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境语皆引语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ing0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种模式,情境教学可以凭借图画、音乐、实物、表演、创设情境等多种体验手段,引导学生进入某种特定情境,使学生仿佛置身其中,如身临其境。其主要特点就是有形、有境、有情、有体验,而情境引导就是基于情境教学的一种独特的教学引导技巧。
  总的来说,情境引导可分为直接情境引导和间接情境引导两大类。
  一、直接情境引导
  直接情境引导,是指在引导过程中,引导者创设学生主体可直接亲历的情境,并引导学生主体积极主动地进入设定的与文本紧密相关的情境,进而顺势让学生走进文本并深入文本。这种引导方式的主要特点是亲历和融入,直接情境引导主要包括角色融入、共鸣创设、同位亲历等多种实战技巧。
  1.角色融入。角色融入是指在情境引导中,引导者根据文本特点设定相关情境,并遵循自主选择的原则,让学生主体选择对应的情境,引导者再通过铺垫渲染等手段引导学生主体进入相关的对应情境。此技巧的理论依据,来源于李吉林情境教学法中创设情境的第五种途径——表演体会情境。如,《走一步,再走一步》文本教学的情境引导如下:首先,引导者发问:“如果你的生命有可能会在一次山崩中结束,你会选择往上爬还是往下跑?”做好角色融入的铺垫。然后,让学生主体自主选择一个情境,在夜晚中山崩到来时的各种情境,并告知学生主体,在接下来的一段时空里,情境是不能改变的,做好角色融入的平台搭建。
  2.共鸣创设。共鸣创设是指在情境引导中,引导者从情感共鸣的角度创设一个情境,在学生主体、文本及作者之间搭建情感共鸣的桥梁,进而让学生主体快速深入地融入文本。此技巧的理论依据,来源于李吉林情境教学法中创设情境的第六种途径——语言描述情境。如,《散步》文本教学的情境引导如下:引导者:“请同学们双手托住下巴,闭上双眼,想想自己的妈妈是什么样子。想想她那历经沧桑的脸,想想她那粗糙的双手,想想她的每一根发丝和每一个毛孔……同学们,总有一天,妈妈会离我们而去的。当妈妈离开我们的时候,再去说:妈妈,我爱你!那时候,妈妈已经听不见了……”此时音乐响起,播放或演唱满文军的《懂你》……放或唱完后,没有掌声,只有湿润的眼眶。请学生慢慢地睁开眼睛,师生一起诵读《我与地坛》第二部分……对该实施攻略的尝试基于以下几点:(1)文本内容多以散文体为主;(2)共鸣点可以是感性的,也可以是理性的;(3)共鸣创设的时机要尽量靠前,此法多用于情境导入;(4)铺垫的节奏不宜过快;(5)共鸣点创设要有针对性,要紧紧围绕学生主体心理现状展开。
  3.同位亲历。同位亲历是指在情境引导中,引导者直接将学生主体带入主观体验当中,学生主体全身心地投入,进而让学生主体与文本或作者之间产生同位共鸣。如,在《大自然的语言》文本教学的情境引导中,引导者引导学生主体与作者一样亲历大自然,先选定大自然中大地复苏后各种植物的生长,然后引出大自然中奇特的物候现象,最后记下自己对物候现象解读的对比。这样,学生会很容易深入文本,进而走进作者的内心。
  二、间接情境引导
  间接情境引导是指在引导过程中,引导者通过各种外在氛围营造和关联化设置等技巧,让学生主体对某种特定的情境有一种间接的亲历感和融入感,进而让学生走近文本并逐步进入文本。这种引导方式的主要特点是感染和熏陶,间接情境引导主要包括虚拟情境模拟、外在环境创设、问题关我化设置等多種实战技巧。
  1.虚拟情境模拟。虚拟情境模拟是指在情境引导中,引导者模拟一个虚拟的与文本密切相关的情境,让学生主体顺着情境体验,逐渐靠近文本。如,在《童年》文本教学“在苦难中长大”这一情境引导中,引导者可虚拟以下两个情境:(1)如果童年在苦难中长大,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2)如果童年在苦难中长大,让你收获了些什么?这样,就可以通过学生主体的回应体验来靠近文本,还可以与作者的观点形成对照。对该攻略的实施尝试可以总结为:(1)虚拟情境与现实情境要保持高度协同;(2)虚拟情境切入点要紧贴文本主题或作者思想情感;(3)可直接切入,不必过多铺垫和渲染。
  2.外在环境创设。外在环境创设是指在情境引导中,引导者运用各种外在的媒体手段营造一种与文本密切相关的特定氛围,并带领学生主体融入这种氛围,进而靠近文本。外在手段主要包括各种音频(音乐、朗诵、音效等)、视频(动画、影视片段等)、图片、引导者亲历示范等,此技巧的理论依据来源于李吉林情境教学法中创设情境的第二种途径和第三种途径:图画再现情境和音乐渲染情境。如,在《生物入侵者》文本教学的情境引导中,引导者利用“生物入侵者”的格式形态,让学生了解外来生物,进而达到亲历体验的模拟效果。实施攻略总结:(1)外在环境创设可灵散嵌入文本教学中,点到为止,不可浓墨重彩,本末倒置;(2)外在手段应灵活多变,不可从一而终;(3)引导者亲历示范的时机应该靠后不靠前。
  文本教学情境引导除了以上实战技巧之外,还应该有更多样的实施攻略。只要是能让学生主体积极地产生与文本密切相关的直接或间接的主观体验,都可以尝试运用其中。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特别是农村孩子局限于视野、思维知识层面等原因,大部分写出来的作文往往要么没有“味”,要么“千文一面”,其实唤醒情感的积极体验和让作文教学回归生活,也就是让作文教学返璞归真,才是写好作文的真谛。  一、在生活中求题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的写作素材主要来自生活,教师要善
