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XC趋化因子配体14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结肠癌细胞的影响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bott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CXC趋化因子配体14(CXCL14)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40例结肠癌及癌旁组织CXCL14蛋白的表达水平;构建含人CXCL14全长序列的p Lenti6. 3_CXCL14_IRES2-EGFP重组质粒与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制备表达CXCL14的慢病毒,转染HT29结肠癌细胞;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HT29结肠癌细胞中CXCL14的蛋白表达,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其对结肠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最后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XCL14干预后细胞周期分布的改变。

结果

在结肠癌组织中,CXCL14蛋白表达较癌旁组织显著降低(P< 0.01),其平均吸光度值分别为0.541 1和0.176 9,且其表达水平随着肿瘤分化程度降低而减少(P< 0.05)。CXCL14慢病毒转染的HT29结肠癌细胞能明显上调CXCL14表达。CCK-8细胞增殖试验显示,CXCL14慢病毒转染的HT29结肠癌细胞活力明显受到抑制(P< 0.01)。细胞周期分析显示,CXCL14干预组在G1期的细胞百分数[(67.46±0.92)%]显著低于对照组[(82.34±0.75)%,P<0.05],S期的细胞百分数[(36.47±0.59)%]显著高于对照组[(21.97±0.64)%,P< 0.05]。

结论

结肠癌中的CXCL14可直接作为一个潜在的抑制基因参与结肠癌发生、发展过程。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SW480结肠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后β1整合素表达变化,探讨其对结肠癌细胞体外侵袭力的影响。方法用10μg/L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处理72 h后检测SW480结肠癌细胞发生EMT。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转化前后癌细胞β1整合素mRNA和蛋白的表达;体外侵袭实验检测转化前后SW480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
目的观察脂氧素受体激动剂BML-111对大鼠失血性休克诱发的肝功能损伤和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失血性休克-复苏组、低剂量BML-111+失血性休克-复苏组、中剂量BML-111+失血性休克-复苏组、高剂量BML-111+失血性休克-复苏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浆中肝功能相关指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肝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内
目的探讨自体红骨髓移植在治疗胫骨骨不连大鼠模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SD大鼠80只,截断其胫骨中段,灼烧骨折断端(包括骨膜),用克氏针钻入骨髓腔,制作胫骨骨不连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选取其中40只大鼠行自体红骨髓移植,在大鼠模型髂前上棘或髂后上棘穿刺2~ 3个点,抽取红骨髓,即刻在直视下将骨髓缓慢注入骨不连部位。另4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未行红骨髓移植。术后大鼠模型全身给予抗生素,清洁换药,骨折肢体制动等
期刊
目的探讨内皮特异性分子1(ESM-1)与膀胱尿路上皮癌临床及病理的关系。方法收集95例膀胱尿路上皮癌临床及病理资料,取95例手术肿瘤组织样本及53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癌组织中ESM-1表达,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研究。结果膀胱尿路上皮癌中ESM-1阳性表达率为94. 7%(90/95),而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9. 43% (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目的观察坐骨神经慢性压榨损伤(CCI)模型大鼠脊髓灰质后角组蛋白乙酰转移酶P300与CREB结合蛋白(CBP)表达的变化及其细胞分布。方法将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空白组(12只)、假手术组(12只)、CCI造模组(24只)。建模成功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免疫荧光法观察P300及CBP的表达及定位。结果与空白组和假手术组比较,CCI模型组大鼠脊髓灰质后角细胞核内P300/CBP表达量上升(P>
目的观察茶多酚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和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0 mg/kg)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50只大鼠共分为5 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DM)对照组、茶多酚低剂量组(150 mg/kg)、茶多酚中剂量组(300 mg/kg)和茶多酚高剂量组(600 mg/kg)。24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糖水平、肾功能指标和抗氧化指标。结果茶多酚低剂量组大鼠的血
目的探讨在人胆囊癌中骨桥蛋白(OPN)的临床意义及其促进转移复发的机制。方法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技术分析OPN在15例胆囊癌及其对照组织中基因水平的表达;在人胆囊癌细胞株中通过细胞增殖、侵袭等功能实验分析OPN诱导胆囊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促进转移复发的具体机制。结果OPN在人胆囊癌中较胆囊炎组织表达上调(P< 0. 01)。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p WP
目的观察双氢青蒿素(DHA)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胶质瘤C6细胞,噻唑蓝(MTT)法检测DHA对C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测定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Raf/丝裂原细胞外激酶(MEK)/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及凋亡蛋白的表达。结果DHA对C6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呈剂量时间依赖性,DHA作用24、48 h后半数抑制剂量(IC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