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就这么仪式感十足地过完了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awxsecd8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诣
  都是奔着寺庙和神社去的。日本人把每年的最后一天称为“大晦日”,在这一天,人们先是会去神社参加驱邪仪式,洗清过去一年的晦气;午夜12点来临时,则会前往寺庙,参加长达108下的撞钟仪式,敲尽未来一年的烦恼;听完“除夜之钟”,便又赶到神社,进行正月里最隆重的行事:初诣——意即一年中的第一次参拜,据说在此时祈愿和除厄都是最灵验的,并且,越早越好。
  2016年的第一天,我原本打算去京都参拜神社。然而却被日本的朋友极力阻拦下来:“一定会被挤死的。” “有多挤?” “你将见到此生从未见过那么多人。”后来看新闻,吓了一跳,仅仅是去参拜京都伏见稻荷神社的人,竟然超过270万。
  2015年的最后一个晚上,我只好窝在家里看红白歌战,就和坐在电视机前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是一个性质。当12点的钟声响起,电视画面便在各大寺庙的撞钟直播中切换,我于是起身出门,去了离家最近的神社:大阪城下的丰国神社。
  穿过丰国神社门前的开运茅轮,在长长的队伍中排了一个多小时,才终于顺利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初诣。冬夜的空气清冽动人,明月当空,福火熊熊燃烧,令人无法不热爱大好时光。末了,从神社工作人员手中接过免费供应的热腾腾的猪肉汤,一边喝汤,一边站在寒风中观看乐队的热闹演奏。我从未经历过如此仪式感十足的跨年,后来才知道,这才是初诣的正确打开方式——不是要去那些著名的神社,而是要跟离自家最近的土地神打个招呼:新的一年,也请多多关照!
  初梦
  对日本人来说,“年神”是一年中最需要以慎重态度来迎接的重要客人,百般繁琐万般细致。所以,他们的新年其实从年末就开始了——关东地区始于12月8日,关西地区始于12月13日——这个日子有个专属名词:“正月事始”。也即是说,和正月有关的准备工作,要开始着手了。
  在传统的日本家庭,“正月事始”有两件事必做:大扫除和摆门松。旧历里的这一天是“鬼宿日”,难得的万事大吉之日,结婚之外事事皆宜——因而也是一年之中打扫神龛祭坛的最后一个好日子。至于摆门松,就是在玄关或门前的左右两边各摆上一盆青松翠竹,左边是雄松,右边是雌松。据说这是为了让年神不要迷路、顺利进屋而设置的暗号,平安时代就有说法:常绿的青松中,是众神栖息的场所。
  再过几日,超市里就会出现正月专柜,在最显眼处摆满稻草编制的注连绳。注连绳是家家户户都会挂在门檐上的装饰品,但它最初是一个神话概念,在某个关于天照大神的传说中,稻草绳是结界的象征,不洁之物自此不可进入。
  镜饼也会同时登场,这玩意其实就是一个圆圆的大年糕,叠着一个圆圆的小年糕,再在最上面放一个新鲜的橘子。日本人笃信镜饼中沉睡着稻米之神的灵魂,能够赋予人类连绵不断的生命力,通常在正月里都会用镜饼来做杂煮——在那之前,首先要先供奉几日。两层年糕,一层象征太阳,另一层则是月亮的化身,一阴一阳,组合成了日积月累的“圆满”。旧式日本建筑中,镜饼是要供奉在壁龛中的,对于居住在公寓中的现代人来说这是个难题,只能摆放在柜子顶上,瞬间丧失大半风情。
  在京都,12月21日和25日可以去逛逛“终弘法”和“终天神”,就像是庙会一样,能淘到不少物廉价美的年货。这时路过车站附近场,总能遇到邮政局的工作人员支起小摊,卖起年贺状。日本人的美德之一,在于仍保留着手写明信片的问候方式,年末是盛景,每个人都会写上一大堆,寄给那些在工作和生活上对自己有关照的人,送上新年的问候。12月里寄出的年贺状,都会被攒在一起,在1月1日的早晨,准时出现在收信人的信箱。
  日本也是有年夜饭的。最高级的是“御节料理”,高岛屋、阪急为代表的百货公司,每年都会联手老铺料亭推出定制御节料理,价格从1000到10000人民币不等,1层到3层是常见形态,豪华版高达4层5层,每层以5、7、9种料理为佳,象征着层层叠加的幸福和祥和。无论哪种等级的御节料理,都有几个例牌菜式:象征子孙繁荣的青鱼子、象征稻谷丰收的小鱼干,象征元气满满的黑豆,象征日之出的红白半圆鱼糕,以及象征学问和文化的伊达卷。
  一个人的跨年不需要太奢侈,在超市就能买到平价的御节料理,盛惠200人民币。也不能忘记买荞麦面,在“大晦日”吃上一碗荞麦面,过去一年的厄运便会随之切断。不得不再次赞扬日本人的仪式感,这天你能在超市里找到一整个荞麦面专柜,面和汤的单品就不说了,连葱都切好了,整整齐齐包装成一份,还有各种搭配好的组合:天妇罗荞麦面、豆腐皮荞麦面、鸭肉荞麦面……还有,锅烧荞麦面。
