优势,而澳大利亚的煤矿在东南沿海市场对我国来说,有很大的竞争力。
  (二)产能分析
  1989年,我国凭借产量破十亿成了世界第一大煤矿生产国。2002年,我国的煤矿产量占了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还要多,总产值近14亿吨。与一些产煤先进的国家相比,我国煤矿产业集中度较低,虽然数量多,但是生产规模不大。有实力的大集团很少。据调查,美国前四大煤矿企业年产量加起来超过了4亿吨,占总市场份额的将近一半,而澳大利亚仅一家煤矿企业就占了百分之二十一的市场率。而我国现有的2万多的煤矿企业平均生产量加起来还不到1亿,其中产量高于3千万的5家企业年产量站了全国的百分之十六,超过了2亿吨。我国煤矿生产层次很多,有少量企业建立的矿井达到了世界级的水平,他们是中国国有煤矿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如:年产500万吨以上综采工作面,矿井生产人员工效达40吨/工以上,年产1500万吨的特大型露天煤矿全员工效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也有大量相当于国外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水平的中小型煤矿;还有少量采用手工作业的小煤矿。美国和澳大利亚煤矿生产效率已经达到或超过10000吨/人·年(按商品煤计算),而我国国有重点煤矿的生产效率仅为200吨/人·年左右(按原煤计算)。
  (三)企业管理机制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煤矿资源从投入到产出包括之后的销售所采取的管理方式是计划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是高度集中型的,目前,传统的计划经济正一步步的在遭受着改变,如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是发展的主流。国企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并以此制度为核心进行运作,煤矿行业目前正一步步的走向现代化。而在国外,澳大利亚和美国等早就有了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这种制度对煤矿企业实施现代化管理,严格根据市场的方向来进行运作,通过不断的产业升级,这两个国家煤矿工业日趋多元化、国际化和集中化,在世界舞台上煤矿行业的竞争中也拥有更多的优势。
  三、国有煤矿企业存在的贸易风险
  (一)贸易营销模式
  煤矿行业中,一般规模较大的企业都是生产企业的子公司,有原煤进行生产,并且还曾经营过原煤销售业务。原煤的生产,是母公司对依附于自己的子公司下达一定的销售任务,并督促其一定要完成该项任务,否则就不能进行下一项贸易。所以,由此可见,成立煤矿企业只是为了适应煤矿领域的一种经营上的需求,这样的经营模式有助于形成煤矿企业的多元化。从目前的情形来看,成型的煤矿企业主要有两种,它们分别是国内的和进口的。在市场活动中,任何时候任何贸易活动都是存在一定的风险的,不管是哪一种煤矿贸易,都无法做到不出任何差错,不受任何的损失。煤矿领域中,煤矿资源从开采到最终的销售,已经是一条成型的产业链,这也是煤矿进行贸易的前提条件。为了降低风险,煤矿企业一定要将资金、物流、信息三者之间的关系协调好,只有协调好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煤矿企业才能更好的发展。
  (二)认知煤炭贸易中的可控风险
  煤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存在诸多的风险,在众多风险中有两项是主要的,这两个风险中其一是内部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存在于管理上,一个企业要想长足发展,必须要有好的管理方式,所以煤矿企业首先要做的就是将自身的问题处理好,煤矿的需求与日俱增,煤矿企业不能看着眼前单一的利益一味的生产,不去管内部的管理,人力的缺失,只顾不停的投入成本增加产量,这些众多因素都有可能制约企业的发展,只有处理好了这些问题,企业才能稳步前进;其二是外部的风险,这种风险就是市场竞争中所带来的,各国煤矿企业都在进行着改革,顺应市场的潮流来发展自己,市场是不稳定的,存在的风险也是不可能避免的,我国国有煤矿企业应该建立良好的管理机制,来迎接这些外部内部的挑战。
  四、国有煤矿企业存在贸易风险的应对措施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需要建立自己良好的组织机构,我国的煤矿企业经过了多次的改革,这些改革都是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以及企业自身的境况。传统的等级管理方式不应再继续坚持,应建立适应企业需要的团队管理模式,将现代化管理模式融入其中,不断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及。国有煤矿企业需进行深化改革来做到迎接新挑战。   一是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在清产核资、资产评估、剥离不良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的基础上,对煤炭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采取多种形式,实现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并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二是做到政企分开和国有资产出资人到位。企业与党政机关在人、财、物等方面彻底脱钩,企业拥有法人财产权,依法自主经营、照章纳税;三是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继续改革企业用工、人事管理、内部分配制度,调动职工积极性。切实加强战略管理,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建立投融资决策机制。建立科学管理的企业组织结构,合理设置内部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形成责权明确的决策中心、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四是积极推进企业上市融资。充分利用国际、国内资本市场和证券市场的直接融资功能,广泛吸收社会资本,促进煤炭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二)调整优化煤矿的产业结构,实行多元化经营战略
  我国的能源资源中,煤矿资源占据主导地位,这是适合我国的国情需要的。我国正在一步步迈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条路要走起来也是会遇到不少困难和挫折的,煤矿企业应不断调整自身的煤矿产业结构。自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将煤矿企业的结构调整好,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对煤矿企业已经进行了多次的改革,煤矿的附加值有了增加,产业链也越拉越长。而要真正做到新型工业化,需要拉长“两条产业链”和实现“两个转变”,以此来实现技术上的创新,让结构得到更好的优化。这两条产业链的其中一条是将焦煤油的加工作为重点来发展第一代产品,将乙炔化工做支撑发展二代产品,以优质液体燃料和一氧化碳和氢合成甲醇为重点来发展三代产品。“两个转变”就是将初级产品进行综合化利用转变,由量化到质化的转变。
  (三)借鉴国外经验,组建大型煤矿企业集团
