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交流小妙招

来源 :中国教师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zf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國内外的教育专家也普遍认为:在当今时代,教师不能独立解决许多迫切的教育问题。现代的学校需要家长们的积极参与其工作。作为一名班主任,掌握与家长交流的艺术,巧妙地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我摸索出了一些这方面的技巧,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如下:
  1 做足准备工
  一个班几十个学生,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个性、兴趣和爱好。同样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和修养都不同,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只有全面了解学生及其家长的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比如:学生的个性、爱好,学业水平、学习和生活上的习惯等。应着重了解学生家庭作业辅导问题,辅导者是谁,学生在家的行为习惯问题等等。从这些方面就可以大致了解家长的情况。准备工作贵在迅速、全面,只有这样在以后跟家长交流沟通时才能游刃有余。
  2 第一次见面要留最佳印象
  第一次家长会就是与大部分家长的第一次见面。家长的心情大都是一样的,都想借此尽可能了解自己孩子的老师,以便确信自己的孩子是否能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因此,接班后的第一次家长会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家长会上要达到两个目的:第一次家长会是让家长信服自己。简单直白的说就是亮出自己的水平。为此,就该精心准备,一是准备内容:把自己对本班学生的教育和教学设想、计划以及准备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告诉家长,并简洁明了地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二是准备个人:讲话的时候就应注意自己说话的语气、语调和表情,让家长感觉亲切、随和而又热情。且一定要做到条理清晰,逻辑性强,具有号召力和鼓动性,让家长对自己所说的话深信不疑,只有家长足够的信任了自己,他们才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积极配合了。
  3 换位思考,理解家长对孩子的关爱之情
  在父母眼中,自己的孩子最棒。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犯了错误,只是一时糊涂,孩子的调皮,是一种可爱。孩子的作业错误,是一种粗心。而孩子在学校碰破一点皮儿,家长就会非常地心疼和紧张。这时教师要了解孩子父母的角色,认识其需求以及问题,并正确客观公正地评价孩子就显得十分重要。家长就会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并与之积极配合。
  4 沟通方式多样化
  当今时代,通讯方式越来越多。教师跟家长的沟通交流方式也应与时俱进。现在我经常用的形式有电话、邮件、QQ、飞信、短信、家访、面谈等。
  5 沟通分类型
  作为教师要跟几十位家长做沟通,不论用哪种沟通交流的形式,一定要做到技巧与艺术。我觉得家长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5.1 知识型的家长。
  我们就可以采取平铺直叙的方式进行交流。一般如实向家长反映情况,主动请他们先提出教育的措施和处理的意见,认真倾听,提出自己的看法进行交流,跟此类家长交流主要是达成教育策略的共识,共同探讨学生的教育方法。
  5.2 溺爱型的家长。
  跟这种类型的家长沟通交流一般要先肯定学生的长处,对学生积极优秀一面给予真挚的赞赏和肯定,然后再用婉转的方法指出其不足之处,诚恳而耐心地说服家长采取更好的方式方法教育孩子。无论哪一个孩子身上都会有一些闪光点,那些溺爱型的家长更希望听到老师对自己孩子的肯定。
  5.3 脾气暴躁型的家长。
  这样的家长往往“恨铁不成钢”,孩子一出现问题,不加分析就会拳脚相向。与这样的家长沟通要特别讲究方式方法,谨慎行事。但是这种家长往往比较爽快,需要我们提醒他注意教育方式。对此类家长更注重的是先进教育方法的传授。
  5.4 放任不管型的家长。
  这类家长往往把责任推给学校和老师的家长,我们就应该多报一点喜,少报一点忧,使家长认识到孩子的发展前途,激发家长对孩子的爱心和期望心理,主动参与到孩子的教育活动中。
  5.5 自认管不了型的家长。
  这种情况,就尽量挖掘其孩子的闪光点和特长,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和进步,对孩子的缺点适时地每次说一点,语气委婉,并提出改正孩子缺点的措施,重新燃起家长对孩子的希望,使家长对孩子充满信心,家长就会主动配合共同教育孩子的工作。
  5.6 气势强盛型的家长。
  特别是有些提出一些不符合教育行为及规律的观点和要求,或是不理解学校的一些工作安排的家长。遇到这种情况时首先沉住气,先让家长说完,发完脾气和牢骚,并对家长的这种心情表示理解,然后再耐心地以平静的语气与家长解释、分析事情的利弊和对错,以理服人并体现出自己的宽容大度,从而得到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5.7 总不放心型的家长。
  我们应首先讲出学生的三条优点,这就是给家长一颗定心丸。再提出下一步的要求。另外教师要主动向这类家长推荐有关家教方面的文章,帮助其调整好教子的心态。
  总之,跟家长沟通交流是一门艺术,但前提必须是真诚的。让家长明白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能成为一个优秀学生,以平常人的心态,用朋友的方式与家长交谈,这样把鼓点敲在家长的心坎上,我们的工作也会顺利开展。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姜英华 男 吉林省伊通满族中心小学,教师、小高、学历大专。研究“和谐德育研究与实验”课题《构建学校德育体系,育好时代学生》证书号:HXDY-2009-C00750。研究“家庭教育”课题《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中的家庭因素研究》此项课题(090711076B)证书号:110116。  【摘要】我走近他,拿过纸条,“对不起,逯家满,我把你的眼镜弄坏了,请你原谅我” 我暗暗提醒自己,一定要给这个同
