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期间病人的护理体会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rzs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机械通气期间做好全面的护理,加强人工气道的管理和湿化,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同时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可减少机械通气的并发症,降低身心应激,提高治愈率和治疗效果,促使病人早日康复。
  关键词 机械通气 病人 护理 体会
  做好患者在进行机械通气过程中的护理,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环节,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人工气道的护理
  妥善固定气管插管:观察气道是否通畅,经口气管插管者,应选用适当的牙垫用胶布交叉妥善固定好导管,防止气道阻塞,避免患者咬管和随呼吸运动使导管上下滑动,或导管脱出或滑入一侧支气管。要经常进行双肺呼吸音听诊,并同时做好标记,插管的刻度也要及时记录,随时观察标记是否改变,做到班班交接,每天更换固定的胶布,并在胶布上注明插管的深度或外露的部分。气管切开套管固定:用两根寸带妥善固定导管,松紧度要适宜,以能放一指为宜,每班均要检查。颈部皮下气肿或血肿时应随时调整寸带的松紧度。
  保持气道通畅:病人若出现口唇发绀、血氧饱和度下降、气道压力进行性上升,呼吸机报警提示气道堵塞、通气不良,应积极给予吸痰。但是,频繁或定时吸痰可导致不必要的气道黏膜损伤,造成患者不耐受和对抗,往往痰液较少,效果不明显及带来不必要的刺激。因此,机械通气期间护士应按时听诊患者双肺呼吸音,每30分钟1次。听诊发现痰鸣音可以及时发现气道内的痰液蓄积,及时清理效果良好,可以作为最佳的吸痰指征,即“按需吸痰”。吸痰时应严格无菌操作,一次性吸痰管每次更换,吸痰应按照气管→口腔→鼻腔的顺序进行,吸引用物每天更换,防止下呼吸道的感染。在吸痰前可以进行气道冲洗、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排除。吸痰前后充分的给纯氧1~2分钟是非常重要的程序,吸痰时间要短,控制在10~15秒,连续多次吸痰之间要充分地给纯氧吸入以增加氧的储备。吸痰前要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患者的信任与合作。在吸痰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及口唇颜色,出现血压下降,血氧饱和度<95%,心率增加、心律失常时,应停止吸痰,立即接呼吸机通气,并提高吸氧浓度,并注意观察吸痰的性质、颜色和量,定时进行细菌培养,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气道湿化:机械通气时需使用加温加湿器,呼吸机湿化器要定时检查,及时补充及更换蒸馏水,并注意恒温调节情况,防止蒸发完后气体温度过高,烫伤呼吸道黏膜。湿化水温保持32~35℃,湿化液根据病人情况选用0.45%盐水加入抗生素、注射用糜蛋白酶、地塞米松。呼吸机不带蒸汽发生器及脱机情况下,气道湿化采用间断或定时方法,在吸气时将3~5ml湿化液用注射器沿管壁缓慢注入气道内,每30~60分钟1次;或采用气道内持续滴注湿化液,可使用注射泵以0.2ml/分的速度持续泵人,24小时可使用250~300ml。同时保持室温22~25℃,相对湿度60%~70%,避免气道干燥。要及时倾倒呼吸机管道内的积水,防止误吸入气道内引起呛咳和肺部感染。
  心理护理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适和痛苦,致人机对抗,此时应向病人解释机械通气的目的、预后,不能说话是暂时的,希望得到病人的配合,并教会病人应用手势、书写、图片等非语言沟通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护士运用非语言交流技巧了解病人的感受,满足病人需求,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必要时请家属参加交流。
  营养支持
  可通过静脉补充营养,如输注人血白蛋白、脂肪乳、氨基酸、微量元素等高营养物质或TPN治疗(完全胃肠外营养),也可通过鼻饲的方法,给于补充高蛋白、高维生素、高营养流质饮食。传统的鼻饲方法是将营养液按200ml/次短时间内注入胃管,每天注入营养液1000~1200ml,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及早恢复自主呼吸,尽快撤离呼吸机。
  加强口腔护理
  建立人工气道,为口腔内微生物大量繁殖创造了条件,易引起口腔炎、口臭、霉菌感染和黏膜溃疡;并且口咽部的细菌会随某些操作进入下呼吸道,引起肺部感染。应及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保持口腔清洁、湿润,预防口腔感染。根据情况,机械通气后立即执行1次口腔护理,再给予口腔护理2~3次/日,以减少细菌数,防止其向下移行而发生感染。做口腔护理时,要2人进行,去除胶布后,由助手固定导管,取出牙垫,清洗干净后由另一侧置入;口腔护理必须要在气囊充气情况下进行,口腔护理液的选择应根据口腔情况而定。
  撤离呼吸机前后的护理
