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植密度对珍珠花生产量的影响

来源 :农技服务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dingyibi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实现松桃县花生产业增产增效,以当地品种珍珠花生为材料,设5个不同种植密度(8 000窝/667m~2、9 500窝/667m~2、11 000窝/667m~2、12 500窝/667m~2)进行试验,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珍珠花生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荚果数和荚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珍珠花生的各个生育期影响不大。种植密度11 000窝/667m~2、对应株行距为33 cm×18 cm条件下种植的珍珠花生主茎为22.0 cm,单株结果数为17个,出仁率、百果重、百仁重分别为71.6%、102 g、73 g,产量为213.66 kg/667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综合表现较好,可进一步推广试验。
其他文献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加快了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引进。煤矿智能化开采集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技术手段,与井下设备和地质状况有机结合,形成生产设备全面感知、及时预测、自主学习和动态决策的智能化系统,实现综采工作面生产全自动化,满足井下生产减人增效的要求,切实提高生产安全性。本文探讨煤矿综采工作面智能化的意义,并总结智能化技术和设备应用,分析煤矿综采工作面智能化发展趋势。
期刊
针对煤矿综采多设备串联系统存在维护成本高、可靠性要求高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成本节约模型约束的机会维护决策模型。结合我国煤矿设备维修领域现行的多级别维修机制,采用两级维修策略,并综合混合故障率演变规则建立了单设备层非等周期预防性维护模型;将设备维护对系统运行的影响量化为经济性约束,通过最小化系统总维护成本,以获取综采设备系统的最优机会维护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单设备维护模型在保障煤矿设备高可靠性的同时
期刊
文章从四维数据分析技术、群组协同控制技术、智能导航控制技术、组合神经网络技术、围岩状态自动感知技术、掘锚一体自适应技术等六个方面对煤矿综掘工作面设备智能化控制技术进行分析,对智能化控制技术在煤矿综掘工作面中的实践进行探究,应用优化后的系统提升了煤炭生产效率,为绿色发展提供了支持,为其他矿井提供了参考。
期刊
市场监管总局印发的《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专业市场党建工作指引》明确提出,“加强对专业市场党建工作的整体谋划、统筹推进”。为推动云南省专业市场党建工作更好发展,有效解决当前部分地方存在的党建职责定位不准、党建工作思路不清、党员底数掌握不全等问题,云南省市场监管局就全省专业市场党建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提高党建管理体系精细化水平,引领专业市场高质量发展。
期刊
建筑物作为城市中最重要的组成元素,在三维城市建模和数字城市的建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点云数据是三维建模的重要数据来源,能够真实的反映物体结构位置及形态信息。激光雷达扫描仪、深度相机以及摄影测量等作为三维空间信息的获取手段,能够准确、高效地获取建筑物的点云信息。本文以建筑物点云数据为基础,从不同场景建筑物分割难易程度的角度出发,研究内容涵盖了单个建筑物各个面的识别、扩展至大规模尺度的建筑物语义分
学位
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和科技进步,推动了顶管施工技术的迅速发展,但避免施工对周围土体产生影响是极具挑战性的。特别是在土体结构较差的深层软土地层中,顶管施工的影响更加明显。因此,我们基于江门市雨污分流工程,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以提供对该工程项目以及其他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指导和参考。我们通过控制变量,研究了不同施工因素对土体变形的影响大小,将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得出了以下主要
学位
综采工作面的目标具有高速运动、多尺度、遮挡等特点,现有的目标检测算法存在精度低、模型占用的内存大、硬件依赖强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ES-YOLOv5s的综采工作面大块煤检测算法。采用轻量化设计,将MobileNetV3作为主干网络,以减小模型占用的内存,提高CPU端的检测速度;在颈部网络添加高效多尺度注意力(EMA)模块,融合不同尺度的上下文信息,并进一步减少计算开销;采用SIoU
期刊
随着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网密度逐年增大,电缆隧道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上下近接叠交穿越的情况,为降低近接施工风险,本文将对顶管法施工力学以及围岩应力释放率进行研究,利用有限元模拟和现场监测手段,研究施工过程中地表沉降变化特点和既有结构变形规律,为降低近接施工扰动影响,提出施工控制措施,具体研究结论如下:1.对顶管法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力学效应及扰动分区进行研究,总结了具有代表性的正面推力以及管-土接触
学位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们的理想,而这一理想得以实现的路径则主要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时代课题,反映了时代的要求,需要回应时代中推展出来的问题,具有时代特征。"现代化"是一个流动的概念,在每个时代都有着不同的内涵,不存在固定的现代化模式。虽然西方现代化理论提出了一种所谓现代化模式,但那并不是可以复制、可以模仿的道路。所以,中国语境中的现代化概念属于一种
期刊
中国共产党在团结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奋斗历程中,不断拓展对现代化概念与内涵的认识,经历了从革命时期的"工业化"、建设时期的"四个现代化"、改革时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变迁。不断深化对现代化模式与道路的探索,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话语。不断丰富对现代化理论与叙事的建构,围绕中国现代化的发展目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