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及既往的法律

来源 :东方法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n19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溯及既往的法律为对象,主要分析其概念内涵,指出其存在两种形式:回溯性法律和追溯性法律。前者并非通常所说的改变既往权利,而是回溯性地施加法律责任。后者通过“拟制”变成行为发生时已经存在的法律,从而与“不知法者不免责”的原则达成和解。前者从法律颁布时向后施加责任,后者从行为发生时施加责任,所以两者有着明确的区分界限,并非以往研究所说的同义替换。溯及既往的法律因为转型正义而需要重新认识,更需要处理它与法治之间的冲突。 With retrospective and past law as the object,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its concept and points out its existence in two forms: retrospective law and retrospective law. The former is not what is commonly referred to as changing previous rights, but applying retroactive legal liability. The latter, through “fictionalization”, becomes a law that already existed at the time of the act, and thus reconciles with the principle of “non-disclosure”. The former imposes its responsibility from the time the law is enacted, while the latter imposes its responsibility when the act takes place. Therefore, the two have a clear dividing line between them and are not synonymous substitutions in the previous studies. Retroactive laws need to be reconsidered for the sake of transitional justice, and more to deal with conflicts with the rule of law.
其他文献
诉讼时效适用对象是指直接受诉讼时效限制的救济权,而非最终受保护的原权利。因中德两国分别采“债权——民事责任”两分法模式与“债务与责任结合”模式,导致两国在请求权适用
词典使用研究是词典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国外在这方面已经做了较多较深入的探讨.我国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词典研究者开始注意对读者使用词典的情况作调查研究.本文拟从宏
2000年10月25日至29日,第三届全国现代汉语词汇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召开。本次会议由厦门大学主办,香港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商务印书馆协办。正式代表37名,旁
"神荼鬱垒"出自<山海经>佚文,不见于今本<山海经>[1].现行的大中型语文辞书"神"字条下或有收录.试举较有代表性的五家为例(为节省篇幅,删去书证):
【正】 《河南金融研究》今年第五期发表了郭光宗同志写的《对小集体企业贷款要担保的一些看法》,读后有不同认识。我认为对城镇小集体企业贷款,还是要担保好。理由是: 1、贷
标准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标准化是为在一定的范围
“第二届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国际研时会”于2006牟7月1-2日在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对外语言文化学院召开来自北京、黑龙江、辽宁、陕西、上海、江苏、香港以及马来西亚和澳大
《新英汉缩略语大词典》是一部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工具书,书中收入了大量的新缩略语,多为科技术语和现代政治、经济、商贸等方面的缩略词语,基本上能满足和适应国际交际之需。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