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了,去不去幼儿园

来源 :中华家教·幼儿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657592895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眼看幼儿园要放寒假了,我不打算送孩子去了。一是担心假期幼儿园会合班;二是担心假期中幼儿园的教学安排较平时松散,孩子学不到新知识。可是我又担心孩子在家休息的时间过长,会把在幼儿园养成的良好习惯丢了,而家中生活作息不规律,对他各方面也会有不良的影响。假期里,该不该送孩子去幼儿园呢?
  很多家长都会困惑孩子假期怎么过,究竟让孩子在家还是在幼儿园,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每个幼儿园的规模和办园性质不同,在教师编制、园所级类水平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假期中的教学要求、服务水平和内容也不尽相同。您可以仔细了解一下您孩子所在的幼儿园假期中的教学、班级编制情况,待了解清楚情况后再决定孩子是去幼儿园还是留在家中。至于教学内容,一般幼儿园的做法是除了复习学过的内容,也会学习一些新知识,只是进度相对慢一些。在饮食安排、作息时间、体育锻炼方面与平时的要求一样,这一点您尽管放心。
  贴心建议
  如果您自己有时间、有条件照顾,可以让孩子在家度过。但是建议您一定与班上的老师沟通一下,请老师提供一份作息时间表,以便您在家中照顾孩子的方法与幼儿园能衔接得上(如,注意加强户外体育锻炼,保证孩子早睡早起的良好习惯等),也便于孩子开学时能很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特别提醒您的是,若决定孩子留在家中,应注意经常与老师保持联系,及时沟通孩子的情况。
  如果您自己没时间照顾孩子,而是托付给长辈或保姆照看,那么,建议您还是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为宜。
  您还可以采取半天送孩子去幼儿园的方法,这样,一来能保证孩子继续参加集体生活,在集体活动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二来下午您自己照顾孩子,还可以有针对性地辅导孩子学习一些他感兴趣的,如绘画、钢琴、轮滑、游泳等。
  以上几方面仅供您参考,但无论您选择哪种方法,都要尽量保证孩子的饮食起居与幼儿园同步,科学合理地安排孩子的一日生活,从而保证孩子健康、和谐地成长。
  温馨提示
  ●孩子在家休息时要保持早睡早起的习惯,按时作息才能使孩子的生物钟正常运转。
  ●节假日期间家中饭菜的品种和花样都比较丰富,但是家长要注意不要给孩子的饮食安排得太复杂,要荤素搭配,清淡一些为宜,保证孩子每餐(正餐)的间隔在3~3.5小时,这样才便于孩子消化吸收。
  ●节假日期间提醒孩子多吃水果,多喝白开水,少喝碳酸类饮料。
  ●家长可以提前给孩子准备适宜的饭菜,让他先吃饱了,这样,成人吃饭时孩子就不会“胡吃海塞”,招致消化不良了。
  ●家中可备一些果丹皮、山楂片、消食片等助消化的食品和药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选用。
  ●节假日带孩子外出期间,一定要注意卫生,如遇不方便随时洗手的情况,可多备些消毒湿纸巾(含酒精的杀菌效果较好),提醒孩子常擦手,减少患传染病的机会。
  ●节假日里,家长只顾招呼客人或自己娱乐,忽略孩子,常会发生孩子摔伤、烫伤等情况。因此,提醒家长,无论多忙,一定要有专人负责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
  责编陈金华
其他文献
孩子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可以从小培养。想让孩子爱上阅读,得做到两个科学:  图书选择要科学  与成人不同的是,孩子阅读以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图画和童话故事为主,喜欢反复阅读自己熟悉的内容,目的就是为了获得乐趣。因此,给孩子挑选读物时,也要遵循孩子的阅读心理,才能真正让他爱上阅读。给孩子选择读物时,父母可考虑以  下几个原则:  ■画面生动、内容有趣。孩子由于思维较为简单、而且识字不多,喜欢看直观生
期刊