期刊
小时候,我喜欢抓鸟,每次跟父母去市民广场看鸽子时,总想抓上一只,可没有一次成功过。其中一次,鸽子还在我的头上拉了一堆粪便呢。   我家阳台花坛上种着许多花,就在我的卧室外面,我常趴在窗台上观望,幻想鸟儿飞来,家里就不仅有花香,还有鸟语了。   市民广场上的鸽子实在太多了,可谓成群结队。起初,我以为鸽子傻乎乎的,应该不怎么难抓。事实呢?恰恰相反。   无论我如何放轻脚步,出手也够迅捷的了,鸽子
期刊
记得多年之前,老师教导过我们,作文要写出真情实感,不能“编”。父亲却跟我说,“写出真情实感”是对的,至于“编”,只要不是胡编乱造,其实完全没有问题,甚至可以这么说,写作文就是编故事。   我的家庭曾被评为第二届全国“书香之家”,我读小学的时候,我的父亲就引导我广泛阅读,并不断鼓励我写文章投稿。他用两倍于报刊的稿费诱惑我,又让我用赚来的稿费买我想看的書。我从模仿开始,写啊,写啊,但也有写不出的时候
期刊
参加工作23年,感觉最充实的就是担任了20年的班主任工作,对于班主任工作也形成了自己相对完整的一套工作方法和思路,总体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创建和谐班风  一个班应该形成这样的风气:第一,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第二,全体同学齐心协力,有很强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都在为振兴自己的班级而尽职尽责。第三,同学之间开展友谊竞争——比学习,比进步,比工作,比责任心,比胸怀,
期刊
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作文教学是关键所在,高水平的作文教学有利于学生语文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培养。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新课标”深化贯彻落实,高中作文教学水平逐渐提升,但是受到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实践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创新性与实用性匮乏是比较明显的问题。基于此,如何提高作文教学创新性与实用性已经成为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   一、提高高中作文教学创新性  
期刊
荀子认为,学习就像一条条河流,累积着,累积着,最后成为大江大河。河流如果有思想,怎会料到自己的终点竟是浩瀚无垠的汪洋!它们执拗地朝着一个方向奔腾,攀岩绕峰,穿荆过棘,专一地克服眼前接踵而至的艰难险阻。  表面看,是河流涌往海洋,换个角度想,则其实也不尽然。海洋是终点,而河流所做的每一步,都是通往这一终点的必然步骤。倘若河流都踏实地完成各个环节,海洋“走向”它不亦为必然?然而,“我走向终点”和“终点
期刊
暑假难得周末下乡,难得在乡下留宿,难得十点半之前入睡,一觉到天明。   睁眼周身清爽安逸,头脑中尤其轻松。然而晨光还早,又眯眼假寐间,忽然就来了一阵雨。沙沙的声响,切切地打在屋瓦田野中,密集而又舒缓,是耳朵的按摩。须臾,又止。看母亲在我身边酣睡沉沉,不忍惊扰她,于是继续惬意地各种翻身。   一会儿听到外婆起床了,心想起来吧,帮着做点什么。又很想去屋外看看,于是一骨碌爬起身,看手机也不过才六点十
期刊
众生皆苦,没有人会被命运额外眷顾。如果你活得格外轻松顺遂,一定是有人替你承担了你该承担的重量。  ——苏心   曾经的我,经历过最叛逆的时光。独属青春期的作祟使我对未知的远方有着无限的憧憬,我渴望挣脱现有生活的束缚,渴望摆脱一成不变日常的桎梏,更渴望追寻那种充满波澜的未来。   所以,我選择了逃离,逃离父母为我营造的安稳现世。如同所有为了追求不平凡而背井离乡的人一般,我怀揣着身边所有的钱来到了
期刊
众所周知,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是一流的,看过他所有武侠作品后,这部独具特色的《射雕英雄传》最让我难以忘怀。   何为侠?有盖世武功,达到了“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境界的武者就可谓之为侠了吗?显然不是的,《射雕》中三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就足以证明这一点。   柯镇恶,江南七怪之首,是主角郭靖的大师傅。他的武功并不甚高,和东邪西毒等相比,完全不是一个档次。但是他生性豪爽,重情重义,疾恶如仇,正因如此,
期刊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同样的道理,这句话对于教学来说也适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句话、一次评价、一个眼神都会影响课堂的效率。因为,课堂不是一个独立的舞台,也不仅仅只是传递知识的舞台,应该是一个教师用自己的教学智慧精心打造细节、在课堂中见微知著、展现自我个性魅力的舞台。   一、课堂细节的内涵   细节二字,顾名思义,细就是细小之意,节就是情节之意,课堂细节也就是课堂中一些不易被发现或者容易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