  长期接受呼吸机治疗的病人,由于治疗前病情重,经治疗后病情缓解,病人感觉舒适,对呼吸机产生依赖心理,对自主呼吸能力有怀疑,因此,撤机前要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撤机的重要性、必要性、安全性,讲明撤机的具体步骤和过程,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和依赖心理,树立信心,积极配合,以保证撤机顺利实施。撤机时间最好选在病人状况好,在班医务人员多的时间进行,一般以上午9:00~11:00或下午3:00~5:00为宜,同时严密观察和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勤听病人的主诉。停机4小时内禁止饮水,以防呛咳,停机后仍需保留人工气道以备急用,继续气道湿化,并指导病人有效咳嗽排痰。
  讨 论
  机械通气是临床用以抢救治疗严重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之一,机械通气期间做好全面的护理,加强人工气道的管理和湿化,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同时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可减少机械通气的并发症,降低身心应激,提高治愈率,促使病人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许希嘉,许雪芝,李爱霞,等.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的护理进展[J].现代护理杂志,2004,10(5):469-471.
  2 李爱玲.机械通气适时吸痰的护理与探讨.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7(9):4846-4847.
  3 叶向红,彭南海,刘娣,等.外科ICU设立专职呼吸道管理护士的实践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7,9:37-38.
  4 郭红梅.机械通气气道管理的护理体会[J].中国民康医学,2009,2:172.
  5 郑宝玲,王欣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械通气撤机困难的护理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6,4:356-358.
其他文献
介绍了引进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工艺设备的特点和运行状况以及对一些设备进行技术改造的情况。
通过对加热炉内温度场的实际测试,探讨了侧壁烧嘴头形式、结构对炉内温度分布的影影。
著名计算机科学家高德纳(Donald E. Knuth)曾经这样定义科学与艺术的边界:“科学是那些我们理解得足够清楚,以至于可以描述成计算机语言的知识;而艺术则是其他还未达到这种程度的
摘要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及其配伍麝香保心丸对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疗效。方法:选择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明确有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糖尿病患者120例,其中30例(观察組1)给予常规剂量辛伐他汀,30例(观察组2)给予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30例给予常规剂量辛伐他汀加麝香保心丸(观察组3),30例给予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加麝香保心丸(观察组4),4组疗程均6个月。比较各组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
森林公园建设是保护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生态,宣传生态文化,将科学教育与森林生态环境相结合发展生态旅游的一种有效方式。本文主要介绍广东省紫金县一些森林公园建设的基本情
本文利用区域自动气象站资料、常规地面和高空观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12年8月1日云南省迪庆州出现的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从环流背景、湿度场特征、垂直速度、流场
资料与方法检测项目和方法:所有患者均在门诊采集血标本并立即做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I测定。心肌酶谱在OlympusAu2700全自动生化仪上用酶法测定,心肌酶谱的正常参考值分别为AST0
目的:观察甲氰咪胍与山莨菪碱联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过敏性紫癜患者28例,予甲氰咪胍10~20mg/(kg.日),山莨菪碱0.5~1.0mg/(kg.日),分2次静滴。结果:甲氰咪胍与山莨
患儿,男,4岁,主因面色苍白1个半月、鼻衄伴皮肤出血点半个月入院。根据入院后临床表现(贫血、出血、血象三系减低)和相关骨髓检查,加上病情发展快、症状重等特点。
娃娃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属于水陆两栖动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研究价值,对其经济价值的研究主要有生物科学、医学研究、食品工程与环境保护等领域。目前,由于人类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