期刊
当前,我县各初级中学在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有些问题还是非常突出的,如长期围绕教师的学生学习兴趣问题,学生在解答实际问题时不能较好的运用教材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也就是说,理论与实际脱节的问题等。如果不能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势必将对我县初中的思想品德教学带来不可小视的影响。下面笔者就上述两个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谈谈自己一点肤浅的思考。  1 关于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 
期刊
【摘要】學校工作的重点是教育教学,有效的管理能提升教学质量。本文通过对管理模式、理念、方式的改变,促使师生增强自我的管理意识,以提升教与学的质量。 。  【关键词】小学;教育教学;有效管理  无论是在中学还是小学,教学管理工作都是学校管理的中心工作,教学工作成效,取决于学校对教学工作的科学管理。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要想对教和学这两方面实行有效控制、取得良好效益,就
期刊
【摘要】现代学校的一个显著标志,是有特质和个性的办学思想,基于学校教育的现实背景和师生发展最大化的价值追求,建构先进的办学思想并转为群体共识和“行动愿景”,为学校插上“打造‘凤凰’教育品牌,彰显‘和美’学校文化”这面思想的旗帜。一方面对四小核心价值观进行全面解读,概括出凤凰“和美”文化24字方针。回答四小究竟“培养什么样的人,办什么样的学校” 这个根本性的问题;另一方面就“怎样培养”和“怎样办学”
期刊
【摘要】班风建设是班级建设的重要方面,要搞好班风建设,笔者认为必须做好几项工作:(1)进行纪律教育。(2)培养骨干力量。(3)树立学生主人翁的精神。(4)搞好学风建设。此外,班主任的整体素质也影响着班风的形成。  【关键词】班风;班风建设;纪律教育;骨干力量;主人翁精神;学风建设  笔者一直在农村中学工作,在多年的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笔者深深地体味到,要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就必须搞好班风建设。所谓班风
期刊
班级是学校组成部分,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升学率,学校的管理和荣誉。因此,加强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工作中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对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人在西藏担任班主任工作,本人认为,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在西藏较差的硬件配合下,要利用一切何以利用的管理要素,加强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指导和情感沟通,协调步伐,才能构建一个和谐、愉快、有凝聚力
期刊
怎样有效地培养初中生口语交际能力,怎样更好地提高初中生口语交际能力,这是一个很具体,很关键,也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语文老师作了很多具体的工作,各自有各自的方法。  在学生的口语交际方面,要注意的或可操作的几个方面,根据课标要求,概括地讲就是“12345”,一个明确,两个对象,三个注重,四个结合,五个提高。  1 一个明确  明确训练的方向,就是培养学生具有现代公民所具备的倾听、表达和
期刊
良好的思维是创造型人才的重要标志,思维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生理和心理基础。而初中学生对于具体形象的事物易于接受,对于抽象的事物难以理解,因此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对学生思维的指导训练,就此,我谈谈自己的一点做法和体会。  1 在知识的发生和发展中,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形式是课堂教学,很大一部分时间用于讲授新知识,那么教师就要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将教材中潜在的知识思维转化
期刊
自古就有亲其师,才可信其道的说法,但怎样才能让学生親其师,做起来也并不难,但能真正做到的确很难,这不但能体现出一个老师的知识层次,更能体现出一个老师的素养、职业道德品质,还有他的综合素质,怎样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我想浅谈几点:  1 让学生喜欢自己  山东博兴实验中学的一位老师说:“我很在意学生是否喜欢我,甚至胜过领导对我的评价,如果我意识到有学生不喜欢的地方,我马上就改,我认为这一点很重要
期刊
【摘要】地理新教材是地理课程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师不要屈从于教材,拘泥于教材。因为教材为教师提供的不是法定的文本,而是范例或者是样本,它有很大的教学空间,留给教师创新“重装”。对新教材的教学,无论是使用哪种版本,教师都要紧紧扣住课程标准,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结合教师、学生地域及课堂的实际,对新教材作恰当的处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本文在这里谈谈笔者处理教材收到奇效的三类做法。  【关键词】地理新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