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课堂的应用分析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e2848180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物理教学中,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构成,是物理规律获得的基础、是探索和发现新知的过程,更是深刻理解物理知识的重要手段。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对实验资源的利用,并充分使用实验教学法展开教学,调用一切可用的实验资源帮助学生感知体验,优化实验教学,切实让学生的认知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获得同步提升。本文就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法的使用及其技巧展开了论述,总结了几点经验和对应措施。
   【关键词】  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法 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7-144-01
  一、引入新奇实验,唤醒学生好奇心
  新课开端学生往往精神惫懒,注意力不够集中,需要教师用新奇的教学资源,启迪学生的好奇心,帮助学生有效转移注意力到新知学习中来。因此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可以通过实验教学法应用的方式帮助学生从新奇的实验中,唤醒其好奇心、增进其对新知的探索欲望。例如,在《平面镜成像》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欲望,教师可以在新课导入环节以一个新奇的魔术箱实验方式展开教学。首先教师可以用一块儿平面镜将一个正方形的盒子一分为二,如下图所示,并且在魔术盒的顶端开一个圆形的小口。随后,将阴影区域面向学生。此时,教师拿出一个乒乓球,并将乒乓球放置在盒子中。放入的乒乓球由于平面镜的遮挡,并未能让学生看到。学生所看到的依然是一个空空的箱子,其内部结构完整,是一个正方体。此时的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学生会产生疑问。箱子里联名放入了一个乒乓球,但是为什么看不到呢?乒乓球究竟去哪儿了呢?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带着这一疑问,进入平面镜成像这一节课的学习中来,并告知学生,当同学们学完这一节课后,你们自己便可以解答乒乓球究竟去了哪里。通过这一星期的引入实验魔术箱,让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产生了好奇心,即便是学生在生活当中对平面镜成像已经司空见惯,但由于这一新奇魔术的引入,学生仍然感到有强烈的好奇心,去重新探究平面镜的特点、去揭开魔术箱的秘密。
  二、开展学生实验,强化新知理解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所以,学生实验室教师实验远不能替代的学生实验操作的过程能够给学生带来强烈的感官冲击,更能让学生在操作中深化对新知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实验能力。因此教师要尽可能的给学生创建实验的条件,让学生切身感知、操作、体验、感悟。例如,在《物体的浮沉条件》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影响物体浮沉条件的因素,教师可以为学生事先制作一个“浮沉子”。将一个胶头滴管吸入适量的水放到大的可乐瓶中,调节胶头滴管中水的质量使之沉底在可乐瓶中。随后伴随着人们的挤压和放松,浮沉子能够随之上浮或下沉。教师将纸鱼实验交给学生完成,并引导学生在体验和操作中思考有小物体沉浮的条件究竟是什么?事实上这一实验操作的过程实际上是在改变浮力的大小,人们在挤压大可乐瓶时,胶头滴管中的水被排出,胶头滴管重力也就减小,而胶头滴管所受的浮力不变。所以,胶头滴管受力不平衡,浮力大于重力,胶头滴管上浮。而当学生们松手之后,学生会发现胶头滴管又重新下沉,直至下落到可乐瓶的下端。这是由于部分水重新回到胶头滴管中,重力大于浮力,胶头滴管下沉。在这一实验中,浮沉子的重力变化导致其受力不平衡,所以胶头滴管能够上浮或下沉。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亲身经历、亲身体验、亲子操作和感知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实验的神奇,认识人们能够巧妙地利用物理知识设计实验,更能在实验的操作过程中应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解释其现象,进而理解和发现新知。在此基础上,教师帮助学生认识潜水艇如何实现上浮和下沉的,有了实验基础,学生也就不难理解其原理了。
  三、开展演示实验,增强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中,一些难度较高或者受外界环境因素限制的实验无法由学生完成时,教师也可以通过演示实验的方式让学生在观察中增强对新知理解,强化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例如,在《电流和电路》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学的重点之一便是帮助学生认识电源短路的危害、引导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要坚决杜绝电源短路的现象,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实验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电源短路的直观危害。首先,教师用一张正面是锡箔纸而内侧是普通纸张的口香糖内包装,然后将锡箔纸扣在一节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使其连通。在连通的这一刻,学生会直观的看到锡箔纸温度极速升高,导致口香糖内测的普通纸张开始冒烟。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现在你知道电源短路有什么危害了吗?在此问题的引导下,学生意识到:发生电源短路时,电路中的电流极速增大,导致导体内部的温度升高,极有可能导致周围的可燃物达到熔点并引发火灾。在这一演示实验的开展下,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素养提升,刚在教室的演示中强化了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实验能力。
  总结
  作为物理规律探索和学习的手段,教学法应当被充分应用到物理课堂中来,作为帮助学生巩固新知、深化理解、增强兴趣和提高能力的重要活动。对此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引入新奇实验、在课堂中展开学生实验、在课后组织学生自主实验,切实让实验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成效。
  [ 参  考  文  献 ]
  [1]杨少旭.试析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35):84+161.
