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及邻区Rayleigh波相速度与方位各向异性

来源 :地震地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k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及邻区处于华北克拉通和扬子克拉通的结合带,是研究陆内碰撞、大陆聚合及生长、地球动力学和岩石圈形变等问题的天然实验场。为获取研究区内更为精细的壳幔S波速度和方位各向异性的分布,文中利用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及邻区范围内共261个固定宽频带地震台站2a记录的连续波形数据,利用时频分析法提取了5~50s周期的Rayleigh面波相速度频散曲线。之后,将研究区域划分为0.25°×0.25°等间隔的网格点,并采用Tarantola方法反演获得了研究目标区内的二维Rayleigh波相速度与方位各向异性
其他文献
2020年12月16日,由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台阵技术学科组组织的“一带一路”地震监测台网项目《地震台阵观测技术专辑》后期稿件评审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与会人员包括:
期刊
地震台阵技术学科组成立于2000年,初始成员主要有郑重、郝春月。随着台阵建设的发展及我国与国际禁核试组织的合作,郝春月逐渐成为学科组负责人,郑重研究员协助,带领和锐、隗永刚、李佳鹏、王志宇(研究生)承担国家的履约任务,同时进行地震台阵设计与建设、地震台阵方法研究与应用、地震台阵标准化研究、地球深部探测与层析成像研究、人工智能技术与特殊事件监测技术研究等工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