随着毕业季的临近,新一轮招生工作又开始了,一  些家长对孩子入小学前该不该上学前班,要不要到校外  学习班学习小学一年级的内容还存有一些疑虑,下面的  看法和观点,希望能给家长朋友一些启发。  长沙市金和幼儿园郑老师  学前班是对未接受学前三年教育(即未上小、中、大  班)的孩子,进行的学前一年制教育。而小、中、大班是  严格按照三年学前教育来实施的。这是两种不同的学前教  育方式,但是现在社会上
期刊
在隔代育儿中,怎么说,老人才会听?这可是不少421大家庭中难解的题。  让老人帮着带孩子,当然要比把孩子交给保姆放心。可是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老人往往在带孩子这件事上颇为自负,所以当你们之间出现无论是喂养、护理还是教育的矛盾时,你的意见,甚至是你的抗议,他都像没听见一样,依然我行我素。  怎么说,他才会听?  甜蜜地说  我们小区里有位婆婆,在和我们聊天时说到,自己和儿媳妇在育儿观念上有大差
期刊
情商是一个人成功、快乐以及幸福的最重要的能力。研究发现,一个人的职场成就是20%的智商加上80%的情商。爸爸妈妈都希望孩子将来是快乐而幸福的,而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他会不会快乐,会不会幸福,几乎100%与情商有关。对于一个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情商就是能够表达自己的情绪,具备适合他年龄的情绪管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比如:情绪理解力、愤怒管理、自制力(延迟满足)、乐观、冲突管理、共情(即同理心)等,这些都是
期刊
六月有温暖和煦的阳光,有明艳绚烂的  夏花。在这个特别的月份里,为了给孩子们  送上我们爱,让孩子们的笑容更加灿烂,本  刊特别请来几位家长和专家,和我们聊一聊  学龄前孩子成长中的那些“烦恼”事。从中  可以看到其成长、智慧,更体验到关爱。其  实,孩子成长中的幸福和快乐,就在于我们  对孩子的等待和悦纳,在于我们内心的爱!  让我们携爱前行,给孩子一个快乐、健康、  向上、  “不烦恼”的童年
期刊
情景再现  3岁的点点性格非常  固执,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家长如何威逼利诱都没有办法改变。比如:家里有人按门铃,点点都要亲自开。如果别人帮他开了,他就气得大哭不止,还不让人家进屋,一定要别人再按一次门铃,他再开一次才罢休。家里买了饮水机,每次不管谁要喝水,点点都要去帮着倒。妈妈怕孩子太小烫着,不让他倒水,点点又会哭闹不停。这样的事情让家人很苦恼,这么小就这么倔强,以后怎么办啊?  关键点分析  孩
期刊
“没意思”的玩耍,是相对于有规则、有教益的玩耍来讲的。而我们让孩子玩的七巧板、积木、乐高、橡皮泥,以及轮滑、游泳、跳绳、下棋等等,都应该归于“有意思”的活动。  回想女儿的成长,“没意思”的玩耍可能包括抽圆筒卷纸、在水里玩各种瓶子、在沙坑里铲沙子、在土里挖坑刨土、在花盆里种一片叶子、把一堆铁棍摆成一排;可能表现为孩子把颜料加水混合、孩子收集摆弄很多的小纸片、把棋子摆得乱七八糟,或者垒高之后再推倒;
期刊
在孩子的心理发展过程中,3—6岁是他人生心理成长第一个特殊的发育时期,表现为性情急躁,不听话,不愿让别人干涉他们的事。以这种逆反为特点的表现,心理学家称之为反抗期。  反抗期孩子的主要表现是什么事都要自己做,勺子还用不好,也要泼泼洒洒地自己吃饭,不让他做,就会哭闹。历来温顺听话的孩子到了此期也会变得急躁、不听话、调皮。  反抗期是孩子成长发育过程中必须经过的生理阶段。当然每一个孩子个体表现的程度不
期刊
“妈妈发火时真是吓死人了,可我一点儿办法也没有。如果哪一天妈妈突然不要我了,那我该怎么办啊?”  孩子对某种状态感到无能为力时,就会有一种挫折感;想到未来不知怎么办时,就会充满恐惧。如果父母经常大怒,孩子长大后就会得压力障碍症,导致孩子大脑机能出现异常。如果后来真的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那就是后悔也来不及了。  在经常发火的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伤害,也会表现得没有自信心,不善于控制自
期刊
孩子的白日梦  5—6岁时,孩子的想象力空前发达,白日梦一个接着一  个,有时,他们甚至会把自己想象中的世界和现实混在一起,  因而被一些大人误认为是“爱吹牛”、“爱说谎”的小孩。可  孩子这个时期的想象力是非常珍贵的,爱迪生正是因为妈妈保  护和善待了他幼年时替母鸡孵蛋的“想入非非”,所以才能成  为美国最伟大的发明家。比起用“别再胡说了”这类的话扼杀  孩子的想象力,更好的做法是通过读书和编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