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情感体验下合唱教学的意义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u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合唱是一门艺术,不是机械乏味的练习与伴随音乐共同齐唱的代名词。大班幼儿在欣赏学习合唱作品时,应充分调动自身的生活经验,感知体验合唱作品的情感色彩,并产生积极的态度、情绪、情感。并能用基本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演唱歌曲;能用表情、动作、语言等方式表达作品情感,运用领唱、对唱、轮唱、重唱的方式进行集体演唱。用“情”为幼儿的歌声插上隐形的翅膀。
  【关键词】:合唱教学;情感体验
  (一)大班合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强调: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是情绪情感表达的独特方式。合唱活动作为幼儿艺术教育的常规活动,它易于表现,不受场地、材料的限制,深受幼儿喜爱。但当前的合唱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合唱概念模糊,形式单一
  目前大多数幼儿园在课程设计上普遍以齐唱教育为主,错误地将合唱等同于齐唱。忽略了领唱对唱、重唱、和声、轮唱等合唱形式。而幼儿园开展合唱教学的时间少之又少,这样一个状况远远无法达到幼儿用多种合唱形式感知、表达、学习、表现艺术的需求。
  2. 教学方法无趣,以教定学
  有些幼儿园开展合唱教学,但合唱教学内容和方法安排不合理。多采用教師直接教授,幼儿直接模仿、再现的教学形式。这些形式单调的活动形式与音乐教学中丰富多彩的内容不协调,不利于调动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幼儿在学习合唱时,只是单纯地模仿教师或音响示范的曲调,看着指挥的手势让哪边唱就哪边唱。这种运用机械练习来达成合唱活动的教学目标,课堂相对无穷乏味。毫无感受美的过程,更没有情感体验的过程。造成幼儿课堂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目标达成效果差,更没有在演唱时表现出幼儿对歌曲的独特表达和情感输出。
  3.教师主导,忽略情感体验
  “教师中心”的观念在教师教学中占主导地位,教师主导凌驾于幼儿的情感体验之上,幼儿的情感不能很好地融入活动之中。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需在活动中重视幼儿的情感体验,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根据幼儿的情感需求采取相关的策略,最大限度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建立在幼儿情感体验下教学。当然,一次成功的教学需要教师进行探索,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那么开展情感体验下的合唱教学活动探索,是其途径,通过这一途径提取有效的合唱教学策略,推而广之,形成一定的理论,能够为教师开展合唱教学提供思路与指导,提高合唱教学活动的实效。
  (二)大班情感体验下合唱教学的意义
  1.理论研究的意义:
  情感体验是合唱教学的原动力。它可以使幼儿发现音乐中蕴含的至善至美的世界,激发幼儿从内心引发对这种美好产生向往。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此课题能促使我们从儿童发展心理学、儿童艺术审美教育角度,思考如何在合唱教学中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从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启迪智慧、完美人格。考察情感体验下大班合唱教学与合唱表现过程中幼儿情感表达之间的联系,为丰富大班合唱教学策略提供科学依据。课题在丰富大班情感体验下合唱选材方法的同时也为幼儿合唱教学策略的研究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建议。
  2.实践研究的意义:
  基于研究改进教师传统教学方法,发挥情感体验在合唱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提出大班幼儿情感体验下合唱教学选材原则,归纳教学策略,促进幼儿在合唱中的情感表达。
  (1)打破机械记忆模式,提高教学趣味性
  进一步丰富大班合唱教学的策略,改善教师常用的“齐唱”和机械练习的学习模式,探寻出符合幼儿喜爱的教学方法。从幼儿学习的特点来说,他们的认知活动更会受到兴趣和需求的直接影响,要使幼儿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必须得到足够的尊重。教师在运用情感体验下合唱教学策略时,能激发幼儿对合唱的兴趣,使之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合唱活动中去。即使是对技能技巧的练习也要激发幼儿对美的感受与熏陶,也能提高幼儿练习的兴趣。把被动、枯燥重复训练,转化为幼儿自身需要的趣味游戏。增强合唱的趣味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性,改善课堂活动的刻板性。促进幼儿的倾听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提升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萌发幼儿分工合作意识,使之形成集体主义精神。让幼儿体验到合作性歌唱所带来的成功和快乐感,拓宽幼儿歌唱表演形式。
  (2)提倡情感体验,优化合唱教学策略
  俗话说:“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幼儿通过聆听、表达获得音乐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所以,在幼儿的音乐教学中,情感体验一直是教育的核心内容。郭沫若先生曾经这样说:“人的根本改造应当从儿童的情感教育、美的教育入手。”幼儿通过感知音乐作品的艺术美,获得美的感受,从而识别作品中快乐、忧伤、喜悦、愤怒的情绪表达。幼儿通过音乐欣赏、分角色演唱、配器演唱等方式感受音乐的情感,运用分声部合唱的方式感受和声的轻柔、优美,提高幼儿对美的理解和认识。转变教师将合唱教学等同于理论或科学的错误认识,重视艺术与情感表现的关系——艺术是表现情感的形式。运用欣赏、故事、图谱等多维度的情感体验建立师生双向情感共鸣,丰富幼儿在艺术表现中的个性演绎合情感表达。
  (3)拓宽合唱教学内容,归纳选材原则
  教师在幼儿园大班合唱教学活动中,缺少基于情感体验的选材。适宜的音域、优美的旋律、易于理解的歌词,能准确地使幼儿在合唱过程中兴趣浓厚,更易于建立对合唱歌曲的情感共鸣,有利于幼儿在感知体验中进行创作和表达。促进了幼儿音乐素养的提高,建立了幼儿学习过程中的自信心。
  总之,机械的演唱、对“美”无动于衷的表演,有背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的: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这一理论方针。所以,任何只注重“声”合唱教学是不完整的、不科学的。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应该以内在的情感体验而引发出的艺术表现和审美的需要为基础,收集适大班幼儿情感体验下开展合唱教学的素材,从而提高幼儿园大班幼儿的合唱水平。
  参考文献:
  [1]朱彩群.浅谈音乐课堂中的童声合唱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2016(6).
