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批评 批评需要技巧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305879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富有知识和创新精神的健全的人。在教育的过程中,作为教育者的教师需要有丰富的教育手段来完成教育使命,而批评正是教育的手段和教师的权利之一,正确的批评,可以让学生学习和了解社会规则。适当的批评可以使学生的心理更健康人格更健全,教育需要批评,没有批评和惩戒的教育应该说不是完整的教育,但批评需要技巧。
  关键词:教育需要批评;正确的批评;批评技巧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富有知识和创新精神的健全的人。教育的过程是漫长和艰难的,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教育者的教师需要有丰富的教育手段来完成教育使命,而批评正是教育的手段和教师的权利之一,我们不能剥夺教师的这种权利。
  我们都熟悉的一个观点是: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细心地观察和发现学生的各种长处,并尽可能多的鼓励学生,让他们充分认识自己的优点,对自己充满信心,从而使他们在积极的心态下和不断的自我激励中追求新的进步和发展。但是上述这种观点的反命题并不成立,也就是说只受到不断表扬的孩子,不一定就是好孩子。作为人生中必不可少的学校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学生从幼儿园起直到高等院校毕业后走向社会,这十几年是他们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也是他们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至关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他们有强烈求知欲、上进心和好奇心,但也有社会经验不足、是非辨别能力不够、自我约束能力较弱和对不良行为免疫力不强的弱点。作为学校的教育,需要正面引导和精心呵护学生成长,但也应该对他们的不正确思想不良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如果放弃排斥了这种责任和权利,无论是对家长对学生对社会都是不可宽恕的失职行为。
  正确的批评,可以让学生学习和了解社会规则。社会有社会的运行规则,正确的得到奖励,错误的受到惩罚,国家不是也制定了法律,设立了公检法等机关强制维护社会运行规则吗?那么学校又如何能放弃批评呢?学校教育需要正面引导,同样也需要针对学生特点和错误的性质进行合适的直言批评甚至给予必要的惩戒。合理的运用批评更利于形成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念,更利于学生适应社会规则。人不可能不出错,出现错误时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和及时改正错误,如果没有良好的自我反思能力和抗挫折能力,那么孩子面对困难时将会手足无措。另外,放弃批评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勇于承担责任的良好品质,因此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能够听得进去、承受得起严厉的批评,还要让他们能够正确的看待批评,引导他们学会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
  当然,我们不同意放弃批评,是因为批评也是教育权威的重要措施,教育不能没有权威,如果教育没有权威,如何让学生信服教育的内容呢?教育的过程要求我们保留对犯了错误的学生必要的惩罚权,是一种教育权威的威慑力。只有具有权威的教育才会成为有效的教育。
  教育需要批评,没有批评和惩戒的教育应该说不是完整的教育,但批评需要技巧。批评在任何教育过程中都不应该成为目的,而应当是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或者说是一种可以选择的方式。我们在运用批评时要把握好尺度,运用好技巧,这样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因此我认为教师在运用批评时应该合理的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运用幽默技巧,让批评更人性化和益于接受。师生关系好坏对教育的影响很大,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很多时候学生的错误并不是原则性的错误,因此没有必要声色俱厉地进行批评,合理的运用幽默技巧,结合学生犯错误时的情景不时的幽它一默,不仅能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体现教师的教育机智,还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批评,毕竟我们批评的目的是要表达我们的教育要求,纠正学生的错误,而不是要伤害学生的人格尊严。
  2.要把握好批评的时机。其实学生犯错误之后,多半都会进行自我反省,只是更多的时候都不会马上自己承认错误。因此老师就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错误的性质把握好批评的时机:有些学生和有些问题热处理,有些学生有些问题冷处理,有些问题可以放一放再处理,尽可能不在人多的场合处理。时机把握的好,效果会好很多,而且教师自己也会轻松得多,显得游刃有余。
  3.千万不要群起而攻之。学生犯错误之后,教师一般是将学生带到办公室进行批评教育。这时候其他的老师往往也会参与进来,各自将自己课堂上该生所犯的错误一起拿来批评,形成对该生的围攻之势,而这时学生的逆反心理最强烈,更加不能正确的看待批评和接受批评,这就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批评的人越多、错误的事例越多、学生越不能接受批评,所以我们一定不要在学生犯一件错误时,所有的人都一起来批评,而应该在学生犯不同错误时,教师各自及时进行教育和纠正批评。
  4.批评要适度。学生反复犯错误,教师通常会比较恼火,这时候批评的措辞往往比较严厉,甚至会用一些伤害性的语言,学生受到这种批评时态度一般也会比较恶劣,这样就会形成师生的对抗,影响问题的解决和教育效果,所以在批评学生时应该就事论事,不搞算总账式的批评,而且教师要善于控制情绪,选择适当的措辞,做到以理服人。
  5.态度要真诚。学生虽然年纪不大,但一样很敏感,对于来自老师的批评评价很在意,也很希望得到老師的关心和尊重,因此我们在批评学生时一定要体现出对学生真诚的爱护和帮助,在充分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进行批评。缺少了真诚的批评是不会有好效果。
  6.有打有摸。有打有只是我们一种通俗的说法,其强调的主要是在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批评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对学生的其他很多优点进行及时的表扬和鼓励,批评过程中的表扬和鼓励,能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缓和师生关系,让学生更冷静的看待批评,提高教育批评的效果。
  教育需要批评,批评的目的是为了教育;批评需要技巧,缺少的技巧的批评达不到教育的目的。作为教师,我们要正确的看待批评,同时要合理的运用批评,让学生在我的精心培养下,健康的成长。
其他文献
音乐基础理论课程是高校舞蹈专业里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对学生基本音乐素养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多元文化视角,针对舞蹈专业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出发,探讨
工会作为一级群众性组织在全国各行各业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推进基层工会的和谐发展,充分发挥工会成员的主人公意识,在
期刊
摘 要: 班主任应该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引导鼓励学习的同时为中学生排除形形色色的心理压力,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困扰的内心矛盾,既不能放任不管,又不能一棍子打死,要以极大的爱心和耐心,根据中学生的心理行为特点,有效教育疏导每一个学生,帮助其调整好最佳心理状态,从而在较好地完成学业的过程中积极把握自己的前途。  关键词: 中学生 心理健康 班主任工作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其现状  中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过去的2013年,“镉大米”“奶粉掺假”“假羊肉”等问题,给百姓生活带来不小的困扰.如何保卫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再次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上关注的焦点
一、会计伦理的困境rn(一)会计伦理核心的哲学两难rn会计学创始人卢卡·帕绍利对会计职业的解释是“诚实人的职业”,在其一文中充分体现了作者高度的道德信念,即希望给商人以
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日本,从日本古代至明治维新(1868年),中国文学占绝对优势地影响了日本文学,这种影响往往从摹仿开始,自奈良时代开始,文人因为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前文所述种种因素,都将给2008年市场运行带来不确定性,增加了人们判断行情涨幅的难度.但即便如此,看好2008年依然大牛者仍不在少数,不少基金经理表示,指数高点难以判断,但目