  跨年的那个晚上,要记得自己的做的第一个梦,它叫做“初梦”。初梦也是一种占卜,测量你在这一年的运势走向,日本人说“一富士、二鹰、三茄子”,梦见富士山是最好的,代表你即将立身出世;梦见老鹰也是好的,运势一路高走;最后也不要小瞧茄子,成事发财就靠它。
  除厄
  新年第一天,我跑去延历寺会馆住了一夜。延历寺在比叡山顶,宿坊条件好过高野山数倍,与其说是宿坊,不如说是酒店——然而,尽管它有整整57个房间,我还是没能抢到跨年的那天的房,后来才被告知:延历寺会在每年的9月1日准时开放跨年夜的住宿预约,且只接受电话预约,那之后一个月内,必定被一抢而光。
  要说比叡山到底哪里好,大概是因为它的月亮确实比别处要圆一些。那天晚上,从会馆的窗户望出去,看见琵琶湖上挂着一轮下弦月,低至紧贴水面,一副外星飞船来袭的末日景象。深夜,在榻榻米上被光亮晃醒,抬头望向窗外,那月亮已经冉冉升至天顶,隔着窗纱,发出万丈光芒——意向颇符合延历寺那句slogan:照亮一隅。
  次日吃早餐,便察觉到筷子和平日不同。两头都削得细细圆圆,装在写着“寿”字的专用纸袋中,工作人员解释说这是“祝筷”,之所以两头削得一样,是因为另一侧要留给年神用,美名其曰“神人共食”。大厅里还摆放着自行取用的屠苏酒,用山椒、桔梗、肉桂和蜜柑皮调制而成,有驱邪的功效。如今这种酒愈发少见,但江户时期却是风靡庶民之间的神物,礼节大有讲究: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总是从最年少的饮起。
  和其他寺庙一样,延历寺里也挂着写着厄运年的大牌子,日本人重视这个。一年中最容易遭遇灾厄的岁数,男人是25岁、42岁和61岁,女人则是19岁、33岁和37岁,这几个岁数被称为“正厄”,正厄的前一年叫“前厄”,后一年叫“后厄”,都是需要小心谨慎的年龄。除厄的方法千花百样,新年第一天在神社和寺庙进行除厄仪式是最有效的,它们贩卖一种名叫“破魔矢”的道具,拿着破魔矢,延历寺的工作人员会让你轮流遮住左眼和右眼,对着你念一段经文,然后在你的头上敲一下……虽然意图不明,但还是乖乖把破魔矢拿回家,放在屋里最高的位置。
  初卖
  不是所有人都会去寺庙,有人盯着跨年这一天,是为了抢福袋。日本福袋文化经久不衰,各大百货公司均有推出,以最低廉的价格组合在一起,成就了一场热闹的“初卖”。大阪的伊势丹从福袋发售的前一天深夜就排起长队,东京涉谷109早上8点就排着超过1600人长队,东京松屋银座开店前聚集了6300人,最贵的福袋是高达972万日元的6瓶红酒组合,限量一份,开店15分钟后便卖出。也有人想出一些好玩的,大阪某家超市推出“体验型福袋”,内容包括2小时电车party,大川的屋形船赏花,闭馆后的水族馆参观,还有琵琶湖游船和健身体验之类,颇受欢迎。
  1月7日是个特别的日子,它是“五节句”中的“人日”,日本人有一早起来吃七草粥的风俗,祈祷无病息灾。所谓七草,就是宝盖草、芥菜、繁缕、清明草、水芹菜、萝卜和芜菁,前几种在日本是难寻的野菜,只有在1月7日这一天,超市才会把它们搭配组合好,作为旬物推出。在关东地区,1月7日也是开镜饼的日子,关西则要晚8天。因为是神明的供物,所以开镜饼必须使用木槌,刀会令人联想到武士切腹。镜开是送走年神的标志,到了这一年,年也过完了。
  责任编辑:方丹敏
其他文献
2019年3月12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馆举办的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国主流媒体‘ 航拍中国’摄影图片展上,一组图片用空中的视角记录了中国城市的发展变化。  广州晨曦  被誉为广州“曼哈顿”的珠江新城,高楼林立,建筑层次分明,日出时分,霞光映照在珠新的高楼之上,闪闪生辉。  (严磊 摄)  重庆夜色  2012年1月11日,夜色下的重庆朝天门。  (解国清 摄)  上海陆家嘴  2017年
18世纪的英国讽刺大师乔纳森·斯威夫特在英国甚至世界文学史上是有名的“厌恶人类者”。只消一部《格列佛游记》就足以说明这点。政客、学者与寻常人等在格列佛于小人国、大人国、飞岛与慧马国的历险中被尽数讽刺。劫后余生回到祖国的格列佛发现自己已经无法忍受与家人居一处,必须要去马厩中才能寻得一些精神的慰藉。早年发表的《木桶的故事》与《书籍之战》也是斯威夫特憎恶人类的不虚言语。在这两部作品中,教皇、国王、学究更
