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年说狗

来源 :决策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1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是狗年,狗又称犬。狗以機智勇敢、忠于职守赢得了人们喜爱和尊敬。中国有句民谚:“儿不嫌娘丑,狗不嫌家贫。”从这句朴素的话中看出,狗是人类忠诚可靠、可同甘共苦的朋友。在数千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人类跟狗结下了不解之缘。
  常言说:“狗守夜,鸡司晨”“马忠、羊孝、犬义”。狗活泼可爱,又是人们生活中的忠诚伙伴。曾国藩的后裔曾约农,是出身名门的学者、教育家,温文尔雅、对人和善有礼。但此人却养有一条剽悍的狼狗。曾约农在长沙某中学兼课的时候,那只狼狗也如影随行。曾约农讲课时,狼狗就蹲在讲台之侧,面对学生,一动不动,“狗视眈眈”,课堂纪律特别好。
  与曾约农迥异,巴金曾经养过一只“知书达礼”的日本品种的黄毛小狗,在他的文章《包弟》里,他亲切地叫这只小狗“包弟”,说:“它有甚么要求时就立起身子,把两只前脚并在一起不停地作揖。”
  季羡林曾经被一条不起眼儿的狗揪住了心。他为母亲奔完丧,即将离开那一座破房子时,他一眼就看到那条老狗仍然忠诚地趴在篱笆门口,看见了他,似乎预感到他要离开了,它站了起来,“走到我跟前,在我腿上擦来擦去,对着我尾巴直摇。”季羡林一下子泪流满面。他知道这是他们的永别,他抱住了老狗的头,亲了一口,一步三回首地离开了那里,眼泪向肚子里流。
  有人爱狗,就有人厌狗,骂狗最多最尖锐的莫过于鲁迅,大约鲁迅是不喜欢动物的,猫狗在他眼里,皆是异物。但事实上,在鲁迅所处的年代,他对猫和狗的不善之辞,其实不是针对猫狗,而是针对他自己认为的那些有着动物身上不可避免的“兽性”与缺点的人。林语堂曾这样评价鲁迅:不交锋则不乐,不披甲则不乐,即使无锋可交,无矛可持,拾一石子投狗,偶中,亦快然于胸中。仿佛鲁迅生性与狗过不去。
  狗也背负了很多骂名。其实,“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说明狗的诚实,实事求是,不像有的人口吐莲花,把无说成有,把有说成无。“狗急跳墙”是说狗不画地为牢,束手待毖,危急时发挥一技之长而逃生,有何可指责的。“狗皮膏药”说明狗牺牲了自己,用自己的皮制成膏药,给患者带来福音,不像卖假药者净坑人。至于狗叫,有谁不愿意听啊——老百姓喜欢听:日子旺旺!商家喜欢听:财运旺旺!人人都喜欢听:事业旺旺!国家旺旺!
  “走狗”这名字可不雅,但郑板桥、齐白石却偏爱“走狗”,刻闲章自称“青藤门下的走狗”。陆游有诗曰:“犬喜人归迎野路”,范成大有“随人黄犬搀前去”,你看,狗有多可爱,当你从远方归来,它像欢迎亲人一样迎接你回家。想当年,努尔哈赤骑着他的大清马,眼看就被追兵追上,这时他的义犬扑上去,死死咬住追兵的大腿,努尔哈赤才得以逃脱,而义犬却惨死在追兵刀下。就是在今天,狗在国防、公安方面的功能也不可缺少。
  狗年说狗,确实有趣。狗在人的世界里所显示的一些优秀品格,永远是人类道德的一面镜子,诚如米兰·昆德拉所说:“狗是我们与天堂之间的媒介。”
其他文献
“中原熟天下足。”河南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在全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习近平、李克强等国家领导人多次到河南调研视察农业生产情况,而作为领导的“老陪同”——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主持创造了一系列小麦高产典型,引领了小麦高产栽培方向,为我国小麦持续增产、作物学科建设发展和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作出了突出贡献。“两会”期间,本刊记者专访了河南省政协委员,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国家小麦专家郭天财
期刊
近年来,虽然我国职业教育质量在不断提高,但在推进产教融合、培養应用型人才等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今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也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积
期刊
十九大提出,“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河南省如何面对地处内陆这个短板搞好开放,以开放进一步带动全省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8年要继续提升河南对外开放水平,推进河南自贸试验区建设,积极申建自由贸易港,加快建设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规划建设电子世界贸易组织核心功能集聚区。本刊记者“两会”期间专访了河南省政协常委、商务厅厅长焦锦淼。  《决策探索》:跨境电商综试区获批以来取得了哪些成果?在全
期刊
随着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河南自贸区的全面落地,河南自贸区的具体框架、机构、法规、范围、改革事项、利好政策都陆续出台和落地。河南自贸区是“一带一路”倡议落地河南的重要平台。“一带一路”建设至今,逐步从倡议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成果和影响力,这背后少不了具体舉措的支持。除了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之外,以自贸区为代表的开放平台,把黄河沿线城市各自发展战略和合作规划有机对接,在扩大沿黄地区投资和内需方面发挥着
期刊
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企业竞争的核心,实际是人才的竞争,一个企业只有建立好自己的人才队伍,才能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在行业内占据优势,维持可持续发展。基于此,很多企业加强了人力资源管理,采取各种形式来开展相关的人才招聘工作。对于教育类型企业来讲,同样如此。当下社会,家庭对教育方面支出逐年增加,说明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以教育、培训为主产业的企业发展
十九大报告为乡村振兴擘画了新蓝图, 提出要建设山青水绿、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涉牧民生实事关系到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农村能源革命,继2017年首次被列为“十件重点民生实事”后,今年再次被《政府工作报告》列为让群众受益的民生实事,那么下一步将如何继续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促进畜牧业的绿色发展,让百姓过上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的幸福生活?本刊记者“两会”期间专访了省政协委员,省农业厅党组成员、省
期刊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品牌化、连锁化是目前餐饮业的新趋势,经营的主体也变得多元化,同时面临着“三高一低”的困境,“三高”指物料、人工、租金高,“一低”指利润低。因此,各餐饮企业投资者想尽一切办法来争夺市场,竞争非常激烈。YQ公司是一家“杭帮菜”餐饮企业,六年时间已经有9家直营店,致力于打造成为中原经济区第一大餐饮品牌。为了使公司获得更好的发展,必须查找自身不足并进行完善改进,提高顾客满意度,从而有利
中部地区“郑中心”的强势崛起,因为国家的目光所指而成为关注焦点,所以传递河南好声音、挖掘河南发展故事也需随之加强。在自身实力提升的同时,做到传播与发展并重,方能提升中原城市群的影响力。要做到影响力的全面提升,多角度、全方位展现中原地区各个城市群的內力和外形十分必要。境外媒体,主要是在豫港媒,对于助推河南自身形象的对外塑造具有重要作用。河南省政协委员郭军胜从驻豫境外媒体的角度建议:  一是定期邀请驻
期刊
河南是中医药的发祥地,天下中医看中国,中国中医看河南。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国务院印发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把发展中医药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南省人民政府也发布了《河南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2016—2030)》,明确提出到2030年,把河南建成中医药强省。要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河南省人大代表周遂德建议:  第一,政府应加大宣传中医药文化
期刊
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既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布局,也是亿万河南人民的期盼,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明确2018年要科学编制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启动郑州大都市区规划建设。河南省人大代表、省人大财经委委员、中原发展研究院院长耿明斋建议,要进一步明确郑州在国家中心城市格局中的定位,拓展和提升其国家层面的功能。  《决策探索》:2016年12月国务院先后审议通过的《促进中部地区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