  [2]于蓬勃.中国童声合唱的发展历程[J].北方音乐,2015(16).
  [3]金美琳.幼儿音乐欣赏教育中情感体验培养探讨[J].音乐时空,2015(21).
  [4]钱平平.浅谈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的情感体验[J].才智,2016(31).
  作者简介:徐晓莹(1981.08—),女,籍贯:天津,工作单位:武汉大学幼儿园一分园。
其他文献
【摘要】:不同的材料,给人以不同的感受,注重材料的感觉特性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反映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观念及审美理想,所以本文就造型基础教学中材料的感觉特征进行了一些探讨和实践,以期给我们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造型基础;综合材料;感觉特征  一、造型基础教学材料发展现状  不同的材料呈现不同的效果,造型基础教学都要利用相对的材料来完成。而当代高校造型基础教学会用到什么材料呢
期刊
语文作为母语对中国孩子来说是必须要学习的,每个孩子从进入学校的那天起就开始学习语文,甚至终身在学习,到底取得了多少成就,就不得而知了。  但是我们的孩子用了很长的时间去学习语文,成为语言学专家的暂不去统计,但近年来文学家的产量确实不容乐观,缺少能走出国际社会的领风人物。即使是得了诺奖的莫言,也受到诸多诟病。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并不了解当代作家的动态,深感惭愧。我听到的当代较红的文学创作者有郭敬明、韩寒
期刊
【摘要】:我国现代建筑设计发展迅速,古代建筑元素和现代设计融合是其发展的趋势,其中“天井”是历史悠久的建筑文化艺术产物,也是我国古代建筑中重要的空间形式元素,其中还蕴含了丰富的人文、历史的元素在其中,天井在建筑中起到通风采光、遮风避阳、藏风纳气的重要作用随着现代建筑风潮的冲击,中国古典建筑已经不再符合现代化的要求,很多空间构建在现代建筑中找不到踪影。挖掘古建筑的现代应用是最有效的保留、传承古建筑的
期刊
【摘要】:学界关于国家形成与发展的研究有很多。马克斯·韦伯和查尔斯·蒂利等著名学者都对此问题进行过许多研究。有些研究从物质的角度出发,有些则从精神意识的路径进行分析。事实上,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与暴力也有着重要的关系。查尔斯·蒂利所提出的财政——军事模型,就在很大程度上强调了暴力在国家形成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是,这一模型只是一个理想化的政治模型,与历史实践并不完全契合。  【关键词】:国家形成与发展
期刊
【摘要】:自自由主义思想产生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不断变迁。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对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深远,从18世纪到19世纪中后期,从传统自由主义到新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思想几经变革之后有了新的内涵。本文从传统自由主义的繁荣到新自由主义的产生,将传统自由主义与新自由主义进行了对比,从历史条件、时代背景等方面分析了自由主义的发展脉络。  【关键词】: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  西方的自由主义传统可以追
期刊
做好群众工作一直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的宝贵经验,也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基础。学会做好群众工作,则是我党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基本功,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也是我党消除脱离群众危险的关键一步。在当代的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这需要我们在坚持群众工作这个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采取符合实际发展要求的新策略,以不断提高服务人民的本领和能力。为政之要,唯在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等政策的提出,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巨大挑战。本文将结合创新创业的时代背景,对传統大学英语教学进行剖析,深刻反思时代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水平,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  【关键词】:创新创业;大学英语;教学反思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的提出,对我国高等院校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成为我国高等
期刊
【摘要】:作为礼仪之邦,中国古代有着丰富的仪式教育思想与实践,尤其是儒家非常注重运用各种仪式对民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认为可以通过礼教可以让人们自别于野蛮,提高自身道德、意志的修养,接受社会价值,遵守社会规范,实现政治秩序稳定。  【关键词】:礼;礼仪;思想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上个世纪中期才提出的概念,但它作为一种思想统治的实践却早就存在。当前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重要
期刊
【摘要】:在高校的舞蹈形体教学中主要是针对学生的身体进行训练。在形体教学中舞蹈教师对身体损伤产生的原因要有科学认知,并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身体训练损伤进行科学有效的预防,避免和减少学生在训练中身体损伤的发生。科学有效地预防身体损伤的发生不仅是为了让学生身体不受伤,而是为了更好的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力水平,不断提高舞蹈形体教学质量,促进舞蹈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叙述杜维运《史学方法论》的内容,从而谈及从中获得的思想感受,进而期望缩小与史学大家之间的差距,对自身的发展寄予期望。  【关键词】杜维运;史学方法论;历史研究  杜维运,1928年出生于山东省嘉祥县,2012年9月1日病逝于加拿大。毕业于台湾大学历史系、历史研究所,1962年、1974年两度赴英国剑桥大学学习,历任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