在北大理科学习多年,发现一个有趣现象:相比于诸多其它大学的宽口径培养,这所顶尖大学的很多理科学院培养模式其实非常单一——定位于培养未来的一流科学家,而相对不那么鼓励就业。同样的情况似乎也发生在隔壁的清华,  比如副校长施一公曾发表过观点:研究型大学,不以就业为导向,不应该在大学里谈就业。  大学的这种培养定位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学校的自信,普通院校则很难有这种“以学术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魄力。  事实
考研,想试就试?  大芮芮,在看戏时认识的女生,正在备战2020考研。大芮芮是戏剧专业,本科院校并不理想,因为十分热爱戏剧,便想到更好的平台进一步深造。大芮芮家境比较殷实,早早就报了某考研机构价格不菲的高端规划班。从一开始我便和她说,考研是自己的事,没人能代替你规划,也不要觉得一天抱本单词书就觉得是在学习了。半年过去了,报名开启,大家都进入冲刺阶段,大芮芮仍在朋友圈抱怨单词有多么多么难背。12月考
大学的遗憾此刻释然  我是坐在苏州独墅湖的湖边写这篇读编交流的。晚春的苏州,总会在酷暑来临之前骤起春风,吹皱湖面碧波千顷。大一大二时我常常在此写生,如今年级渐高,竟是许久未曾再来此小坐片刻。  在苏州大学度过了快四年的时光,如果有学弟学妹问起我对苏州和苏大的印象,我会将满腹的赞美之词告知于他。可换作四年之前的我,在那个高考刚刚结束的暑假,苏大于我而言,只是梦想幻灭后留下的满地破碎。  我曾固执地以
说起我的留学经历,可以用意外来形容。研三那年,我处在创作的瓶颈期,急切地渴望新鲜灵感。在一个漫长工作后的假期里,我一拍脑袋就决定出国留学了,两个小时之内就决定了要去法国。于是学法语,法语水平考出C1等级,申请学校,签证,从产生想法到飞机降落在戴高乐机场,历时1年零3个月。  我现在在巴黎第一大学,也叫先贤祠索邦大学,读的是M2,即硕士第二年,因为国内已经读完了硕士所以直接申请的M2,专业是电影美学
食科=食客?  可不是,一点没错。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简单的说就是研究吃的东东的。  什么好吃、吃什么安全、吃什么有营养、怎么吃。  倘若是问他们:好吃的东东,都是昂贵大餐?NO!这是误解。  几元钱的小东东,也能俘获食客的芳心!食材放在食科院的学生手里,  好吃的东西与钱真没关系。  这年头,若娶(嫁)了个食科姑娘(小伙子),保管一辈子有口福。  华农密制瓦罐鸡汤、蛋糕、酸奶、华农蜜桔
孔博: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2012年回乡创业,创立农业电商品牌“密农人家”。2015年首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第一名。现已成密云电商农业领头羊。  回乡创业的农村娃  “外形圆润,自然鲜红,掰开一个,饱满多汁,沙楞楞的果肉很是诱人,入口清甜微酸……可当水果。”  “首都水源供应地密云水库,这里水源干净、土壤肥沃、昼夜温差大,远离污染,为蔬果的种植提供了优越的环境。”  这是微店密农人家对密云原味1号西
在毕业致辞上,校长们对2019届毕业生们的优秀表现热力点赞。  生命科学学院的贡红日、许傲同学在饶子和老师的指导下,破解了结核分支杆菌能量代谢的奥秘,成果发表于顶级期刊Science杂志,在国际学术舞台发出中国声音;化学学院的邢翔宇同学毕业后将赴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加入南开后备师资计划,学成归国后回母校任教;金融学院高盛等18位同学将前往新疆、西藏、甘肃等地支教,他加入的南开研究生支教团连续
编者按:  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一直致力打造“中国动画学派”,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孙立军老师认为,打造“中国动画学派”离不开让学生系统地了解中国动画发展的历史。  2018年,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将《中国动画史》设置为动画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课程回溯了近百年来中国动画的萌芽、发展、壮大、辉煌、低谷、寻路的历程,重点重温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中国动画学派辉煌时期的作品及艺术家的探索之路。  同学们在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