  我国国有大型煤矿企业与国际上其他大型煤矿集团相比,实力较弱,不管是资金上,还是企业的经营管理上,或而是对市场的控制能力上,都要薄弱。我国煤矿企业应将国外大型煤矿企业的经验借鉴过来,在他们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企业的现状,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有煤矿企业的发展模式。不管是从地域上,还是资本上,以及其他的业务活动上,都要有所改变,并且,还要提高产业的集中度,美澳等国在这方面的优势还是很大的,我国煤矿企业可以借鉴,从中有所启发。国有煤矿企业目前的格局比较分散,在市场上形成不了很大的竞争力,这样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国有煤矿企业一定要坚持抓重点的原则,对企业格局进行重新编排,将质量差效率低数量少技术不先进并且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小型煤矿进行关闭,对企业内部深化改革,企业之间进行联合,互相借鉴,并肩发展,这样才能增强国有煤矿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四)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煤矿工业
  国有煤矿企业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靠科技进步来更好的发展自身,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发展洁净煤技术。从我国国情来看,煤矿的开采利用是有一定的地位的。但是纵观整个社会的发展,煤矿在开采利用的同时,对环境也造成了污染,特别是在一些煤矿产量高的地方,环境问题尤为恶劣。所以在煤矿的开采利用中,应大力推行洁净煤技术,才能对社会产生好的效应。
  2.建设高效集约化矿井。从整体看,我国国有企业煤矿开采利用技术与发达国家的煤矿企业相比,实力还是薄弱的,要想改变这一局面,国有煤矿企业应加大资金建设高校集约化矿井,这样才能不断的增强自身的实力。
  3.煤矿深井建井技术。要研究解决600米以上深厚表土冻结施工技术,深部开采中面临的开拓延深、开采部署、矿压控制、安全技术、高地温治理等技术难题;研究千米深井井筒装备技术。
  五、结论
  本文对国有煤矿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贸易风险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了让国有煤矿企业在未来道路上有更好的发展,文中还给出了一些实质性的建议和策略。国有煤矿企业需根据自身的情况,建立完善的企业制度,并对企业内部深化改革,不断借鉴国外企业优秀的发展模式,从中受到启发。只有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解决好这些问题,企业才能在国际大舞台上得到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攀诚,周颖.我国矿业权市场流转法律制度研究[J].煤炭技术,2014(10):1-2.
  [2]王勇.完善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探讨[J].煤炭技术,2013(6):1-3.
  [3]刘淑花.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煤炭技术,2013(3):116-117.
  [4]朱永飞,马革非.地勘单位矿业权取得及流转问题探讨[J].中国煤炭地质,2014(11):70-72.
  [5]杨永磊.试论矿业权抵押[J].中国矿业,2013(S1):121-124.
其他文献
时空观念是中学历史教学核心素养的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是历史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标志.要求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学会站在不同的时间、空间下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作出准
鲁迅领导的未名社,以翻译外国(特别是苏俄)进步文学为核心,以《莽原》《未名》为“催促新生、排击旧物”的战斗阵地,以发现、培育有为青年为己任,积极传播进步文化,展开对社
摘 要:基层党组织、基层单位党风廉政建设是煤矿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全面推进企业党风廉政建设,打造贴近职工群众的基层廉政思想阵地“桥头堡”,积极构建切合基层实际、独具特色的廉洁文化氛围,是助推企业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助力。本文将结合煤矿基层单位实际,探讨如何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形成适合煤矿的廉洁文化体系,进而推动整个煤矿企业的党风廉政工作。  关键词:基层;党风廉政;廉洁文化  加强煤矿企业党风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生活类杂志一直存在某种偏向,就是习惯拿“性”说事.虽然这些事大多有写实的成分,具有新闻性,并且无一例外地与爱情、婚姻或家庭有关,但叙事时常常有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特别是股权多元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使得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任务和挑战。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是新时期国有企业党组织面临的一项新的课题。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分析与探讨  党建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国有
摘 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泰州供电公司按照“分层级、拓载体、求实效”的工作思路,以“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为主题,统筹部署、精心谋划,打造组织平台,创新学习载体,强化团队建设,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三集五大”建设的战略意义,进一步加强“学习型、创新性、服务型”党组织和“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纪律严”的党员队伍建设,凝聚发展正能量,助力公司发展再上新台阶
在北京南郊十八里店一代,流传着一个外界知之甚少的八极拳支派,古朴实用,保持了原始风貌,基本未掺杂其他拳种内容,至少150年间未曾有改动,堪称“八极拳活化石”,其风格特点与
患者 ,女 ,63岁 ,因咳嗽、咽痛 2天 ,口服药物未见好转 ,来我院就诊。查体 :体温 3 8.6℃ ,咽部充血水肿 ,心肺功能正常。临床诊断 :“上呼吸道感染”。给予洁霉素、病毒唑、
目的:分析研究中医治疗儿科(以肺炎为例)临床疗效与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180例(以肺炎为例)患儿,将其患儿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
近年来,煤炭企业陷入发展瓶颈期,国家相关管理部门也明确指出,未来一段时期内煤炭行业将从削减产能等多个方向进行调整与改革.从宏观管理的角度来看,煤炭企业必然将不断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