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例结肠代食管的临床经验

来源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报告252例结肠代食管术的临床经验。总并发症率17.46%,吻合口瘘发生率10.31%,死亡率1.98%。提高存活率、降低并发症率和死亡率的关键在于:根据结肠血管解剖特征,首选结肠左动脉作结肠段供血管;将结肠段作顺蠕动向移植较符合生理要求;食管和结肠一层吻合安全可靠,炎性反应轻,愈合快;根据病种、病人心肺功能和年龄,选择结肠段的移植径路。

其他文献
期刊
报告23例体外循环(CPB)心脏直视手术病人及11例非CPB病人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红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在手术前后的变化。结果显示:心胸手术后T细胞亚群和红细胞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且CPB组的免疫抑制比非CPB组严重。重点讨论CPB对T细胞亚群和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37例三尖瓣病变手术治疗,手术死亡率21.6%(1978年3月至1984年3月死亡率42%;1984年4月至1991年6月死亡率12%)。近、远期结果证明,DeVega环缩术是治疗三尖瓣病变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而右心衰竭、体静脉高压、体外循环时间过长及多脏器功能不全等是影响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
期刊
对106例开胸术后病人按是否行胃肠减压及是否经静脉补钾分组,进行术后1~5天血清钾、钠、氯水平的观察。结果发现:(1)术后早期补钾不一定产生高血钾;(2)术后血钾高峰出现于第2天;(3)禁食可使血钾升高;(4)术后血氯降低。
4例肺切除术均在胸腔镜下使用各种内窥镜手术器械完成。术中采用Roeder结套扎肺组织或创用Rumel止血器锁紧肺根部、腔镜下缝合肺残端创面等方法处理病肺。结果表明,肺残端结扎线牢固,不会因肺复张而滑脱,术后恢复良好,证实该术式简便、安全、有效,并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110例肺中叶病变行外科治疗,包括原发和继发性肺癌、低度恶性肿瘤46例,良性肿瘤12例,良性病变52例。胸部X线表现:典型中叶不张者不足1/3,1/3以上病例为肺门团块影或浸润影。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中叶恶性肿瘤诊断的假阴性达30%。单纯中叶切除为60%,中叶合并其他叶切除30%,开胸探查和右全肺切除各3例。术后并发症中,55%为感染,胸内出血16%。无手术死亡和术后近期死亡。强调中叶病种复杂,需综
1985至1992年,我们用支气管剔除术治疗支气管扩张38例。根据肺的侧支通气解剖生理特点,改变传统的肺叶肺段切除术,只剔除病变支气管,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肺组织。38例中6例重症病人行双侧支气管剔除手术,因余肺保留了通气和正常肺动脉压,术后效果均佳。此种手术扩大了治疗支气管扩张的手术适应证并提高了根治效果。
对10例支气管扩张病人施行左肺下叶切除同时舌段支气管剔除术,临床效果满意。本手术与肺段切除比较,避免了损伤段间静脉、出血多、止血费时等缺点;有操作简单、胸内残腔小、术后易于恢复等优点。就肺段支气管剔除术的理论依据、手术操作,进行了初步讨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