  [2]彭淑卿,王松国.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9(32):69-70.
  [3]张堪望.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7):240.
其他文献
【摘要】 科技与网络的发展使智慧环境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环境,并成为教学实践的重要载体。小学语文教师要依托智慧环境,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打造生动且趣味性强的课堂,以有效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文章先简述智慧环境和生成性教学内涵,再分析目前小学语文生成性教学现状,在此基础上探讨基于智慧环境的小学语文阅读生成性教学对策。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 生成教学 智慧环境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
期刊
【摘要】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初中语文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起着关键性作用。教师要立足于课堂教学,应该采取合理的方式和方法,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有助于促进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促进学生于语文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探索和思考,以实现最佳的学习与教学效果。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学生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期刊
【摘要】 俗语有云: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幸福感也不断上升。但是,这是一个人的功劳吗?当然不是,这是中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在高中数学的课堂上,我们也可以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小组合作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指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为了完
期刊
【摘要】 思维导图是通过图形进行知识表达的工具,将知识的关键词与图文、颜色进行连接,以使各主题的层次突出出来,利于学习者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中,能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对词汇的记忆效率。文章在分析思维导图内涵及与初中英语契合度的基础上探讨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突出思维导图的功能。   【关键词】 初中英语 思维导图 应用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
期刊
【摘要】 近5年来,为更好地落实新课标要求,各地中考试题大都从整本书阅读、真实阅读、深入阅读的角度出发设置名著阅读题。这些试题为引导学生加强名著阅读,提高文学素养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但与此同时名著阅读题的低分率也暴露出普通学校的学生在名著阅读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阅读障碍。我校初三语文备课组针对这一现状,将思维导图引入名著阅读教学和复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今后的名著阅读教学和复习指明了方向。  
期刊
【摘要】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为思政课中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在新时代发展潮流中也应发挥其特有的优势,切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笔者在本文中从学习意义、践行教法、引用时政等角度,就如何组织开展《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让其发挥特有的优势,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方法探析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 课程意义 教学方法 特色课堂 社会热点   【中图分类号】 G633.
期刊
【摘要】 对于学生来说,在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早期学生对于课本上的内容理解能力不够强,如果强制灌输的话,学生容易对语文的学习产生反抗,而加入阅读教学这一项,并进行有效性阅读教学,就可以使学生们的理解能力变强,帮助学生建立一种正确的阅读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但如今的阅读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 微课教学被广泛运用以来,对传统的教学形式产生了巨大的补充作用。对小学英语教学而言,微课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提高英语课堂的效率。通过微课教学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精确地掌握,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发展英语学习的其他方面,有利于学生的英语素养的提高。小学英语教师应该看到微课教学的重大利好,不断涨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并将这一技术运用教学实践之中,做到形式创新与内容创新的統一。   【关键
期刊
【摘要】 本文以“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一节为例,通过制作模型、资料分析、视频和过程图、解题练习等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建构和理解“尿液的形成过程”这一重要概念,培养学生科学思维。   【关键词】 生物重要概念 科学思维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7-125-02  科学思维
期刊
【摘要】 写作是中学语文重要教学内容,目前中学生的写作状况是主要靠剪贴,写作内容缺乏生动性。文章通过三点有效尝试,使中学生的写作少一些剪贴,多一趣味。   【关键词】 中学语文 议论文 剪贴 趣味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7-139-01  目前,我们中学的议论文写作正陷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